古代如何制盐?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主要有煮盐和晒盐两种方法。
煮盐,是指用深腹容器煮沸取自海边滩涂下或盐井里的卤水并加凝固物来结晶成盐,商周已见。
晒盐,古代我国沿海居民利用海水制食盐,把海水引入盐田,利用日光和风力蒸发浓缩海水,使其达到饱和,进一步使食盐结晶出来,这种方法在化学上称为蒸发结晶 。
古代制盐的方法是和它的存在状况联系在一起的。夏商周三代时期,我国的岩盐就很出名,《吕氏春秋·本味篇》把青海产的岩盐称为“大夏之盐”。
制盐方法之一:采取晶盐
最一开始人们是在河床和海床或者湖床直接寻找盐的结晶,但是不久人们发现了更为复杂的制盐方法。
制盐方法之二:海盐的制取
海盐的取得主要是在气候和地质条件适合的海边开发盐田,依靠日晒和自然蒸发的方法来析取盐。
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古人就用海水煮盐。至“黄帝时,诸侯有夙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盐”。
“煮海为盐”即“煎制海盐”,海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通过煮、煎来制取。从夙沙氏煮制海盐开始,一直到隋唐时期,海盐的制取都是这种方法。
宋元时期海盐才出现了“晒曝成盐”的晒盐方法。明代海盐的生产,晒盐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明朝永乐年间,我国开始废锅灶、建盐田,改蒸煮为日晒。
清代海盐的生产有煎有晒。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