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猷的性格特点

 我来答
凌风起涟漪
2007-02-09 · TA获得超过104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1万
展开全部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是何许人也?他叫王徽子,是东晋鼎鼎大名书法家、那个写《兰亭集序》和独笔鹅的王羲之的儿子。他住在浙江绍兴。大雪纷飞之夜,他睡不着觉,出门饮酒,环顾四周,雪光映得一片洁白光明,不禁吟咏起西晋文学家左思的《招隐诗》,诗中歌咏隐士清高生活的意境又勾起了他对好朋友戴安道的思念。戴逵,字安道,安徽人,学问广博,当时在剡县隐居不仁。剡县即今浙江嵊州市。王子猷突然想念起老朋友,来了兴致,也不管大雪飘飘,夜色正浓,随即乘坐一小船前往探望。小船走了一整夜才到嵊州。不知是不是辛苦了一整夜的缘故,王子猷到了戴家门前,天已大亮,他的兴致却没有了,于是就掉头回家。王子猷的如此行径,人们自然会很不解的。
王子猷乃真性情中人,率性而为。

王子猷名徽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此人既无绝世之才,也无丰功伟绩,在品德方面更是乏善可陈,似乎儒家所追求的“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他一个都沾不上边。然而,他却是中国文化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如果说,刘伶是个“以酒为名”的方外之人,那么王子猷就是个靠标新立异而爆得大名的“行为艺术家”了。
以今天的眼光看来,王子猷绝对是个怪人。比如,他偶然到别人的空宅里暂住一段时间,也要令家人种竹子。有人不解地问:“只是暂时住住,何必这么麻烦呢?”王子猷打着口哨歌吟了好久,才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后人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雅好当与王子猷不无关系。又有一回,他去拜访雍州刺史郗恢,郗恢在卧室里还未出来,他就四处乱看,发现客厅里有一种名贵的毛毯,立马叫随从将毛毯送回家去。郗恢出来找不到毛毯,王却笑着说:“刚才有个大力士背起毛毯跑掉了!”郗恢知道他在作祟,却也无可奈何。还有一个“梅花三弄”的故事说,王子猷应召赴都城建康,所乘之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从岸上过,王与之并不相识,船上一位客人道:“此人就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便命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此时已是高官显宦,但他素知子猷之名,对如此唐突的邀请也不在意,当即下车上船,坐在胡床上,拿出笛子吹奏了一曲“梅花三弄”,笛声清越,高妙绝伦。吹奏完毕,桓伊立即上车走了。整个过程,宾主双方没有说过一句话。
就是这样一个落拓不羁的贵家子弟,竟也做上了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但他的官儿做得实在与众不同。一次桓冲问他:“你在哪个部门任职啊?”王回答:“不知在哪个部门,不过,时常看见有人牵马来,大概是马曹吧。”桓又问:“官府里有多少匹马呢?”王子猷便引用《论语》里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没有”而“不问马”的典故说:“‘不问马’,怎么知道马的数目?”桓又问:“马近来死了多少?”王又引用孔子的话说:“未知生,焉知死?”——对生存的意义尚且不知,又怎么知道死亡呢?这就是王子猷。用尸位素餐、玩世不恭形容他,真是再合适不过
据《世说新语》记载,那个令后世文人神往不已的长夜,江南一带普降大雪,当时王子猷住在山阴(今属浙江),夜半醒来,百无聊赖,于是开室,命下人酌酒,环顾四周,一片皎然。因起彷徨,咏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了戴安道。戴安道就是当时著名的画家和隐士戴逵,当时戴隐居在浙东剡县,王子猷当即连夜乘小舟去拜访他。小舟在风雪中走了一夜,终于赶到戴逵的家门口时,他却忽然改变了注意,转身又按原路打道回府。

你能想象一个马拉松运动员,在他气喘吁吁地跑到梦寐以求的终点时,竟然放弃了用身体去撞击那根红线——这是胜利和荣誉的标志——而在万众因惊愕而瞪大的目光下,微笑着退出比赛吗?马拉松运动员步履蹒跚地走进了休息室,而王子猷却又坐上了刚刚系上缆绳的船。那位刚刚迷瞪了一会儿的船夫,一定是一边打着呵欠摇橹,一边在心里骂娘,而兴奋了一夜的王子猷,此刻却进入了黑甜的梦乡……在现代的竞技场上,那个马拉松运动员一定是子虚乌有,而东晋的名士王子猷,却着实对着芸芸众生“幽了一默”。有人问他,他掷地有声地说出了一番惊世骇俗的话:“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好的故事往往在高潮处奏响尾声。王子猷有没有敲响那扇隐士的柴扉,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一个事件的结果处停住了脚步,从而赋予过程以一种非凡的价值和意义。这个故事之所以迷人,就在于它没有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一个功利的圆满——所谓“相见尽欢”,也没有把一种外在的客观环境的缺憾——如“寻隐者不遇”——作为美感的诱因,而是,通过人物主动的选择揭示和展现了自我心灵的无限丰富。因为那“缺憾”是主观选择的结果,所以它就不再是一种“缺憾”,而成了与世俗的功利价值观相对的一种超功利的“圆满”,甚至成了对人为设置的一切目的和结果的微妙反讽。

王子猷活得并不长,但他的确活出了自己的特色。和许多东晋的名士一样,王子猷身上到处都是缺点,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真实地活出了自我。在一些所谓的道德楷模身上,也许就很难找到如此让人心灵悸动的地方,——不真实的生命又怎么能够产生美感呢?
赤靖qD
推荐于2017-09-29 · TA获得超过51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5万
展开全部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
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一次夜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从《王子猷雪夜访戴》可看出,王子猷是一个性情潇洒的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生活百事咖
高粉答主

2021-03-15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万
采纳率:77%
帮助的人:574万
展开全部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赞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译文:
王子猷(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五儿子),居住在山阴,一次晚上下大雪,他从睡梦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shàn)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猷说:“我本来是趁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王子猷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王子猷,名徽之,东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大书法家王羲之之子。其事迹散见于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阿松433
2020-06-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02
展开全部
王子猷是一个性情潇洒的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