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发展历程
太极拳发展历程大致上可以分为诞生、成熟、繁衍和普及四个时期。
诞生期为明末清初。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廷依据太极阴阳之理,吸取诸家武术之长,融中医经络学与道家导引吐纳术为一体,创编出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保卫桑梓的太极拳。
成熟期为清代中期。太极拳经过百余年传承,到了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和陈有本时,二人由博归约,分别创编出太极拳大架一路、二路和太极拳小架一路、二路。陈长兴从理论上对太极拳进行总结,著有《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等。
繁衍期为清代中后期至民国。陈长兴首传外姓弟子河北永年人杨露禅,杨露禅学成回乡后到北京传拳,逐渐衍变创编出杨式太极拳;陈氏第十五世陈清平传拳于温县赵堡镇人和兆元、河北永年人武禹襄、温县陈新庄人李景炎、温县南张羌村人李作智和温县北冷村人王赐信,后五人分别创编出和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忽雷太极拳、腾挪太极拳、忽灵太极拳;清末,满族人全佑师从杨家学杨式太极拳后,传子吴鉴泉,创编出吴式太极拳;河北武清人李瑞东师从王兰亭学杨式太极拳后,创编出李式太极拳;民国初期,河北完县人孙禄堂,师从郝为真学武式太极拳后,创编出孙式太极拳;20世纪30年代,陈家沟陈氏十七世陈发科,在祖传拳械套路的基础上,创编出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二路。
普及期为20世纪70年代未期至今。陈家沟太极拳传人,在改革开放后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各种太极拳赛事,连创佳绩。20世纪80年代至今,温县拳师在国内和海外传拳授艺和从事文化交流活动,使太极拳在国内外广为传播。
太极拳基本内容有太极拳理论、太极拳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拳推手法、太极拳辅助训练法。
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象征,也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太极拳的创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继承和保护太极拳,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