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难的字谜是什么?
中国最难的字谜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在历史上,有这么一则字谜,可以说是妙不可言。它出自东汉大学者蔡邕之手,在几百年之内都没人能准确对出,后来到了三国时期曹操看到这个字谜后,思索良久才得出结果。
这里,我们先说说这个字谜的来历。东汉时期,有个孝女叫曹娥,他的父亲有一次驾船江中,不幸溺亡。那年曹娥才14岁,她就沿江寻找父亲,一直走了17天,都没有找见,她最后无奈也跳了江。过了5日,她的尸体被找见,找见时,她的尸体抱着父亲的尸体。当地人为了表彰曹娥的孝行,就给她立庙、立碑。碑立好之后,碑文写的非常好,当时去观看的文化人络绎不绝。
东汉学者蔡邕听说后,也去观看。等他到了目的地后,天色已晚,没法看清楚字。后来的学者们,看到蔡邕提的这8个字,都不得其解。都知道蔡邕是大学者,题字肯定有深意,却没人解的开字谜。等蔡邕辞世之后,这个字谜就成了“绝谜”!
第一个揭开谜底的,是杨修。就是三国里非常厉害,能猜透曹操心机的那个人。话说,有一次曹操行军,路过曹娥碑下。看到石碑的背面题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修说:"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杨修略一思索,就回答说:"知道。"曹操说:"你先别说,让我先想一想。”就这样,又走出了30里路,曹操开口说,“我知道了”。
曹操让杨修来解字谜,杨修也不含糊,趾高气昂的解释道:“黄绢,就是有颜色的丝绸,那便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即“妙”字;外孙是女之子,那是“好”字;“齑”是捣碎的姜蒜,而“齑臼”就是捣烂姜蒜的容器,又叫“受辛之器”,“受”旁加“辛”就是“辞”的异体字。所以“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的谜底便是“绝妙好辞”。这四个字其实是对正面碑文的赞美。
曹操听了杨修的解释,拍手叫好。于是赞叹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走了三十里路才明白,差你30里啊"。
字谜在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代:
字谜,有制谜人和猜谜人,顾名思义就是制谜人造谜,谜一定要巧妙,然后由猜谜人解谜。字谜在中国有悠长历史,流传面广,种类繁多,变化无穷。它在文人雅士中非常流行,到了现代,字谜更多地是作为一种层次较高的娱乐活动在民间流行,受到广大群众喜爱。
2023-05-19
202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