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个人所得税税率

 我来答
张青峰律师
2023-01-30 · 律师
张青峰律师
采纳数:5197 获赞数:286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日本居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适用超额累进税率,1995年实施减税后的税率如下:

级数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不越过330万日元的部分10;

2、超过330万日元至900万日元的部分20;

3、超过900万日元至1800万日元的部分30;

4、超过1800万日元的部分37。

工薪人员的工薪所得扣除最低为65万日元。工薪所得最低扣除额扣除率(%):

1、超过162.5万日元至180万日元的部分65万日元40;

2、超过180万日元至360万日元的部分72万日元30;

3、超过360万日元至660万日元的部分126万日元20;

4、超过660万日元至1000万日元的部分186万日元10;

5、超过1000万日元的部分220万日元5。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因基本生活扣除额等因素影响而有所变化,目前,夫妇带两个孩子的标准工薪家庭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84.2万日元。

日本非居民纳税:因工作滞留在日本的时间不满1年的纳税人通常被视为非必恭必敬纳税人,该非居民纳税人必须按20%的比例税率缴纳工薪税,而不论工薪来源何处。

如果该非居民纳税人作为本国居民在本国纳税,则不在日本缴纳工薪税。如果该国与日本订有税收协定,该国居民在日本停留时间不满183天,其雇主是非居民或外国公司,其工资不是由日本的分支机构支付,则可免除上述20%的税。

非居民如不符合上述条件,则须缴纳20%的工薪税。当非居民来源于日本的营业所得属于在日本常设机构的劳务所得,或属于日本的不动产销售收入或租金,均要按居民的相同累进税率征税。

非居民在日本设有常设机构,其个人营业所得与该常设机构有关,应缴纳个人居民税和个人事业税。

日本税法规定,在日本或从日本向居民或非居民、国内公司或公司支付的股息、利息,都要缴纳预提税。在国税上,股息税率为20%,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的国税利息税率为15%,居民税率是5%。

非居民不必缴纳5%的预提居民税。支付给非居民和法人的债券或欧洲债券的利息和清偿所得等,可免征预提税。



扩展资料

日本不用交个人所得税的项目

一、基础扣除

不管一年收入多少,38万日元的收入是属于人人有份的扣除对象。

二、社会保险费扣除

个人,也包括家庭全部成员,一年中缴纳的全部的社保费用,都属于免交个人所得税的范围。

三、配偶扣除

抚养的配偶(不管是妻子还是丈夫),她(他)的年收入是在150万日元以下(约9万3000元人民币)的,可以扣除38万日元。譬如,一位家庭主妇她不工作没有收入,或者她只是打一点零工,每月收入不到12万日元(7500元人民币),那么,他的丈夫的年收入中,可以扣除38万日元免交所得税。

四、配偶特别扣除

如果配偶有工作,但是她(他)的年收入只有150万至201万日元(也就是年收入在12万元人民币以下的),也可以扣除3万至36万日元不等的收入。

五、抚养对象扣除

日本税法中,抚养对象所指的不只是妻子儿女和父母,还包括直系和傍系的亲属,也就是说,兄弟姐妹都可以列入抚养的对象范围。

当然,也要看抚养对象的收入情况。这一项目的扣除金额,有四个分类:年龄在16岁以上的,扣除38万日元。年龄在19至22岁期间的,也就是读大学的孩子,可以扣除63万日元。与自己同居的70岁以上的亲属(包括自己的父母和岳父岳母),扣除58万日元。

六、勤劳学生扣除

这一项目是针对勤工俭学的学生,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在高中开始,读书之余自己还去打工,只要他的年收入是在130万日元以下(约8万元人民币以下),他的父亲的年收入中,还可以扣除27万日元。

孩子勤工俭学是增加了家里的收入,不应该列入免税的范围,但是日本政府显然是为了鼓励年轻人去勤工俭学,培养自己勤劳的品德与减轻父母经济负担的一种责任感,只要家里有孩子勤工俭学打零工,在父母的收入中,也扣除一部分纳税额。

七、生命保险费的扣除

如果加入了生命保险、或者护理医疗保险、个人养老保险等,最多可以减免12万日元的纳税额。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4230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石家庄麦田守望1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沈阳星空之梦5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长春极地风情4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还有疑问? 马上咨询31497位在线律师,3分钟快速解答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