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的作者是谁
《灰姑娘》是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都被收录在《格林童话》里面约有200多个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的《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较为闻名。
《格林童话》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在国内,日本,中国台湾也有根据《格林童话》创作的故事集。
1812年,这些故事结集成《儿童和家庭童话集》的第一卷,于圣诞节前夕在柏林问世,大受欢迎。此后直到1857年,格林兄弟不断补充故事,并一再修订,共推出七个版次。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格林童话》蕴涵着深刻的道德主题,浓缩了19世纪朴素的善恶观。《格林童话》中的形象粗略地分为三种:非人全兽形象、半人半兽形象和人的伦理形象。儿童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三位一体,是兽类、半人半兽、人类的三位一体,而且这三类形象按时间顺序发展变化。当然凡事旨有例外,它们有时也不按时间顾序而是直接以三位一体示人。
《格林童话》用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来影射善与恶,将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表达善恶观,让儿童引发对自我的追问,形成正确的善恶观。童话中对童话形象的设置和对话的建构,体现了格林兄弟对儿童的成长和人类自身的关注,《格林童话》遵循了儿童本位,重视儿童的内在需求,关注入的成长,帮助构建儿童正面的伦理观善恶观。
《格林童话》中的童话往往是十分简单、明晰的故事,品德高尚的主人公最终以结婚作为其幸福生活的开端,歌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轮回观念,童话故事重在于教育孩子们要弃恶从善,提高道德伦理观念。
在《格林童话》中,许多故事经常用主人公和反面角色的鲜明对比体现善恶意识,善在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是他得到结婚的美好结局是由于他具有善良、乐于助人、品德高尚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林童话
《灰姑娘》是格林童话中塑造出的童话人物形象,讲述的是一个孝顺且心地善良的女孩子,长期受到继母和姐姐们的虐待,在厨房里做女佣,每天都是灰头土脸脏兮兮的,后来由于善待小动物而且孝感动天,所以得到了仙女的帮助,在历尽继母和姐姐们的阻挠后终于和王子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故事。
后来人们常用“灰姑娘”这个词去形容那些外表不出众但是内心善良,性格可爱的女子;摇滚歌手郑钧有一首歌曲名叫《灰姑娘》;韩国、美国拍摄过类似剧情的电影,俄罗斯编排过一部名叫《灰姑娘》的音乐剧。还有一种爵床科的植物也叫“灰姑娘”。
更准确地说,是他们搜集整理的。
1860年,搜集
1812年,第一卷出版
1815年,第二卷出版
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Jakob Grimm,1785-1863)和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1786-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