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简述他的生平!... 简述他的生平! 展开
 我来答
七七的小店
2015-11-22 · TA获得超过8.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万
采纳率:79%
帮助的人:4721万
展开全部
  主要成就:
  蔡和森是第一个提出“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人。蔡和森系统阐述了有关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组织原则。他还与向警予、周恩来、赵世炎、邓小平、李富春等一起筹建中国共产党旅欧的早期组织,是党的创始人之一。蔡和森明确指出,要发展中国革命,必须成立共产党。蔡和森认为:一、这个党必须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作战部”。二、这个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三、这个党必须采取彻底革命的方法,反对改良主义。彻底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发动工农群众夺取政权,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四、这个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五、这个党必须有铁的纪律。

  在国共合作中,蔡和森支持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但强调应保存党的独立性。蔡和森提出建立农民武装的问题,指出“农民运动之武装的形式”的重要性,并标明工农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新动力”、“台柱子”,只有依靠工农阶级才能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蔡和森强调必须注重革命武装问题,根本问题在武装农民起来。并把工作中心放在发展工农运动,扩大工农武装,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对反动派坚决进行反击。
  在“八七会议”上,蔡和森与毛泽东等同志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并且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蔡和森坚决主张发动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同时提议毛泽东参加中央政治局。
  1918年,蔡和森和毛泽东等人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成立新民学会,这是五四运动前成立最早的革命团体之一。
  1925年,领导了五卅运动。
  蔡和森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兼任教授,综合整理出版了《社会进化史》一书,这部书运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及达尔文的社会进化论来论证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宣传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中国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写成的第一部社会发展史,是此类著作的奠基之作。
  简介:
  蔡和森(1895—1931),字润寰,号泽膺,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
  蔡和森同志是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中央局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担任过中共中央代理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两广省委书记。
  1895年3月,蔡和森出生于上海,后随母亲回到家乡湖南双峰。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同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10月,蔡和森从法国归来,在中共三大、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局委员,参与中央领导工作。并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随后又兼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1年,蔡和森在组织广州地下工人运动时遭叛徒出卖被捕,牺牲在广州军政监狱,终年36岁。
  2009年9月14日,蔡和森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北京正科科技有限公司
2024-08-14 广告
北京正科科技有限公司:是为了解决国内机械行业各类疑难问题应运而生的公司,主营市场上独、特、专的高端产品:高精度机床、测量仪器与机床核心零部件。为大量客户带来瑞士、意大利、英国、荷兰等优质产品,帮助客户突破技术瓶颈,推动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 ...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北京正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心否F崵4痛
2014-04-27 · 超过6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9.1万
展开全部
蔡和森(1895----1931),中国无产阶级杰出的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著名政治活动家、理论家、宣传家,新民学会发起人之一,法国勤工俭学组织者、实践者之一。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复姓蔡林,名和仙,字润寰,号泽膺,学名彬,别名和森。湖南双峰县永丰镇人,1895年3月30日出生于上海1913年,蔡和森来到长沙,考入湖南铁路专门学校,不久转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与毛泽东结为挚友。在校内他读书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以才学出众著称。稍后他又转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专修科文学部乙班读书。毕业后,他曾与毛泽东到湘阴等八个县了解农民经挤政治状况。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曾受业于杨昌济,并且从事学生运动。 1918年4月与毛泽东等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偕母亲、妹妹蔡畅与女友向警予前往法国,在巴黎参与组织“勤工俭学励进会”,并接受共产主义。他在法国勤学,拒绝俭工,并随身携带字典致力于翻译外文著作。1921年年底,蔡和森回国,在上海经陈独秀等介绍加入共产党,并于1922年中共“二大”上同妻子向警予一起当选中央委员。他长期主办中共机关刊物《向导》。此后,蔡和森还担任过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等要职。 1925年,他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赴莫斯科。1927年回国任中央宣传部长,在中共“五大”上被选为政治局委员。在大革命失败的紧要关头,蔡和森支持毛泽东的意见,主张独立展开武装斗争。1928年以疾赴莫斯科治疗,1931年回到上海支援中共广东省委,后前往香港。1931年6月10日,他出席香港海员会议,被叛徒顾顺章等便衣特务逮捕,随即被由港英当局将他引渡给广东军阀。8月4日,在广州被枪杀。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数组3492
2014-04-27 · 超过7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4
采纳率:81%
帮助的人:60.5万
展开全部
中共党史研究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地位,其成果十分显赫。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党史研究工作者常感到研究深入下去有困难。其实这个领域还大有潜力,我读到徐方平博士的新作《蔡和森与〈向导〉周报》后,对此有些感悟。 《蔡和森与〈向导〉周报》不是人物传记,因为,它没有叙述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蔡和森风云际会的生平。《蔡和森与〈向导〉周报》也不是新闻史的专著,因为,它没有记载《向导》周报的全部历史。 《蔡和森与〈向导〉周报》是一本跨学科的专著,它运用政治学、新闻学和人物传记的知识来研究中共党史,将传统的革命范式和其他研究范式相结合,运用多向度的历史视角,来观察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蔡和森,观察现代红色新闻史,从而拓展了我们的历史思维空间,更加精细、专业地展示蔡和森主持《向导》的记忆,尽量贴近历史。 过去,蔡和森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耀眼,仅《蔡和森与〈向导〉周报》“重要参考文献”里,列出有影响的文章就近60篇。这些文章多数是从政治学的角度来探索蔡和森的生平及思想贡献,即使探索他与《向导》的文章,亦多半还是从革命范式的角度来阐释的。《蔡和森与〈向导〉周报》则转换一下研究范式,考察蔡和森主持《向导》工作的这段中国现代革命史,使读者对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对首次国共合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红色新闻史和蔡和森的历史获得许多新的知识。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要搞清楚中共早期史必须研究其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但长期以来由于档案资料的匮乏和观念因素,很多问题被遮蔽了。《蔡和森与〈向导〉周报》的作者很幸运,他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之一,是俄罗斯联邦档案馆将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档案解密,大量罕见的原始资料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作者对此进行反复研读,细心地将与课题相关的档案挖掘出来,进行梳理、排列、分析,使一些细节展示出来。例如创办《向导》就是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建议在西湖会议上作出的决定,马林还积极参加了《向导》的筹备工作。蔡和森担任《向导》首任主编,与马林有着密切的关系。马林认为,蔡和森是一个“影响很大”、“很能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是“很好的编辑”。共产国际还通过指示、驻华代表直接参与、撰写文章(如马林提供了17篇文章)、提供经费等多种形式,对《向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蔡和森与〈向导〉周报》从新闻学的角度评述了蔡和森对我国红色新闻的杰出贡献。《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份公开的机关周刊,1922年9月13日创刊到1927年7月18日停刊,共出201期。蔡和森是首任主编,到1925年10月离开,实际主持工作达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成为“对《向导》具有开创之功,影响最大,贡献最巨”的中共早期宣传家。那么蔡和森为什么离开《向导》呢?本书没有回避蔡和森的私生活,而是作了真实的反映。这是“因为‘向(警予)蔡爱情同盟’的解体,导致了蔡和森的家庭婚变,进而导致了蔡和森离开中国而赴莫斯科工作……从此,他彻底地离开了《向导》主编一职。如果没有家庭婚变,蔡和森很可能一直担任《向导》主编,直到停刊。可见,婚姻家庭和谐美满与否,直接影响到了一个人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成就,不可等闲视之”。 要客观评价《向导》与蔡和森的关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主要原因是《向导》与陈独秀(有主编之实,而无主编之名)、张国焘、彭述之(第二任主编)、瞿秋白(第三任主编)等有密切的关系,而前三人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共的“坏人”,瞿秋白在“文革”中则被打成了大叛徒。但研究《向导》却不能绕过这些人,特别是陈独秀作为中共中央第一任总书记,直接参与了《向导》的领导、编辑、撰稿工作。因此首先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将《向导》置入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方面《蔡和森与〈向导〉周报》做得比较成功,它将《向导》置入首次国共合作历史发展流变过程中加以研判,不以某人后来的历史走势影响对《向导》的整体评价;它在评价蔡和森主持《向导》时,联系与之有关的包括陈独秀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贡献和影响,这样就理清了《向导》与中共中央和其他领导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真实地呈现出《向导》的整幅历史画面。 《蔡和森与〈向导〉周报》评述蔡和森对《向导》的贡献,除了在组织、理论上的贡献外,还特别总结了蔡和森在编务上的特点与经验。它不是孤立的总结,而是别出心裁地与其他二位主编,与党的刊物《新青年》、《前锋》作比较,总结出《向导》的特点:宣传党的纲领,党中央政治机关报的性质明显;宣传形式多样,重点宣传现实斗争,时效性突出;文章短小精悍,生动活泼,战斗力强;出版时间最长,最有规律等。对蔡和森编辑方面的不足,《蔡和森与〈向导〉周报》也没有回避,而是进行了剖析:时评有时过于主观,削弱了其客观性;文字有时晦涩难懂,影响了宣传效果;批评有时过于偏激,妨碍了国共合作。 以往在研讨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时,学界突出颂扬毛泽东的杰出贡献。这无疑有正确的一面,但仅强调一个人,就无法完整地彰显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共集体智慧结晶的特点,也与实际情况相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党都在探索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蔡和森与〈向导〉周报》在这方面下大力做了研究,成为该著作的最大亮点。首先,将《向导》和蔡和森的贡献置入全党探索的整体性上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于何时,是仁智相见的学术问题。我认为中共二大是其开端,标志就是制定了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政纲。作为中共二大直接催生的《向导》的宗旨就是贯彻、宣传中共二大政纲。因此《蔡和森与〈向导〉周报》没有孤立地论述这个中心问题,而是全面地解读中共中央在这个问题上的整体探索。其中也没有回避陈独秀的杰出贡献,它用相当的篇幅阐释陈独秀撰写的《本报宣言》等相关文章。还沿着历史的逻辑,探讨了彭述之、瞿秋白、李达等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的论述,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这个课题的内涵。 其次,突出蔡和森的贡献。他在《向导》上发表了156篇文章,全部都是围绕着中国革命最紧迫的问题展开的,他探索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论证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革命对象、动力、武装斗争、工农运动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这样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全面把握。 历史研究的魅力不仅在于最大化还原历史,更主要的是要超越历史。《蔡和森与〈向导〉周报》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广泛吸收了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不人云亦云,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彰显出论者的历史智慧。这方面在论述广州商团事变时格外突出。 1924年5月至10月发生的广州商团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是首次国共合作的广州革命政府第一次面临外交内政的重大事变。对此在党史、中国现代史版本中早有定评。《蔡和森与〈向导〉周报》不依照传统,而是根据档案资料进行重新考证,对商团事变是“英国帝国主义及其卵翼的买办阶级图谋反革命”的结果,是“国民党右派反革命”的结果的定评提出质疑,用动态的方法对事变进行分析,将事变划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的性质不尽相同,据此蔡和森提出了不同的政策和策略。 《蔡和森与〈向导〉周报》将蔡和森对广州商团事变的判断做了整体扫描,既高度评价了蔡和森对事变的正确评判,亦指出其不足;不仅通过蔡和森对商团事变的“个案”分析,论证他以《向导》为阵地对国民革命实践作指导,而且面对当代诡谲多变的世界政局,对我们如何理性、科学地进行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制定相应的对策和策略将有所裨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5a38602
2018-04-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76
展开全部
主要贡献:蔡和森是第一个提出“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人。蔡和森系统阐述了有关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组织原则。他还与向警予、周恩来、赵世炎、邓小平、李富春等一起筹建中国共产党旅欧的早期组织,是党的创始人之一。蔡和森明确指出,要发展中国革命,必须成立共产党。蔡和森认为:一、这个党必须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作战部”。二、这个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三、这个党必须采取彻底革命的方法,反对改良主义。彻底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发动工农群众夺取政权,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四、这个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五、这个党必须有铁的纪律。在国共合作中,蔡和森支持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但强调应保存党的独立性。蔡和森提出建立农民武装的问题,指出“农民运动之武装的形式”的重要性,并标明工农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新动力”、“台柱子”,只有依靠工农阶级才能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蔡和森强调必须注重革命武装问题,根本问题在武装农民起来。并把工作中心放在发展工农运动,扩大工农武装,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对反动派坚决进行反击。在“八七会议”上,蔡和森与毛泽东等同志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并且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蔡和森坚决主张发动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同时提议毛泽东参加中央政治局。1918年,蔡和森和毛泽东等人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成立新民学会,这是五四运动前成立最早的革命团体之一。1925年,领导了五卅运动。蔡和森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兼任教授,综合整理出版了《社会进化史》一书,这部书运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及达尔文的社会进化论来论证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宣传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中国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写成的第一部社会发展史,是此类著作的奠基之作。简介:蔡和森(1895—1931),字润寰,号泽膺,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蔡和森同志是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中央局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担任过中共中央代理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两广省委书记。1895年3月,蔡和森出生于上海,后随母亲回到家乡湖南双峰。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同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10月,蔡和森从法国归来,在中共三大、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局委员,参与中央领导工作。并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随后又兼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1年,蔡和森在组织广州地下工人运动时遭叛徒出卖被捕,牺牲在广州军政监狱,终年36岁。2009年9月14日,蔡和森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