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癫症状一般有几种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紫癜(purpura) 皮肤和粘膜出血后颜色改变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出血点、紫癜和瘀斑,一般不高出皮面,仅于过敏性紫癜时可稍隆起,开始为紫红色,压不退色,以后逐渐变浅,至两周左右变黄而消退。
紫癜是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一旦发现紫癜即提示有如下可能:
①血管性紫癜。最常见,由于血管壁损伤或其脆性和通透性增高所致,常见于免疫性(如过敏性紫癜)、感染性(如败血症)、血管结构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及其他(如异常蛋白血症、单纯性或老年性紫癜等)疾病。检查除束臂试验可能阳性外,无其他异常。
②血小板异常性紫癜。最常见,多数是由于血小板减少或增多以及功能异常所致,若口腔颊粘膜有紫癜或血疱,常提示出血严重,应积极处理。
③凝血机制障碍,包括凝血因子缺乏、循环中有抗凝物质或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一般说由凝血机制障碍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关节积血、肌肉血肿和内脏出血,较少表现皮肤紫癜,仅有时表现为大的瘀斑,而且检查凝血象有明显异常,借此可与血管性紫癜和血小板异常引起的紫癜鉴别。紫癜的治疗依病因不同而异。
1紫癜出血的原因
编辑
(1)血管系统病变 由于血管本身发生病变,如血管壁受损伤或血管壁的渗透性、脆性增高,引起血中红细胞外漏,形成紫癜。血管损伤可因细菌毒素、化学毒品、维生素缺乏等引起。如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管内压增高性紫癜等。
(2)血液系统病变 由于血液系统凝血机能发生障碍引起的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纤维蛋白原减少性紫癜、肝脏疾病所致的凝血酶原减少性紫癜、应用过多抗凝药物引起的紫癜。
以上几种病变均不仅仅导致皮肤出血,还会引发其他组织及内脏出血。患了紫癜,不能仅仅认为是出血,应认真进行各系统脏器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紫癜,如风湿性紫癜、血栓形成性紫癜等等,均需经过系统的检查方能找出病因及病症所在。因此,对紫癜不应掉以轻心。
紫癜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按一般习惯可分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人根据血管壁变化分为炎症性紫癜及非炎症性紫癜。也有人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分类。常见的紫癜及分类有如下几种:
2发病原因
编辑
(1)单纯性紫癜 发病原因不清楚,一般发病较轻,无明显的血液和血管的变化,偶尔有轻度凝血机能障碍。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
(2)过敏性紫癜 常由于血管壁渗透性及脆性增高而发病,血管系统发生病变,但血液本身不发生改变。因而化验血小板数目、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都在正常范围。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粘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及其他过敏表现。
(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此病又名出血性紫癜,原因不明。但在有些病人的血液中可找到抗血小板因子,这种因子能对抗血小板,使血小板减少而出血。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循环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成熟障碍,血小板寿命缩短及抗血小板抗体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阳性为特征。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3紫癜的分类
编辑
(1)单纯性紫癜 一般无全身症状,两下肢可出现散在针头大小鲜红色瘀点,压之不退色。七天以后颜色逐渐变淡而消退。但又有新的瘀点产生。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可分为急性型及慢性型两种。急性型较少见,可发生于儿童,发病前常有感染史。发病特点是突然发病,发热,出现广泛性的皮肤出血,可有大片瘀斑、血肿,并出现粘膜及泌尿生殖系统出血,血小板明显减少,可低于5,000/mm3 。慢性型较常见,以青年女性较多,起病缓慢,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出血。不仅发生于皮肤,粘膜或内脏亦可出现严重出血。
(3)风湿性紫癜 两下肢出现略微隆起的大米粒大小瘀斑,也可出现瘀点,风团或水肿性红斑。同时可有关节肿胀疼痛,也可有发热、四肢无力等全身症状。
(4)腹部型紫癜 皮肤表现同于风湿性紫癜,但可出现腹痛、呕吐、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出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并发肠套叠。
4紫癫与过敏性紫癫的症状
编辑
引起皮下出血的疾病统称为紫癜,多半为血管系统障碍所致的过敏性紫癜(舍一亨氏病),以及血小板减少而造成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所谓过敏性紫癜,在变应性变态反应中(过敏症)属于全身性急性反应,在用注射马血清治疗白喉时引起的过敏性疾病。与这种血管紫癜的症状相似。所以用过敏性紫癜来命名。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
紫癜
紫癜
5儿童紫癜
编辑
紫癜亦称紫斑,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者为其特征。本病多发于学龄儿童,常见于西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等疾病。
儿童紫癜
儿童紫癜
6儿童紫癜诊断要点
编辑
起病较急,紫癜反复出现,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的皮肤、粘膜。皮疹多样,小者如针尖样,大者则成瘀斑或血肿,亦可融合成片。皮疹颜色初起淡红或鲜红,压之不退色,数日后转成淡紫淡青而逐渐消退。急性起病时,常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呕吐、腹痛、关节肿痛等症状。本病属于血证范畴,应与温热病所出现的斑疹作鉴别。温热病的发生多与四时不正之气有关,没有传染性,先见高热、头痛,后见斑疹,起病急,传变快,甚则昏迷、抽搐。实验室检查:若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良,抗血小板抗体测定阳性,束臂试验阳性,则提示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若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和血块收缩等均正常,则提示为过敏性紫癜。
紫癜
紫癜
紫癜
紫癜
7感染性紫癜
编辑
介绍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病毒感染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症状一般较轻,有时没有出血症状,但是,也有病毒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导致血小板明显下降,出现严重的出血症状。
发病机制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随病原体和感染的严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总的来说,致病的可能机制有,巨核细胞直接受损,产生血小板减少;病原体直接破坏或消耗血小板,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免疫介导血小板破坏。具体如下文所述:
1、病毒。在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 病毒感染是一个主要的发病原因。病毒感染可以直接损害巨核细胞 导致骨髓巨核细胞明显下降
2、细菌。许多细菌感染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严重细菌感染所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之一 此外,细菌入侵骨髓、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对骨髓巨核细胞的毒性作用也是细菌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
8儿童紫癜的预防
编辑
过敏性紫癜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食物(牛奶、鸡蛋、鱼虾等)、药物(抗生素、磺胺药、解热镇痛剂等)以及花粉、蚊虫叮咬等。
一般来说,过敏性紫癜85%与感染有关。如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龋齿、肠道寄生虫病等要及时治疗,并要积极寻找过敏原,可通过生物检测仪或经血液检测到。
平时注意避免接触这些能够引起过敏的物质,若与某种食物有关应禁食,与药物有关应停用,与环境有关应避开。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细致的护理对本病的预后非常重要。
9儿童紫癜其他疗法
编辑
1.外治法 百草霜15克,龙骨30克,枯矾30克,共研为细末,用湿棉条蘸药塞鼻,可以止鼻衄。
2.针灸疗法
(1)针刺取足三里、曲池、合谷、血海等穴。适用于过敏性紫癜。
(2)耳针取脾、内分泌、肾上腺、肺等。适用于过敏性紫癜。
3.饮食疗法
花生衣红枣汤:花生衣5~10克,红枣10枚,党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气不摄血之紫癜。
红枣生地饮:大枣10枚,生地黄30克,紫草10克,甘草10克,水煎当茶饮之。
茜根水鱼汤:水鱼(鳖)1只,茜根10克,仙鹤草10克,调料适量。将水鱼劏净,茜根、仙鹤草煎汤去渣,入水鱼炖熟,加调料服食。每日或隔日1剂,连服8一10剂。适用于阴虚火旺之紫癜。
茅根生地饮:水牛角30克,生地黄15克,牡丹皮10克,白茅根15克,白糖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血热妄行之紫癜。
10概论
编辑
单纯性紫癜(PurPura SimPlex)是指无其他病症,自发地在皮肤、尤其在两下肢反复出现紫癜,不经治疗可以自行消退的一种出血性疾病。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一种毛细血管壁异常所引起的。其束臂试验阳性,其他止血功能均正常。内脏和其他部位不发生出血。本病常在一个家庭内出现多例。主要见于女性,男性少见。因为本病有性别倾向性,并主要在月经期前出现,可能与内分泌有关。另外,也有人提出部分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异常,也是导致本病的机制之一。
本病以出血症状,特别是皮肤出血斑及出血点为主,故其属于“紫斑”的范围。在《内经》这一医籍中对血的生理和病理有较深刻的认识,如《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人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六腑也”。其中的“营”,指的就是“血液”。《医宗金鉴·失血总括》中指出:“皮肤出血曰肌衄”。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外科正宗·葡萄疫》说:“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朱丹溪认为发斑主要由热盛所致,《丹溪手镜·发斑》说:“发斑,热炽也”。至于发病部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葡萄疫》中对发病部位有了明确的认识:“发于遍身,惟腿胫居多”。历代医家治疗“血证”各有所长,而以明代《景岳全书》叙述得较完整,张景岳指出:“血虚微热者,宜凉补之”;“血有因于气虚者,宜补其气”;“血有动乱不宁者,官清之和之”。唐容《血证论》中提出治血四大步骤,指出:“惟以止血为第一要法。血止之后,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故以消瘀为第二法。止吐、消瘀以后,又恐血再潮动,则需用药安之,故以宁血为第三法。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去血既多,阴无有不虚,故又以补虚为收功之法。四者,乃通治血证之大纲”。至宋代时,以《太平圣惠方》为代表,已经有了许多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为主要治则的方剂。
11病因病机
编辑
(一)感受外邪
脉为血之府,血行脉中,环流周身,濡养脏腑皮肉筋骨,当外邪入侵,化为热毒,薰灼血脉,热迫血妄行,血溢脉外而成肌衄。
(二)劳倦久病
劳倦过度,伤及脾胃,或久病脾虚,使脾气虚弱,脾不统血,血液外溢则肌衄。久病伤阴,津液不充,阴虚火旺,虚火迫血妄行而出血。
(三)瘀血内阻
反复出血,或气虚血液运行不畅,或阴津亏耗,无法载血运行周身,造成血液瘀阻,新血不生,血不归经,溢于脉外而成出血表现。如《灵枢·经脉篇》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
12临床表现
编辑
(一)热感血溢
1主症:起病急,病程短,有时伴有发热症状,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以下肢多见,并有咽干口渴、溲黄、烦躁、夜寐不安,有时初起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骨节酸痛,舌红,苔黄,脉浮数或弦数。
2证候分析:邪热内盛,迫血妄行,血溢脉外,渗出于肌肤之间而成肌衄。内热郁蒸则发热;热盛津液耗损则咽干口渴;热扰神明则烦躁、心神不安;热移膀胱肌则溲黄;风热之邪侵袭卫表,正邪相争,营卫不和则恶寒发热,头痛,骨节酸痛;舌、脉均属热象。
(二)肾精亏耗
1主症:皮肤紫斑,时发时止,伴腰酸膝软,耳鸣,手足心热,潮热盗汗,月经过多,夜寐多梦,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2证候分析:久病劳倦,耗伤肾精,虚火内炽,灼伤脉络,迫血妄行,故皮肤紫斑,时发时止;腰为肾之府,肾开窍于耳,肾虚失养则腰酸膝软、耳鸣;肾主胞宫,肾阴不足,虚人伤及脉络,则络破血溢而月经过多;虚火上扰心神,神不守舍则夜寐多梦;余证及舌、脉为肾阴亏虚之征。
(三)气血亏虚
1主症:皮肤散在紫斑,反复发作,色淡,伴`气短乏力,纳差,面色苍白,头晕,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证候分析: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液失于统摄,血不循经而出于肌腠之间,故见皮肤紫斑,色淡;反复出血,气随血去,导致气血亏虚,脏腑经络及四肢百骸失养,故有乏力、气短;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清空失养则头晕;血虚不能上荣则舌淡面白,脉络不充则脉细弱。
(四)瘀血内阻
1主症:皮肤紫斑,色呈暗红色,头晕眼花,心悸,动则尤甚;或伴低热,手足心热,形瘦,两目干涩;而质淡,有瘀斑瘀点,脉细涩;或舌质红,有瘀斑或瘀点,脉弦细数。
2证候分析:反复出血,瘀血留着,妨碍新血生长;或阴液亏损,血脉不充,以致血液运行不畅而引起瘀血。头晕眼花、心悸、动则尤甚则气血亏虚之征;低热,手足心热,形瘦,两目干涩为肝肾阴虚之征;舌淡,脉细涩,舌有瘀斑瘀点力气血亏虚兼血瘀;舌红,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数为肝肾阴虚之征。
13诊断与鉴别诊断
编辑
〖诊断〗
1发病特点:本病热盛血溢者属实证、热症,有时伴有外感的病史;而其他3型均有反复发作。皮肤紫斑时重时轻,病情发展较缓慢,病程长,且伴随症状较轻,故常被忽视。
2证候特点
(1)皮肤青紫斑点或斑块,形状不一,隐于皮肤内,抚之不碍手。
(2)好发于四肢,以下肢多见。
(3)女性多见,月经期加重,伴月经过多。。
(4)有自愈倾向。
(5)除血热溢血的病程短、发病急,其余各型的病程长,反复发作,呈慢性过程。
〖鉴别诊断〗
丹毒:属外科疾病,以皮肤色红如红丹得名,轻者压之褪色,重者压之色不褪,但其局部皮肤灼热红肿与紫斑有别。
14西医诊断与鉴别诊断
编辑
〖诊断〗
151临床表现
编辑
自发性轻微的皮肤瘀点或瘀斑,以双下肢为主,偶可发生在上肢,但很少发生于躯干部,无诱发因素。瘀斑或瘀点大小不等,分布不均,不高出表面,压之不褪色也不疼痛。出现瘀斑前局部可有微微疼痛,常在第二天清晨穿衣时自觉腿部皮肤隐痛,检查时发现瘀斑。不经治疗,瘀斑可自行消退,留下青黄色色素沉着斑块,以后逐渐消失。紫癜`常反复发作,在月经期加重。患者一般无内脏和其他部位出血。粘膜出血少见,有时牙龈少量出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拔牙、手术、创伤、分娩时出血量可稍多,但不会造成严重大出血。
162实验室检查
编辑
(1)束臂试验阳性或阴性,但止血功能常规检查正常。
(2)少数患者血小板对ADP、肾上腺素诱导的聚集反应异常,对玻珠柱的粘附率减低。
3诊断标准
(1)素来体健。大多下肢自发出现瘀点或瘀斑,可自行消退。无家族史。
(2)束臂试验阳性或阴性,但止血功能常规检查一般正常。
(3)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紫癜。
17鉴别诊断
编辑
1阿司匹林样缺陷: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血小板释放功能障碍。患者对阿司匹林特别敏感;血小板计数正常;PF-3有效性异常。临床上皮肤癜分布不均,粘膜出血明显,外伤或手术时出血较严重。
2轻型血管性假血友病:有粘膜或内脏出血。有的患者出血时间延长;阿司匹林耐量试验阳性;Ⅷ:C降低,ⅧR:Ag减少明显;血小板粘附率可降低;血小板对瑞斯托霉素聚集性减弱。
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亦即为免疫性血管性疾病。常有发热、感染及全身不适的症状。肢体出现对称分布、分批出现的紫癜,瘀斑、瘀点以手足伸面为主。常伴有腹痛。关节疼痛或肿胀、便血,有些患者出现血尿及浮肿症状。实验室检查中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块退缩试验均正常,骨髓象检查无特殊,束臂试验阳性。
18转归与预后
编辑
本病的预后一般良好,不会对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紫斑较轻者,不需治疗,多可自愈。若为新病,属正盛邪实,通过正确的治疗,一般在1个月左右可获治愈。但本病多呈反复发作的过程,病程长,虚实夹杂,脏腑功能失调,故应积极治疗,以免日久产生变证。
19调护
编辑
增强体质,防止外邪入侵;饮食上阴虚者应忌食辛辣;反复出血者应起居有节,匆过于劳倦,以免加重病情。
20预防
编辑
因本病为自发性出血,无明显诱因,并且无明显的伴随症状,故给预防带来一定的难度。依据本病的中医发病机制,预防上应采取增强体质,起居有节,匆过劳,发病后应注意休息。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是血小板显著减少,伴有皮肤粘膜紫癜,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过敏性紫癜的特点是四肢肌肤散布斑点或波及全身,重症患者伴关节疼痛或腹痛,便血、吐血、崩溃等,严重者可发展为紫癜性肾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着不同。急性型多为10岁以下儿童,两性无差异。多在冬、春季节发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成人急性型少见,常与药物有关,病情比小儿严重。起病急骤,可有发热。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慢性型较为常见,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80%,多为10~4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颅内出血较少见,但在急性发作时仍可发生。脾脏在深吸气时偶可触及。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迄今尚未被阐明。多认为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疾病。目前西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过敏性紫癜首选药物是激素,服用后血小板一般可升高,但激素的副作用非常很大,在升高血小板的同时又会增添许多新的疾病,如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而且激素减量后,血小板又会降低,停药后仍会反复发作。脾切除手术危险性大,患者本身难以接受。脾是人体免疫器官,切脾后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引起严重感染,给患者身体和精神上带来巨大痛苦,切脾后的复发率在58%左右。
21慢性型
编辑
常见于青年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持续数天到数月,。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50×10/L,常为损伤后出血;血小板在(10~50)×10/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L常有严重出血,病人除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
22急性型
编辑
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起病急促,可有发热,畏寒,皮肤粘膜紫癜。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
2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体征
编辑
1.慢性型
皮肤紫癜以下肢远端多见,可有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粘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有时是唯一症状,反复发作可引起贫血和轻度脾肿大,如有明显脾肿大,要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可能性。
2. 急性型
可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粘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和血肿,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可有血泡。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少见,颅内出血少见,但有生命危险。脾脏常不肿大。
24紫癜的鉴别
编辑
1.阿司匹林样缺陷: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血小板释放功能障碍。患者对阿司匹林特别敏感,血小板计数正常,pF-3有效性异常。临床上皮肤癜分布不均,粘膜出血明显,外伤或手术时出血较严重。
2.轻型血管性假血友病:有粘膜或内脏出血。有的患者出血时间延长,阿司匹林耐量试验阳性,Ⅷ:C降低,ⅧR:Ag减少明显,血小板粘附率可降低,血小板对瑞斯托霉素聚集性减弱。
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亦即为免疫性血管性疾病。常有发热、感染及全身不适的症状。肢体出现对称分布、分批出现的紫癜,瘀斑、瘀点以手足伸面为主。常伴有腹痛。关节疼痛或肿胀、便血,有些患者出现血尿及浮肿症状。实验室检查中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块退缩试验均正常,骨髓象检查无特殊,束臂试验阳性。
25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
编辑
【基本方】茜草20g制点幺30g升麻5g制广又15g防风10g阿胶15g白芍15g制草今15g甘草10g乌梅10g银柴胡10g制寸子10g五味子10g(羚羊角5g甲珠10g研细冲服)地龙10g制草田15g苏叶10g浮萍10g蝉退10g
【服用方法】
水煎服,每付煎3次,兑一块,分3次服,每日服3次,21付一个疗程
【炮制方法】
炮制以上稀有罕见特效药品,需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至立秋之前用竹片为刀,切片后用木炭火、砂锅、竹笼屉蒸9次,晒9次方可入药。
26紫癜的诱因
编辑
一、感染细菌(以β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见,此外尚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病毒(风疹、水痘、麻疹,流感)和肠道寄生虫。
二、食物鱼、虾、蟹、蛋、乳等食物异性蛋白。
三、药物抗生素(青、链、红、氯霉素)、磺胺类、异烟肼、解热镇痛药(水杨酸类、保泰松、奎宁等)等。
四、其他如寒冷、花粉、虫咬、疫苗接种等。上述因素引起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此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或肾小球基底膜上,并激活补体,释放过敏素等,损害毛细血管,小动脉,引起广泛的毛细血管炎,甚至出现坏死性小动脉炎,使血管壁通透性和脆性增高,导致皮下组织,粘膜及内脏器官出血,水肿。胃肠道及关节等可有类似改变。肾脏病变多为局灶性轻型肾炎,严重者可有肾小球毛细血管灶性坏死或全肾受累。也有学者认为本病属速发型变态反应,大量IgE。吸附在肥大细胞上,后者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引起上述损害。
紫癜是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一旦发现紫癜即提示有如下可能:
①血管性紫癜。最常见,由于血管壁损伤或其脆性和通透性增高所致,常见于免疫性(如过敏性紫癜)、感染性(如败血症)、血管结构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及其他(如异常蛋白血症、单纯性或老年性紫癜等)疾病。检查除束臂试验可能阳性外,无其他异常。
②血小板异常性紫癜。最常见,多数是由于血小板减少或增多以及功能异常所致,若口腔颊粘膜有紫癜或血疱,常提示出血严重,应积极处理。
③凝血机制障碍,包括凝血因子缺乏、循环中有抗凝物质或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一般说由凝血机制障碍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关节积血、肌肉血肿和内脏出血,较少表现皮肤紫癜,仅有时表现为大的瘀斑,而且检查凝血象有明显异常,借此可与血管性紫癜和血小板异常引起的紫癜鉴别。紫癜的治疗依病因不同而异。
1紫癜出血的原因
编辑
(1)血管系统病变 由于血管本身发生病变,如血管壁受损伤或血管壁的渗透性、脆性增高,引起血中红细胞外漏,形成紫癜。血管损伤可因细菌毒素、化学毒品、维生素缺乏等引起。如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管内压增高性紫癜等。
(2)血液系统病变 由于血液系统凝血机能发生障碍引起的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纤维蛋白原减少性紫癜、肝脏疾病所致的凝血酶原减少性紫癜、应用过多抗凝药物引起的紫癜。
以上几种病变均不仅仅导致皮肤出血,还会引发其他组织及内脏出血。患了紫癜,不能仅仅认为是出血,应认真进行各系统脏器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紫癜,如风湿性紫癜、血栓形成性紫癜等等,均需经过系统的检查方能找出病因及病症所在。因此,对紫癜不应掉以轻心。
紫癜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按一般习惯可分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人根据血管壁变化分为炎症性紫癜及非炎症性紫癜。也有人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分类。常见的紫癜及分类有如下几种:
2发病原因
编辑
(1)单纯性紫癜 发病原因不清楚,一般发病较轻,无明显的血液和血管的变化,偶尔有轻度凝血机能障碍。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
(2)过敏性紫癜 常由于血管壁渗透性及脆性增高而发病,血管系统发生病变,但血液本身不发生改变。因而化验血小板数目、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都在正常范围。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粘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及其他过敏表现。
(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此病又名出血性紫癜,原因不明。但在有些病人的血液中可找到抗血小板因子,这种因子能对抗血小板,使血小板减少而出血。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循环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成熟障碍,血小板寿命缩短及抗血小板抗体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阳性为特征。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3紫癜的分类
编辑
(1)单纯性紫癜 一般无全身症状,两下肢可出现散在针头大小鲜红色瘀点,压之不退色。七天以后颜色逐渐变淡而消退。但又有新的瘀点产生。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可分为急性型及慢性型两种。急性型较少见,可发生于儿童,发病前常有感染史。发病特点是突然发病,发热,出现广泛性的皮肤出血,可有大片瘀斑、血肿,并出现粘膜及泌尿生殖系统出血,血小板明显减少,可低于5,000/mm3 。慢性型较常见,以青年女性较多,起病缓慢,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出血。不仅发生于皮肤,粘膜或内脏亦可出现严重出血。
(3)风湿性紫癜 两下肢出现略微隆起的大米粒大小瘀斑,也可出现瘀点,风团或水肿性红斑。同时可有关节肿胀疼痛,也可有发热、四肢无力等全身症状。
(4)腹部型紫癜 皮肤表现同于风湿性紫癜,但可出现腹痛、呕吐、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出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并发肠套叠。
4紫癫与过敏性紫癫的症状
编辑
引起皮下出血的疾病统称为紫癜,多半为血管系统障碍所致的过敏性紫癜(舍一亨氏病),以及血小板减少而造成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所谓过敏性紫癜,在变应性变态反应中(过敏症)属于全身性急性反应,在用注射马血清治疗白喉时引起的过敏性疾病。与这种血管紫癜的症状相似。所以用过敏性紫癜来命名。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
紫癜
紫癜
5儿童紫癜
编辑
紫癜亦称紫斑,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者为其特征。本病多发于学龄儿童,常见于西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等疾病。
儿童紫癜
儿童紫癜
6儿童紫癜诊断要点
编辑
起病较急,紫癜反复出现,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的皮肤、粘膜。皮疹多样,小者如针尖样,大者则成瘀斑或血肿,亦可融合成片。皮疹颜色初起淡红或鲜红,压之不退色,数日后转成淡紫淡青而逐渐消退。急性起病时,常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呕吐、腹痛、关节肿痛等症状。本病属于血证范畴,应与温热病所出现的斑疹作鉴别。温热病的发生多与四时不正之气有关,没有传染性,先见高热、头痛,后见斑疹,起病急,传变快,甚则昏迷、抽搐。实验室检查:若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良,抗血小板抗体测定阳性,束臂试验阳性,则提示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若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和血块收缩等均正常,则提示为过敏性紫癜。
紫癜
紫癜
紫癜
紫癜
7感染性紫癜
编辑
介绍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病毒感染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症状一般较轻,有时没有出血症状,但是,也有病毒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导致血小板明显下降,出现严重的出血症状。
发病机制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随病原体和感染的严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总的来说,致病的可能机制有,巨核细胞直接受损,产生血小板减少;病原体直接破坏或消耗血小板,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免疫介导血小板破坏。具体如下文所述:
1、病毒。在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 病毒感染是一个主要的发病原因。病毒感染可以直接损害巨核细胞 导致骨髓巨核细胞明显下降
2、细菌。许多细菌感染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严重细菌感染所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之一 此外,细菌入侵骨髓、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对骨髓巨核细胞的毒性作用也是细菌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
8儿童紫癜的预防
编辑
过敏性紫癜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食物(牛奶、鸡蛋、鱼虾等)、药物(抗生素、磺胺药、解热镇痛剂等)以及花粉、蚊虫叮咬等。
一般来说,过敏性紫癜85%与感染有关。如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龋齿、肠道寄生虫病等要及时治疗,并要积极寻找过敏原,可通过生物检测仪或经血液检测到。
平时注意避免接触这些能够引起过敏的物质,若与某种食物有关应禁食,与药物有关应停用,与环境有关应避开。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细致的护理对本病的预后非常重要。
9儿童紫癜其他疗法
编辑
1.外治法 百草霜15克,龙骨30克,枯矾30克,共研为细末,用湿棉条蘸药塞鼻,可以止鼻衄。
2.针灸疗法
(1)针刺取足三里、曲池、合谷、血海等穴。适用于过敏性紫癜。
(2)耳针取脾、内分泌、肾上腺、肺等。适用于过敏性紫癜。
3.饮食疗法
花生衣红枣汤:花生衣5~10克,红枣10枚,党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气不摄血之紫癜。
红枣生地饮:大枣10枚,生地黄30克,紫草10克,甘草10克,水煎当茶饮之。
茜根水鱼汤:水鱼(鳖)1只,茜根10克,仙鹤草10克,调料适量。将水鱼劏净,茜根、仙鹤草煎汤去渣,入水鱼炖熟,加调料服食。每日或隔日1剂,连服8一10剂。适用于阴虚火旺之紫癜。
茅根生地饮:水牛角30克,生地黄15克,牡丹皮10克,白茅根15克,白糖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血热妄行之紫癜。
10概论
编辑
单纯性紫癜(PurPura SimPlex)是指无其他病症,自发地在皮肤、尤其在两下肢反复出现紫癜,不经治疗可以自行消退的一种出血性疾病。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一种毛细血管壁异常所引起的。其束臂试验阳性,其他止血功能均正常。内脏和其他部位不发生出血。本病常在一个家庭内出现多例。主要见于女性,男性少见。因为本病有性别倾向性,并主要在月经期前出现,可能与内分泌有关。另外,也有人提出部分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异常,也是导致本病的机制之一。
本病以出血症状,特别是皮肤出血斑及出血点为主,故其属于“紫斑”的范围。在《内经》这一医籍中对血的生理和病理有较深刻的认识,如《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人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六腑也”。其中的“营”,指的就是“血液”。《医宗金鉴·失血总括》中指出:“皮肤出血曰肌衄”。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外科正宗·葡萄疫》说:“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朱丹溪认为发斑主要由热盛所致,《丹溪手镜·发斑》说:“发斑,热炽也”。至于发病部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葡萄疫》中对发病部位有了明确的认识:“发于遍身,惟腿胫居多”。历代医家治疗“血证”各有所长,而以明代《景岳全书》叙述得较完整,张景岳指出:“血虚微热者,宜凉补之”;“血有因于气虚者,宜补其气”;“血有动乱不宁者,官清之和之”。唐容《血证论》中提出治血四大步骤,指出:“惟以止血为第一要法。血止之后,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故以消瘀为第二法。止吐、消瘀以后,又恐血再潮动,则需用药安之,故以宁血为第三法。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去血既多,阴无有不虚,故又以补虚为收功之法。四者,乃通治血证之大纲”。至宋代时,以《太平圣惠方》为代表,已经有了许多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为主要治则的方剂。
11病因病机
编辑
(一)感受外邪
脉为血之府,血行脉中,环流周身,濡养脏腑皮肉筋骨,当外邪入侵,化为热毒,薰灼血脉,热迫血妄行,血溢脉外而成肌衄。
(二)劳倦久病
劳倦过度,伤及脾胃,或久病脾虚,使脾气虚弱,脾不统血,血液外溢则肌衄。久病伤阴,津液不充,阴虚火旺,虚火迫血妄行而出血。
(三)瘀血内阻
反复出血,或气虚血液运行不畅,或阴津亏耗,无法载血运行周身,造成血液瘀阻,新血不生,血不归经,溢于脉外而成出血表现。如《灵枢·经脉篇》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
12临床表现
编辑
(一)热感血溢
1主症:起病急,病程短,有时伴有发热症状,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以下肢多见,并有咽干口渴、溲黄、烦躁、夜寐不安,有时初起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骨节酸痛,舌红,苔黄,脉浮数或弦数。
2证候分析:邪热内盛,迫血妄行,血溢脉外,渗出于肌肤之间而成肌衄。内热郁蒸则发热;热盛津液耗损则咽干口渴;热扰神明则烦躁、心神不安;热移膀胱肌则溲黄;风热之邪侵袭卫表,正邪相争,营卫不和则恶寒发热,头痛,骨节酸痛;舌、脉均属热象。
(二)肾精亏耗
1主症:皮肤紫斑,时发时止,伴腰酸膝软,耳鸣,手足心热,潮热盗汗,月经过多,夜寐多梦,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2证候分析:久病劳倦,耗伤肾精,虚火内炽,灼伤脉络,迫血妄行,故皮肤紫斑,时发时止;腰为肾之府,肾开窍于耳,肾虚失养则腰酸膝软、耳鸣;肾主胞宫,肾阴不足,虚人伤及脉络,则络破血溢而月经过多;虚火上扰心神,神不守舍则夜寐多梦;余证及舌、脉为肾阴亏虚之征。
(三)气血亏虚
1主症:皮肤散在紫斑,反复发作,色淡,伴`气短乏力,纳差,面色苍白,头晕,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证候分析: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液失于统摄,血不循经而出于肌腠之间,故见皮肤紫斑,色淡;反复出血,气随血去,导致气血亏虚,脏腑经络及四肢百骸失养,故有乏力、气短;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清空失养则头晕;血虚不能上荣则舌淡面白,脉络不充则脉细弱。
(四)瘀血内阻
1主症:皮肤紫斑,色呈暗红色,头晕眼花,心悸,动则尤甚;或伴低热,手足心热,形瘦,两目干涩;而质淡,有瘀斑瘀点,脉细涩;或舌质红,有瘀斑或瘀点,脉弦细数。
2证候分析:反复出血,瘀血留着,妨碍新血生长;或阴液亏损,血脉不充,以致血液运行不畅而引起瘀血。头晕眼花、心悸、动则尤甚则气血亏虚之征;低热,手足心热,形瘦,两目干涩为肝肾阴虚之征;舌淡,脉细涩,舌有瘀斑瘀点力气血亏虚兼血瘀;舌红,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数为肝肾阴虚之征。
13诊断与鉴别诊断
编辑
〖诊断〗
1发病特点:本病热盛血溢者属实证、热症,有时伴有外感的病史;而其他3型均有反复发作。皮肤紫斑时重时轻,病情发展较缓慢,病程长,且伴随症状较轻,故常被忽视。
2证候特点
(1)皮肤青紫斑点或斑块,形状不一,隐于皮肤内,抚之不碍手。
(2)好发于四肢,以下肢多见。
(3)女性多见,月经期加重,伴月经过多。。
(4)有自愈倾向。
(5)除血热溢血的病程短、发病急,其余各型的病程长,反复发作,呈慢性过程。
〖鉴别诊断〗
丹毒:属外科疾病,以皮肤色红如红丹得名,轻者压之褪色,重者压之色不褪,但其局部皮肤灼热红肿与紫斑有别。
14西医诊断与鉴别诊断
编辑
〖诊断〗
151临床表现
编辑
自发性轻微的皮肤瘀点或瘀斑,以双下肢为主,偶可发生在上肢,但很少发生于躯干部,无诱发因素。瘀斑或瘀点大小不等,分布不均,不高出表面,压之不褪色也不疼痛。出现瘀斑前局部可有微微疼痛,常在第二天清晨穿衣时自觉腿部皮肤隐痛,检查时发现瘀斑。不经治疗,瘀斑可自行消退,留下青黄色色素沉着斑块,以后逐渐消失。紫癜`常反复发作,在月经期加重。患者一般无内脏和其他部位出血。粘膜出血少见,有时牙龈少量出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拔牙、手术、创伤、分娩时出血量可稍多,但不会造成严重大出血。
162实验室检查
编辑
(1)束臂试验阳性或阴性,但止血功能常规检查正常。
(2)少数患者血小板对ADP、肾上腺素诱导的聚集反应异常,对玻珠柱的粘附率减低。
3诊断标准
(1)素来体健。大多下肢自发出现瘀点或瘀斑,可自行消退。无家族史。
(2)束臂试验阳性或阴性,但止血功能常规检查一般正常。
(3)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紫癜。
17鉴别诊断
编辑
1阿司匹林样缺陷: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血小板释放功能障碍。患者对阿司匹林特别敏感;血小板计数正常;PF-3有效性异常。临床上皮肤癜分布不均,粘膜出血明显,外伤或手术时出血较严重。
2轻型血管性假血友病:有粘膜或内脏出血。有的患者出血时间延长;阿司匹林耐量试验阳性;Ⅷ:C降低,ⅧR:Ag减少明显;血小板粘附率可降低;血小板对瑞斯托霉素聚集性减弱。
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亦即为免疫性血管性疾病。常有发热、感染及全身不适的症状。肢体出现对称分布、分批出现的紫癜,瘀斑、瘀点以手足伸面为主。常伴有腹痛。关节疼痛或肿胀、便血,有些患者出现血尿及浮肿症状。实验室检查中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块退缩试验均正常,骨髓象检查无特殊,束臂试验阳性。
18转归与预后
编辑
本病的预后一般良好,不会对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紫斑较轻者,不需治疗,多可自愈。若为新病,属正盛邪实,通过正确的治疗,一般在1个月左右可获治愈。但本病多呈反复发作的过程,病程长,虚实夹杂,脏腑功能失调,故应积极治疗,以免日久产生变证。
19调护
编辑
增强体质,防止外邪入侵;饮食上阴虚者应忌食辛辣;反复出血者应起居有节,匆过于劳倦,以免加重病情。
20预防
编辑
因本病为自发性出血,无明显诱因,并且无明显的伴随症状,故给预防带来一定的难度。依据本病的中医发病机制,预防上应采取增强体质,起居有节,匆过劳,发病后应注意休息。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是血小板显著减少,伴有皮肤粘膜紫癜,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过敏性紫癜的特点是四肢肌肤散布斑点或波及全身,重症患者伴关节疼痛或腹痛,便血、吐血、崩溃等,严重者可发展为紫癜性肾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着不同。急性型多为10岁以下儿童,两性无差异。多在冬、春季节发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成人急性型少见,常与药物有关,病情比小儿严重。起病急骤,可有发热。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慢性型较为常见,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80%,多为10~4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颅内出血较少见,但在急性发作时仍可发生。脾脏在深吸气时偶可触及。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迄今尚未被阐明。多认为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疾病。目前西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过敏性紫癜首选药物是激素,服用后血小板一般可升高,但激素的副作用非常很大,在升高血小板的同时又会增添许多新的疾病,如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而且激素减量后,血小板又会降低,停药后仍会反复发作。脾切除手术危险性大,患者本身难以接受。脾是人体免疫器官,切脾后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引起严重感染,给患者身体和精神上带来巨大痛苦,切脾后的复发率在58%左右。
21慢性型
编辑
常见于青年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持续数天到数月,。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50×10/L,常为损伤后出血;血小板在(10~50)×10/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L常有严重出血,病人除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
22急性型
编辑
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起病急促,可有发热,畏寒,皮肤粘膜紫癜。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
2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体征
编辑
1.慢性型
皮肤紫癜以下肢远端多见,可有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粘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有时是唯一症状,反复发作可引起贫血和轻度脾肿大,如有明显脾肿大,要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可能性。
2. 急性型
可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粘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和血肿,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可有血泡。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少见,颅内出血少见,但有生命危险。脾脏常不肿大。
24紫癜的鉴别
编辑
1.阿司匹林样缺陷: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血小板释放功能障碍。患者对阿司匹林特别敏感,血小板计数正常,pF-3有效性异常。临床上皮肤癜分布不均,粘膜出血明显,外伤或手术时出血较严重。
2.轻型血管性假血友病:有粘膜或内脏出血。有的患者出血时间延长,阿司匹林耐量试验阳性,Ⅷ:C降低,ⅧR:Ag减少明显,血小板粘附率可降低,血小板对瑞斯托霉素聚集性减弱。
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亦即为免疫性血管性疾病。常有发热、感染及全身不适的症状。肢体出现对称分布、分批出现的紫癜,瘀斑、瘀点以手足伸面为主。常伴有腹痛。关节疼痛或肿胀、便血,有些患者出现血尿及浮肿症状。实验室检查中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块退缩试验均正常,骨髓象检查无特殊,束臂试验阳性。
25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
编辑
【基本方】茜草20g制点幺30g升麻5g制广又15g防风10g阿胶15g白芍15g制草今15g甘草10g乌梅10g银柴胡10g制寸子10g五味子10g(羚羊角5g甲珠10g研细冲服)地龙10g制草田15g苏叶10g浮萍10g蝉退10g
【服用方法】
水煎服,每付煎3次,兑一块,分3次服,每日服3次,21付一个疗程
【炮制方法】
炮制以上稀有罕见特效药品,需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至立秋之前用竹片为刀,切片后用木炭火、砂锅、竹笼屉蒸9次,晒9次方可入药。
26紫癜的诱因
编辑
一、感染细菌(以β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见,此外尚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病毒(风疹、水痘、麻疹,流感)和肠道寄生虫。
二、食物鱼、虾、蟹、蛋、乳等食物异性蛋白。
三、药物抗生素(青、链、红、氯霉素)、磺胺类、异烟肼、解热镇痛药(水杨酸类、保泰松、奎宁等)等。
四、其他如寒冷、花粉、虫咬、疫苗接种等。上述因素引起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此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或肾小球基底膜上,并激活补体,释放过敏素等,损害毛细血管,小动脉,引起广泛的毛细血管炎,甚至出现坏死性小动脉炎,使血管壁通透性和脆性增高,导致皮下组织,粘膜及内脏器官出血,水肿。胃肠道及关节等可有类似改变。肾脏病变多为局灶性轻型肾炎,严重者可有肾小球毛细血管灶性坏死或全肾受累。也有学者认为本病属速发型变态反应,大量IgE。吸附在肥大细胞上,后者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引起上述损害。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