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7月15是称为鬼节,它怎么来的?

农历7月15是称为鬼节,我们家乡的老人说这天人容易“倒霉”,这一说法是怎么来的?是不是真的会“倒霉”呢???... 农历7月15是称为鬼节,我们家乡的老人说这天人容易“倒霉”,这一说法是怎么来的?是不是真的会“倒霉”呢??? 展开
 我来答
wangyun267
推荐于2016-10-19 ·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wangyun267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采纳数:4290 获赞数:91656
毕业于南京工业学院,读过很多历史相关书籍。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
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乘邃0fm
2019-07-22 · TA获得超过17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1万
展开全部
农历七月十五在中国,这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这是集道教、佛教和民间三方力量汇流而成的结果而产生的节日习俗。该节日在道教称之为“中元节”,在佛教称之为“盂兰盆会”,而民间则称为“鬼节”或者“七月半”。
言归正传,所谓中元节是从道教的科仪中演化而来的,与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赦免地狱受苦众生罪恶,十月十五水官解厄结合起来,并称天地水官三元节。所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是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