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公历是十二个月份,但农历闰九月。一年不是有十三个月份了。这是怎么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个回归年是365天,一个朔望月的时间是29·5306天,一年十二个月,共354·3672天,比一回归年少了近十一天,这样积累下去,三年就差了一个多月。因此,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制定了每十九年设七个闰年。闰年十三个月,平年十二个月。怎样知道是闰几月呢?这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推算出来的。人们把多出的月份称闰月,把这一年叫闰年。
追答
闰月,是为了使历法符合日月运行的规律而制定的。阳历闰月在二月份多加一天,为二十九天;农历闰月多加一个月,一年为十三个月。 阳历又叫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确定的。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一回归年,共需365·2422天。公元前四十六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采纳了天文学家的意见改革历法,把一年定为365天,单月31天为大月,双月30天为小月,二月29天。奥古斯都·凯撒继承皇位后,把他出生的八月改成大月,为了不使七、八、九连续出现三个大月,下令把九月和十一月改为小月,十月和十二月改为大月,又从二月里减去一天为28天,是平年。剩下的时间,每四年加起来为一天,加在二月里为29天,人们把这个二月称闰月,把这一年叫闰年。 为什么规定二月的天数少呢?据说,当时罗马把宣判死刑的人,都集中在二月进行处决,人们认为二月是凶月,希望早点过去。 阴历是指我国旧时通用的历法,就是农历,实际上是阴阳合历。它是以两个新月之间时间的间隔作为一个月,这就是所说的“朔望月”;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也就是所说的“回归年”。用这种办法规定年和月的好处是,它的年正好是春夏秋冬轮一轮,它的月恰好是初一为朔,十五左右为满月。但是,一个朔望月的时间是29·5306天,一年十二个月,共354·3672天,比一回归年少了近十一天,这样积累下去,三年就差了一个多月。因此,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制定了每十九年设七个闰年。闰年十三个月,平年十二个月。怎样知道是闰几月呢?这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推算出来的。人们把多出的月份称闰月,把这一年叫闰年。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