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德国的经济到底如何?

 我来答
彼岸的暗夜f5d
高粉答主

2016-06-29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4.1万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1.2亿
展开全部

一、德国为了摆脱危机,不得不加强国家干预经济,通过公共工程消灭失业,加强工业的国有化,同时也保证私有化为经济带来活力。

  1. 由政府举债,兴建公共工程。

  2. 大力扩军。

  3. 配给制。

多管齐下,就这样创造了纳粹德国的“经济奇迹”,失业近乎绝迹,经济增速超过20%,各种百废俱兴。


二、这种饮鸩止渴的刺激经济,带来了几个大问题。

如果军队不再需要产品,经济该何去何从?这就成为了二战爆发的重要的经济因素,如果纳粹德国不发动战争,在未来经济就会因为大量的债务和赤字崩溃。事实上,1936-38年,德国的平均工资水平下降了25%。所以,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创造军需订单,就成为了维持经济的必须手段。

在1936年左右,世界市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而工业成品(德国出口的主要产品)的价格在下跌,德国政府越来越难以维持收支平衡,1933-36年,德国的出口下降了9%,进口同比上涨9%,带来了严重的贸易逆差。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只能通过强行控制个人市场投资的方式来刮地皮。1934-38年,德国的非上市流通证券所占的市场份额从超过一半下降到大约10%左右。

即使在战争爆发,西欧都被纳粹占领的情况下,德国无法将工业产品往已经工业化的西欧倾销,资本流动无法构成循环,德国只能陷入资本的自我循环状态。

所以可以知道,德国的扩张必然是“全球性”的,不以元首意志而转移的,所谓“换取德意志民族更大的生存空间”,倒不如说是向东打开市场。但由于希特勒政权各方面的原因,德国没能灭亡苏联,从而加速了其败亡。


三、在战争爆发后,德国维持经济和资源收入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点:

  1. 在占领国的掠夺式经济政策。在德国政府的“新领土”,德国买家以强制的极低价格购买当地原材料。所谓的“生存空间”理论又使德国强行掠夺占领国资源,法国的全国近半的车皮被用来输送货物给德国;1940年,挪威丧失了自身经济收入的20%,1943年时达到了夸张的40%。

  2. 在占领国强制征发廉价劳动力。当然,对于抵抗激烈的波兰人和犹太人,则送进集中营强制劳动。对于其他国家,主要是以廉价雇佣劳动力为主。直到1944年,强制占领国劳工已经占到德国全体劳动力的1/4,这个数字是极为惊人的。

  3. 与同盟、占领地区傀儡国的贸易。由于英国封锁,德国基本隔绝于世界市场,无法从美洲亚洲获得战争资源,于是纳粹只能在欧洲范围内寻求贸易伙伴,比如说瑞典的铁、罗马尼亚的石油、西班牙的钨。甚至在苏德交战之前,德国与苏联的贸易也非常繁荣,苏联利用原材料、粮食和石油从德国换取了大量的工业产品。

娱乐解说课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8-02-21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751万
展开全部
苏德战争前夕,德国已经占领控制了247万6千平方公里土地和2亿5百万人口,而德国盟国另外有8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7800万人口,苏联在德国入侵波兰后又新并入了一些地区,达到1亿9千3百万人,同时拥有20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苏联当时拥有3150万20岁~39岁的男性人口,但是俄罗斯人也只有1500万20岁~39岁的人。同状态德意志人有1550万人,而在1941年5月前,德国已经有了175万外国工人和127万战俘来作为劳动力。
在 资源上,德国煤和钢优势显著,德国直接统治区生产了4亿吨煤、3180万吨钢,而苏联只有1亿5千万吨煤、1790万吨钢。充足的煤使德国拥有700亿度 电力(苏联480亿度),开动了126万台金属切割机床(苏联58.4万台),德国的机器制造工人超过苏联一倍。同时整个西欧也在为德国生产,那里有 4876个兵工厂,仅法国每年就提供1300辆载重汽车和100万发炮弹。
但是,德国缺乏稀有金属,尤其缺乏工业的血液——石油,1941年德国及其占领国开采石油190万吨,从煤中合成燃料410万吨,还获得了法国、比利时等一批国家的储备880万吨石油。
我知道截至1944年2月底德国在占领区收入的占领费为四百七十六亿六千三百一十万马克,这也是巨大的经济收入。

归根结底,德国战时经济远远超过苏联。德国不是败在经济的崩溃,而是纯粹败在军事层面尤其东线。军事上的失败更多源于工业部门的效率低下。虽然产能和机器数量大大超过俄国人,但是却没有生产出与这种庞大产能对应的武器产量。 加上德国产业界内部和行政部门之间,军种之间的严重内耗内斗,使得德国强大的国家机器没有发挥出全力。 这也说明了纳粹党对国家的控制力,还是比较低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hcl664
2016-05-12 ·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hcl664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采纳数:6132 获赞数:60363
毕业于苏州科技学院历史学系,从事历史教育多年。博闻强记,博览群书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纳粹德国经过两个四年计划的发展,经济基本得到了复苏:1933年国民生产总值(以1928年价格计算)约为737亿帝国马克。以不变价格计算,1938年的德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264亿帝国马克。但是,纳粹德国1913一1938年的经济年均增长2.6%低于1870一1913年的平均水平2.9%,更远远低于1950一1960年的7.6%或1950一1970年的6.2%。所以,纳粹德国的经济只能叫复苏。

  农业
  农业领域在纳粹党上台前的1932年,德国农、林、渔业的总产值为87.13亿金马克,纳粹统治的第一年增加到102.9亿,1934年为95.53亿,1935年为92.06亿,1936年一跃为105.98亿,1937年降为95.15亿,1938年又达到102.59亿。粮食自给率由1932年的75%上升到1933一1934年的80%和1938一1939年的83%。1928年消耗的食品热量“出自本身”供给的占68%,1932年占75%,1936年占81%。1937一1938年,德国的粮食有89%、牛奶制品有90%、肉类品有95%、鱼消费量有74%、蛋消费量有79%是本国生产的。

  工业
  公园工业领域1936年,德国工业生产恢复到了1929年的水平;1937一1938年,仍持续上升。德国工业的发展速度令美、英、法等国望尘莫及。根据英国学者汤因比的数据,德国在1938年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14.3%,超过法国和联合王国生产的总和。到1938年,德国的钢产量达2330万吨,居欧洲第一位。到1939年,德国的铝产量为19.9万吨,占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位。德国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颜料生产的2/3和颜料输出的90%。在30年代,德国控制了全世界钾输出额的70%。德国是世界上人均拥有收音机数量最多的国家。
  1933年一1939年,德国的军工生产增加了7倍。以军用飞机生产为例,1934年的产量是840架,而1939年达到了4733架。德国大批的机场、国防公路和防御工事等工程都己投入运行。这些都为希特勒军队在战争初期阶段取得节节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外贸
  德国通过推行“划拨清算制度”,在中欧和东南欧日益建立起了自己的经济优势。1938年,在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以及希腊的进口贸易中,德国所占比例已经分别达到了30%,35%,33%,48%和29%。1933一1938年,德国通过易货贸易、限额制度等手段加大了对巴西、智利、墨西哥和秘鲁等拉丁美洲国家的出口。至1939年,德国己经占到了上述拉美国家出口份额的1/4。德国在这些国家的进口额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仍低于美国,但其出口增长幅度却明显高于美国。
  德国的输出品主要是工业成品,而输入品则主要是原料和食品。1937年,德国工业成品在输出总额中占82%(1929年占73%),而原料和半成品只占16.5%。在德国输出的成品当中占最重要地位的是机器设备、光学仪器以及精密机械设备。化学工业制品是德国输出重要部分,曾占全世界第一位,这种制品在德国输出总额中占12一13%。德国输出的原料主要是煤和焦炭,输出的半成品主要是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德国的国外投资在1938年仅为6.76亿美元。如果把专利权、隐蔽资本和其它财产页计算在内,德国的国外资本在二战将近结束时约为62亿美元。德国在亚洲各国(中国、日本、伊朗等)的投资也很大。1937年,德国在中国的投资达1.37亿美元。

  财政
  德国外债由1932年的200亿马克下降为1938年的90亿马克,银行利率由6%降到了3%,国民收入由430亿马克上升到800亿马克。
  就业领域希特勒上台两年后,使德国的失业人数从600万降至了400万,到1936年基本达到了充分就业。以9月30日为每年统计截止期限,德国1933年的失业率为20%;1934年为20.5%;1935年为9.6%;1936年为5.7%;1937年为2.5%;1938年仅为0.95%。德国失业人数1933年为550万,1935年为200万,1937年不到100万,1939年只有几万了,基本上“消灭”了失业现象,并且出现了劳动力短缺。
  其他领域1933一1939年,德国的铁路营运里程由5.8185万公里增至6.1940万公里;兴建了被称作“autobahn”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系统,公路在德国中心地区蜿蜒了2000英里,司机可以以每小时50英里的惊人速度持续直线行驶好几个小时。这可以说是现代高速公路的先驱。普通的德国人只要有了车就可以享受高速公路系统带来的便利,而希特勒允诺给每一个劳工家庭都配车。健康的生活方式包含运动、阅兵、火炬游行等,甚至还有奥运会这项崇高的赛事。
  德国商业银行存款由1933年的69.53亿马克增长至1938年的82.98亿马克;政府岁入及主要税收由1933年68.50亿马克增长至1938年的235.75亿马克;而物价指数如以1913年为100,1933年到1939仅由68变为了78。城镇化水平也得到提高,德国在1933一1939年的城市人口由占人口总数的67.2%上升为69.9%,据估计,从1933到1939年有100多万德国农民搬迁到城里。尤其能充分展示德国成就的是第十一届奥运会在柏林成功举办,希特勒以一种王者之风在耗资7700万马克壮丽的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宣布开幕,这一刻柏林成了“世界之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Thomson1995
2016-05-27 · TA获得超过10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8万
展开全部
这个问题可以问的很好,但是也很专业,可以说是经济专业和历史专业的同志们值得了解的一个问题,估计都可以写专著了,鄙人不才,说点东西,抛砖引玉。部分资料来自Economy of Nazi Germany

一战之后协约国施加的凡尔赛合约让德国支付了巨额的战争赔款,但类似于清末庚子合约,凡尔赛的赔款并没有全部支付,有一些化为了其他列强对德的债务和经济支援,比如说美国在1923年-1928年期间给了德国约价值200亿马克的贷款,协助战后的魏玛共和国工业复兴。这一时期,德国的经济运行尚可。

但是由于1929年喜闻乐见的大萧条来了,美国自顾不暇,收回了贷款,英法两国也陷入了空前危机,德国自然无法独善其身。在这场危机中,德国工人大幅失业,国民经济遭受到沉重打击。

Gross national product and GNP deflator, year on year change in %, 1926 to 1939,in Germany

1933年,纳粹党正式获得大权,亚尔马·沙赫特被希德勒点为德意志帝国银行的老板,次年又被点为纳粹德国的财政部长。这位仁兄为希特勒那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三帝国的经济复苏,他确实功不可没。

德国为了摆脱危机,不得不走上凯恩斯那条道路,也就是加强国家干预经济,通过公共工程消灭失业,加强工业的国有化,同时也保证私有化为经济带来活力。
由政府举债,兴建公共工程。比如说纵横德国的高速公路网(当然也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军队),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
大力扩军。德国的扩军受到凡尔赛合约限制,是违法的,政府也没有那么多资金而举债发展军工,不等于在脑门上写着“英法我要来打你么么哒”吗?为此,沙赫特为德国再次武装,提出了Mefo bills这一伟大构想,即帝国银行发行Mefo bill这个汇票,相当于一个受到政府信用保护的账外实体,用于支付军火公司的产品,但是纸面上呢,这个东西只发了1M的马克,就这样,德国偷偷地重新武装了起来,而帝国政府几乎没有付出特别大的代价。
配给制。德国扩军,但是所需资源不够,于是政府就采用配给制,限制供应比如油料啊,食物啊,blabla。通过推行配给制,获得产业之间的剪刀差(我兔50-80年代也是这么干的),从而将这些资金进一步扩军,简直不能更棒啊!完美的产业链就这么来了。其后果就是德国在30年代的农业水平相比一战并没有丝毫的进步,仅仅略高于1913年的水平。
没收充公。犹太人啊,叫你们经营商店,控制零售业和物价,统统没收。后来的种族迫害,大量犹太人的资产被纳粹没收,成为了纳粹政府的囊中之物。

多管齐下,就这样创造了纳粹德国的“经济奇迹”,失业近乎绝迹,经济增速超过20%,各种百废俱兴,真是厉害得紧。

但是,这种饮鸩止渴的刺激经济,带来了几个大问题。
如果军队不再需要产品,经济该何去何从?所以,这就成为了二战爆发的重要的经济因素,如果纳粹德国不发动战争,他们自己在未来就会崩溃,因为大量的债务和赤字。事实上,1936-38年,德国的平均工资水平下降了25%。所以,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创造军需订单,就成为了维持经济的必须手段。
在1936年左右,世界市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而工业成品(德国出口的主要产品)的价格在下跌,德国政府越来越难以维持收支平衡,1933-36年,德国的出口下降了9%,进口同比上涨9%,带来了严重的贸易逆差。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只能通过强行控制个人市场投资的方式来刮地皮。1934-38年,德国的非上市流通证券所占的市场份额从超过一半下降到大约10%左右。
即使在战争爆发,西欧都被纳粹占领的情况下,德国无法将工业产品往已经工业化的西欧倾销,资本流动无法构成循环,德国只能陷入资本的自我循环状态。

所以可以知道,德国的扩张必然是“全球性”的,不以元首意志而转移的,所谓“换取德意志民族更大的生存空间”,倒不如说是向东打开市场。但由于希特勒政权各方面的原因,德国没能灭亡苏联,从而加速了其败亡。

在战争爆发后,德国维持经济和资源收入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点:
在占领国的掠夺式经济政策。在德国政府的“新领土”,德国买家以强制的极低价格购买当地原材料。所谓的“生存空间”理论又使德国强行掠夺占领国资源,法国的全国近半的车皮被用来输送货物给德国;1940年,挪威丧失了自身经济收入的20%,1943年时达到了夸张的40%。
在占领国强制征发廉价劳动力。当然,对于抵抗激烈的波兰人和犹太人,则送进集中营强制劳动。对于其他国家,主要是以廉价雇佣劳动力为主。直到1944年,强制占领国劳工已经占到德国全体劳动力的1/4,这个数字是极为惊人的。
与同盟、占领地区傀儡国的贸易。由于英国封锁,德国基本隔绝于世界市场,无法从美洲亚洲获得战争资源,于是纳粹只能在欧洲范围内寻求贸易伙伴,比如说瑞典的铁、罗马尼亚的石油、西班牙的钨。甚至在苏德交战之前,德国与苏联的贸易也非常繁荣,苏联利用原材料、粮食和石油从德国换取了大量的工业产品。

与罗斯福新政类似的是,德国和美国在这个阶段都采取了政府公共投资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发展,但是与美国不同的是,纳粹大多通过军工产业来吸收政府投资和创造就业,走上了军国化道路。

而我们来看美国。与德国几乎相同,美国在40年代初,也陷入了无穷无尽的政府高额赤字和高债务的怪圈,由于美国民众在二战初期的孤立主义和反战情绪,美国并没有参战,从而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二战爆发后,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英国输出军火,是一个对于美国经济的缓解,不过由于租借法案的性质,这些生产并没有带来真切的收入。真正解决美国经济问题的还是1944年树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战后西欧重建的马歇尔计划,使美国避免了战后危机,资本得到了循环。德国发动的这场战争,竟然拯救了美国经济,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唏嘘的结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吃运休心
2016-05-19 · TA获得超过854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939
采纳率:69%
帮助的人:1782万
展开全部
不好,崩溃。漫画有幅是资本家在悬悬崖上吃喝,失业工人在悬崖下没吃喝。历史书上有中学的。。具体网查历史好吗,很详细

因为经济危机才打仗,资本主义社会每几十年就会闹一次,像些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大小严重程度不同,解决方法也有很多种。当时欧洲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都闹危机。资本越发达危机越重。美国对内实行经济刺激政策,对外买军火。刺激就业等措施。德国日本等国实行侵略,转移社会矛盾风险,战争使工人农民等失业人当军人就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