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考研,考研择校怎么破……求过来人指导一下!
2016-02-24 · 百度认证: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新东方在线是新东方集团旗下唯一专业在线教育网站,提供出国留学、考研培训、英语培训和职业教育培训的综合网络教育培训机构。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个性化、互动化、智能化的在线学习体验。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考研择校是个困扰了无数届考生的大问题,怎么破?下面分享一位过来人的经验,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启发。
本人曾有幸在南方某知名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做助理一年,鉴于很多人向我询问考研中择校的问题,尽管一一作答,仍恐不尽如意,在此写出来,专门作一归纳和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知名院校求学优势多
我想,在选择学校前,首先得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与因素,那么择校的问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了。
中国大学的等级与区划问题。从学校的管理体制来讲的,主要包括隶属关系、经费来源等,我国的大学分省属高校和部属高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为主管部门、并由其保障办学经费来源的高校为省属高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为主管部门、并由其保证办学经费来源的高校为部属高校。
根据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国的高校又分为"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大学。其中,"211工程"有100所左右,"985"高校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一共38所。可以说,"985工程"大学是"211工程"大学的再筛选。经过这样的人为的划分,中国大学的"优势兵团"就显露出来了。
其实大学本无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只有名牌与普通之别,更不该有行政级别。在中国的研究生招生中,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分区划线问题。中国大陆分为东部一区(A类考生)、中部二区(B类考生)和西部三区(C类考生)三个区。每个区的国家基本线略有不同,呈依次降低的趋势。
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虽然能力与学校并无直接关系,但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抱有名校情结与偏见。在招聘中,有的单位开出的首要条件便是毕业于"211"或"985"工程的大学。虽说外企500强看重能力,但是他们同样看好牌子。
本人就读的大学是国内的一所知名院校,每年的"五一"过后,学校内到处是国内外大企业暑期招聘实习生的海报。九月过后,更是热闹,校园内成了500强和国企招聘广告的海洋。各大企业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来开宣讲会。
同学们则是不亦悦乎,投简历,参加面试。一般来说,从名企在全国开宣讲会的城市和大学就能看出来,他们还是比较倾向于发达城市的那几十所大学。政府为了抢占人才高地,也开始了来学校招储备人才,他们打出的首要条件是毕业于"211工程"大学,更欢迎"985工程"大学毕业的学生。高校招聘教师和辅导员就更不用说了。这就是名牌效应。
考名校机会多,还有下面原因。一般来说,考研试题分公共课和专业课。政治、英语为公共课,全国统一试题。再加两门专业课(考理工类有一门数学,全国命题),除全国联考外,由各高校自主命题。首先是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提前招生,然后是国家统一划基本线,普通类院校招生。其实只要你的英语和政治的单科成绩过线并且加起来能考140分左右,全国还有哪所大学你不能报呢?专业课大家起点相同,大学所学的教材和知名大学的差不多。
大学的学期考试,你靠考试前突击才过关,名校的学生也一样。考研和高考是不一样的。考研考试科目灵活些,你可以自己选择部分专业课。所以,只要你能坚持住,保证英语政治,专业课打好基础,你就可以挑战名校。
另外这里指出的是,考不上名校的考生,如果过了国家线,可以申请调剂到普通院校。笔者在研究生院工作时,每年都办理几百人的申请调剂调档函。据我了解,他们每年都办理三、五百人的调剂。
因此,我个人认为,既然花费一样的时间与精力,既然都要面临就业的机会成本,考普通学校还有毕业后就业之忧,倒不如量力试着报考知名高校。
▶量力而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更重要
诚然,名校是有很多优势,但我并不鼓励大家都上名校。我们也要量力而行,灵活变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
如果你的英语真的学得很吃力,四级是挣扎了几次才通过,而且专业准备也不充分,考个普通学校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如果你非要报考名校,则可以"曲线救国",采取"三级跳"的方式:高考、考研进入普通院校,博士报考名校。
此外,你也可以通过选择专业来确定学校。名校有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也有专业特色型大学。例如北大、清华、复旦、南大等这些属于综合性大学。也有一些国家级或地方的高校,虽综合实力不强,但很有特色,在某个或某几个领域很有专业优势。
比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外语语言文学,中南大学的冶金工程,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江南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等,都是这些学校的优势学科。这些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就业形势很好。因此,能报考热门专业的普通学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同是考研择校,类型各有不同
弄清了上面几个问题,我想徘徊不定的研友们可能会有些决心了。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查询和选择学校的问题。
首先,可利用人脉关系了解所报考的院校。人脉也是"生产力",能帮你提高成绩。如果决定报考哪个学校,你可以向在那个学校读研的同乡或已考上研的学长询问。可问一些有关于院系的导师情况,就业问题,学术风气问题等,也可以向你大学老师求助。
其次,利用网络了解院校。网络是最便捷的信息查询工具。你可以登陆你想报考的学校网页,查询招生简章,了解历年录取情况、导师简介、联系方式及如何能得到复习资料等方面的信息。你也可以到中国研究生招生网查询有关信息,中国研究生招生网网罗了很多考研方面的信息,甚至是调剂信息。
每年的七月过后,各学校的招生简章陆续公布,这时要注意关注考研参考书目有无变化,招生人数有没有增减的情况。
信息确定以后,基本上心中的学校就出来了。
▶心动不如行动喜欢就多关注
选择学校之后,行动就是报考成功的决定因素。为了实现愿望,研友就要开始了艰苦的复习。期间,大家要多关注考研的最新信息,搜集专业考试方面的资料,并保持一定的人际关系。首先是研友们要设法搞到近几年的专业真题。
真题最能体现命题的重点与思路,是复习专业课最好的参考资料。有了真题,还要多加研读出卷老师的论文与著作,这样能帮你打开思路,积累素材。另外,最好能认识你报考专业的研究生,复习中,与他们保持联系,他们能给你很多有用的信息,甚至包括复试的具体流程和大体内容。他们的建议,会助你完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惊险一跃"。
好了,就说到这里吧。如果读过文章,研友们能有点想法或灵感(当然,我会感到欣慰与荣幸),千万别放过这这种感觉,抓住"她",冷静思考,做个抉择。毕竟,向你张开臂膀的高校有数百个,而你,却只能拥抱一个。
本人曾有幸在南方某知名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做助理一年,鉴于很多人向我询问考研中择校的问题,尽管一一作答,仍恐不尽如意,在此写出来,专门作一归纳和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知名院校求学优势多
我想,在选择学校前,首先得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与因素,那么择校的问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了。
中国大学的等级与区划问题。从学校的管理体制来讲的,主要包括隶属关系、经费来源等,我国的大学分省属高校和部属高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为主管部门、并由其保障办学经费来源的高校为省属高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为主管部门、并由其保证办学经费来源的高校为部属高校。
根据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国的高校又分为"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大学。其中,"211工程"有100所左右,"985"高校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一共38所。可以说,"985工程"大学是"211工程"大学的再筛选。经过这样的人为的划分,中国大学的"优势兵团"就显露出来了。
其实大学本无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只有名牌与普通之别,更不该有行政级别。在中国的研究生招生中,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分区划线问题。中国大陆分为东部一区(A类考生)、中部二区(B类考生)和西部三区(C类考生)三个区。每个区的国家基本线略有不同,呈依次降低的趋势。
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虽然能力与学校并无直接关系,但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抱有名校情结与偏见。在招聘中,有的单位开出的首要条件便是毕业于"211"或"985"工程的大学。虽说外企500强看重能力,但是他们同样看好牌子。
本人就读的大学是国内的一所知名院校,每年的"五一"过后,学校内到处是国内外大企业暑期招聘实习生的海报。九月过后,更是热闹,校园内成了500强和国企招聘广告的海洋。各大企业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来开宣讲会。
同学们则是不亦悦乎,投简历,参加面试。一般来说,从名企在全国开宣讲会的城市和大学就能看出来,他们还是比较倾向于发达城市的那几十所大学。政府为了抢占人才高地,也开始了来学校招储备人才,他们打出的首要条件是毕业于"211工程"大学,更欢迎"985工程"大学毕业的学生。高校招聘教师和辅导员就更不用说了。这就是名牌效应。
考名校机会多,还有下面原因。一般来说,考研试题分公共课和专业课。政治、英语为公共课,全国统一试题。再加两门专业课(考理工类有一门数学,全国命题),除全国联考外,由各高校自主命题。首先是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提前招生,然后是国家统一划基本线,普通类院校招生。其实只要你的英语和政治的单科成绩过线并且加起来能考140分左右,全国还有哪所大学你不能报呢?专业课大家起点相同,大学所学的教材和知名大学的差不多。
大学的学期考试,你靠考试前突击才过关,名校的学生也一样。考研和高考是不一样的。考研考试科目灵活些,你可以自己选择部分专业课。所以,只要你能坚持住,保证英语政治,专业课打好基础,你就可以挑战名校。
另外这里指出的是,考不上名校的考生,如果过了国家线,可以申请调剂到普通院校。笔者在研究生院工作时,每年都办理几百人的申请调剂调档函。据我了解,他们每年都办理三、五百人的调剂。
因此,我个人认为,既然花费一样的时间与精力,既然都要面临就业的机会成本,考普通学校还有毕业后就业之忧,倒不如量力试着报考知名高校。
▶量力而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更重要
诚然,名校是有很多优势,但我并不鼓励大家都上名校。我们也要量力而行,灵活变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
如果你的英语真的学得很吃力,四级是挣扎了几次才通过,而且专业准备也不充分,考个普通学校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如果你非要报考名校,则可以"曲线救国",采取"三级跳"的方式:高考、考研进入普通院校,博士报考名校。
此外,你也可以通过选择专业来确定学校。名校有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也有专业特色型大学。例如北大、清华、复旦、南大等这些属于综合性大学。也有一些国家级或地方的高校,虽综合实力不强,但很有特色,在某个或某几个领域很有专业优势。
比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外语语言文学,中南大学的冶金工程,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江南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等,都是这些学校的优势学科。这些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就业形势很好。因此,能报考热门专业的普通学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同是考研择校,类型各有不同
弄清了上面几个问题,我想徘徊不定的研友们可能会有些决心了。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查询和选择学校的问题。
首先,可利用人脉关系了解所报考的院校。人脉也是"生产力",能帮你提高成绩。如果决定报考哪个学校,你可以向在那个学校读研的同乡或已考上研的学长询问。可问一些有关于院系的导师情况,就业问题,学术风气问题等,也可以向你大学老师求助。
其次,利用网络了解院校。网络是最便捷的信息查询工具。你可以登陆你想报考的学校网页,查询招生简章,了解历年录取情况、导师简介、联系方式及如何能得到复习资料等方面的信息。你也可以到中国研究生招生网查询有关信息,中国研究生招生网网罗了很多考研方面的信息,甚至是调剂信息。
每年的七月过后,各学校的招生简章陆续公布,这时要注意关注考研参考书目有无变化,招生人数有没有增减的情况。
信息确定以后,基本上心中的学校就出来了。
▶心动不如行动喜欢就多关注
选择学校之后,行动就是报考成功的决定因素。为了实现愿望,研友就要开始了艰苦的复习。期间,大家要多关注考研的最新信息,搜集专业考试方面的资料,并保持一定的人际关系。首先是研友们要设法搞到近几年的专业真题。
真题最能体现命题的重点与思路,是复习专业课最好的参考资料。有了真题,还要多加研读出卷老师的论文与著作,这样能帮你打开思路,积累素材。另外,最好能认识你报考专业的研究生,复习中,与他们保持联系,他们能给你很多有用的信息,甚至包括复试的具体流程和大体内容。他们的建议,会助你完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惊险一跃"。
好了,就说到这里吧。如果读过文章,研友们能有点想法或灵感(当然,我会感到欣慰与荣幸),千万别放过这这种感觉,抓住"她",冷静思考,做个抉择。毕竟,向你张开臂膀的高校有数百个,而你,却只能拥抱一个。
展开全部
01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
应该先选专业,再选学校。专业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而学校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院校竞争难度。选择了意向专业之后,我们的选择面就会变小。
接下来我们可以再去看全国900多个招生单位,有多少招生单位在招这一专业的研究生,再去判断这些学校里面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只有先选专业再选学校,最终才可能选得出来。
02择校择专业要避开哪些误区
(1)盲目追热门热门不等于好,冷门不等于差。是否热门,是一个数量标准;而好与不好其实是一个质量标准。
(2)混淆兴趣和志趣在审视自己是否真的对一个专业感兴趣时,要思考三点:是不是做好准备在这个专业领域中“奉献终生”;是不是对这个专业熟悉,还是仅仅凭感觉喜欢;是不是真正具备在这个专业领域学习的潜力和资质。
(3)拘泥于本科专业选专业的时候不一定要跟自己的本科专业相结合。换句话说,跨专业完全可以跨一个一点关系都没有的。热门专业是跟着整个产业结构走的,什么产业将来有饭吃,什么产业比较好,是你现在判断不了的。
建议大家最好学一个稍微宽一些的专业,以便将来在读研的过程中,根据社会产业的变化方向,去积极地调整你的研究重点。
03选择考研目标需侧重考虑哪些点
首先要搞清专业和未来职业之间的对口关系,而二者是否对口,主要是看你选的是技术性专业还是实践性专业。技术性专业,如一些工科类、机械类专业,将来工作对口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并且从毕业生的意愿来讲,大部分是学这个专业,就在这个圈子里面工作。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专业学科实力。
而实践性专业,比如经济类、管理类或语言类专业,本质来讲并不是在学这个知识本身,而是在学这个知识内含的一种思维。读实践性专业的研究生,其意义在于:去一个比较好的平台。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学校名气和实践机会。
04选定院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首先分析院校名气大不大。学校是不是双一流、985、211,或者学科领域内的名校。还要看学科实力,查一下学科排名。
如果是在工科领域前五十,院校基本不会特别差;如果是在实践性专业的领域,例如管理学、经济学,前三十的院校也都是非常不错的。此外,还要看地理位置。大体可以划分为中国的东部、西部、南边、北边、沿海、内地。
比如说互联网相关专业,一定要去互联网土壤最好的几个城市,如北京、杭州、深圳;如果学金融、经济,最好就去中国的华东地区,因为那边是金融中心;
而华东地区的南京、苏州、上海,对工科同学来说也是非常好的选择。最后是院校的就业及培养特点。这个必须要深入到学校里面去了解。
05选择学校有哪些指标
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内部指标,一个外部指标。
内部指标其实就是看自己的水平、能力、实力;外部指标就是要去了解跟你报考同一学校的学生,目前到底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竞争力。同学们可以综合四点衡量:自身基础怎么样;目标是否有刺激性;目标学校的报录比;自身的内心有多坚定。
06如何确定要不要跨专业
首先要看本科的核心课程是什么?将来要考的这个专业,它的专业课考的那个科目,在你的本科阶段是否是核心课程。
其次是否跨学科。要看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之间是否存在一些内在的逻辑关联。例如本科学数学,你考经济学、统计学,可能会得到老师的青睐;本科学外语,你考新闻传播学可能有一定优势,你和其他同学相比就有了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最后,考虑你考研是为了学术研究还是就业?由此决定你到底是要考学硕还是要考专硕。此外还要考虑,如果跨专业,你要去跨什么样的专业,是跨那些统考的专业,还是跨那些自主命题的专业?
07选定院校有哪些步骤
第一步是先定自己准备考什么专业。如果专业定不下来,就要定准备考什么学科门类、准备考什么一级学科。
建议小可爱们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一下,全国总共有多少所院校在招这个专业,做一个列表。
第二步是把这些学校中你不可能考的学校剔除。剩下的学校按照是不是双一流、985、211,是不是34所,学科实力,全国排名进行排序。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搜索,把信息查出来,做一个综合测评及排序。
第三步是对这些院校的性价比进行综合分析,缩小目标范围。
第四步看实力,看实力就看复试分数线和招生人数这两项。一个学校的复试分数线会有起伏,比如说一年350、一年340、一年370,大家可以粗略地算出它的平均复试分数线,然后往上提15分作为初试成绩目标,或者就取它的历年最高标准去做准备。
招生人数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一个专业招生人数不到四五个,那就属于难度非常大的;如果招生人数比较多,我们考研成功的概率也会大一些。
应该先选专业,再选学校。专业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而学校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院校竞争难度。选择了意向专业之后,我们的选择面就会变小。
接下来我们可以再去看全国900多个招生单位,有多少招生单位在招这一专业的研究生,再去判断这些学校里面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只有先选专业再选学校,最终才可能选得出来。
02择校择专业要避开哪些误区
(1)盲目追热门热门不等于好,冷门不等于差。是否热门,是一个数量标准;而好与不好其实是一个质量标准。
(2)混淆兴趣和志趣在审视自己是否真的对一个专业感兴趣时,要思考三点:是不是做好准备在这个专业领域中“奉献终生”;是不是对这个专业熟悉,还是仅仅凭感觉喜欢;是不是真正具备在这个专业领域学习的潜力和资质。
(3)拘泥于本科专业选专业的时候不一定要跟自己的本科专业相结合。换句话说,跨专业完全可以跨一个一点关系都没有的。热门专业是跟着整个产业结构走的,什么产业将来有饭吃,什么产业比较好,是你现在判断不了的。
建议大家最好学一个稍微宽一些的专业,以便将来在读研的过程中,根据社会产业的变化方向,去积极地调整你的研究重点。
03选择考研目标需侧重考虑哪些点
首先要搞清专业和未来职业之间的对口关系,而二者是否对口,主要是看你选的是技术性专业还是实践性专业。技术性专业,如一些工科类、机械类专业,将来工作对口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并且从毕业生的意愿来讲,大部分是学这个专业,就在这个圈子里面工作。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专业学科实力。
而实践性专业,比如经济类、管理类或语言类专业,本质来讲并不是在学这个知识本身,而是在学这个知识内含的一种思维。读实践性专业的研究生,其意义在于:去一个比较好的平台。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学校名气和实践机会。
04选定院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首先分析院校名气大不大。学校是不是双一流、985、211,或者学科领域内的名校。还要看学科实力,查一下学科排名。
如果是在工科领域前五十,院校基本不会特别差;如果是在实践性专业的领域,例如管理学、经济学,前三十的院校也都是非常不错的。此外,还要看地理位置。大体可以划分为中国的东部、西部、南边、北边、沿海、内地。
比如说互联网相关专业,一定要去互联网土壤最好的几个城市,如北京、杭州、深圳;如果学金融、经济,最好就去中国的华东地区,因为那边是金融中心;
而华东地区的南京、苏州、上海,对工科同学来说也是非常好的选择。最后是院校的就业及培养特点。这个必须要深入到学校里面去了解。
05选择学校有哪些指标
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内部指标,一个外部指标。
内部指标其实就是看自己的水平、能力、实力;外部指标就是要去了解跟你报考同一学校的学生,目前到底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竞争力。同学们可以综合四点衡量:自身基础怎么样;目标是否有刺激性;目标学校的报录比;自身的内心有多坚定。
06如何确定要不要跨专业
首先要看本科的核心课程是什么?将来要考的这个专业,它的专业课考的那个科目,在你的本科阶段是否是核心课程。
其次是否跨学科。要看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之间是否存在一些内在的逻辑关联。例如本科学数学,你考经济学、统计学,可能会得到老师的青睐;本科学外语,你考新闻传播学可能有一定优势,你和其他同学相比就有了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最后,考虑你考研是为了学术研究还是就业?由此决定你到底是要考学硕还是要考专硕。此外还要考虑,如果跨专业,你要去跨什么样的专业,是跨那些统考的专业,还是跨那些自主命题的专业?
07选定院校有哪些步骤
第一步是先定自己准备考什么专业。如果专业定不下来,就要定准备考什么学科门类、准备考什么一级学科。
建议小可爱们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一下,全国总共有多少所院校在招这个专业,做一个列表。
第二步是把这些学校中你不可能考的学校剔除。剩下的学校按照是不是双一流、985、211,是不是34所,学科实力,全国排名进行排序。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搜索,把信息查出来,做一个综合测评及排序。
第三步是对这些院校的性价比进行综合分析,缩小目标范围。
第四步看实力,看实力就看复试分数线和招生人数这两项。一个学校的复试分数线会有起伏,比如说一年350、一年340、一年370,大家可以粗略地算出它的平均复试分数线,然后往上提15分作为初试成绩目标,或者就取它的历年最高标准去做准备。
招生人数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一个专业招生人数不到四五个,那就属于难度非常大的;如果招生人数比较多,我们考研成功的概率也会大一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