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搞票据理财的平台,求安全靠谱那种,不接受广告推荐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在我国,票据是汇票、支票及本票的统称,其中,支票可看作汇票的特例。所谓汇票,是指书面支付指令,本票则指支付承诺书。通俗解释,票据就是当银行或公司欠你钱时,给你写了一个承诺书,承诺在约定时间内,无条件还你钱。
2016年1月22日,有媒体报道,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2名员工涉嫌非法套取38亿元票据,导致出现巨额资金缺口无法兑付。仅仅过去几天,“中信银行兰州分行10亿票据问题”消息传出。一时间,“票据”一词抢占了年底各类财经媒体的头条,刷屏金融从业者的“朋友圈”。这一波银行“窝案”的爆出,掀起轩然大波,此前一直不为人所熟知的“票据江湖”食物链逐渐浮出水面。
在我国,票据是汇票、支票及本票的统称,其中,支票可看作汇票的特例。所谓汇票,是指书面支付指令,本票则指支付承诺书。通俗解释,票据就是当银行或公司欠你钱时,给你写了一个承诺书,承诺在约定时间内,无条件还你钱。
目前,我们较常接触到的主要是汇票,按照按承兑人不同,汇票一般可以分为银行承兑汇票(银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商票)。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由银行付款,是银行信用,利率相对较低;后者由企业付款,是一种企业信用,利率相对较高。
一般而言,汇票可分为纸质汇票和电子汇票,纸质的最长期限为6个月,电子汇票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由于开具电子票据需要一套完善的设备、系统,目前我国许多商业银行的营业点都不具备,因此市面上通用的多为纸质汇票。
票据理财的前世今生
尽管在农行、中信银行“票据窝案”爆出之前,很多人没有听说“票据理财”,然而它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票据理财最早兴起于2008年,当时是颇令市场关注的金融市场创新之一,而到了2011年,国内已有不少银行都推出了票据理财产品。
那时的银行票据理财产品,通常是指商业银行将已经贴现的各类票据,以约定的利率转让给基金、信托中介,信托公司经过包装,设计成“理财计划”,再通过银行零售渠道,出售给投资者。投资者购买了票据理财产品,就成了理财计划的委托人和受益人,同时获得相应的差价和理财收益,相当于认购了这些票据资产的收益权。
举个例子,A企业需要支付货款给B公司,由于流动资金紧缺,所以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经过权衡,并没有批准A企业申请的贷款,而是在收了A企业一笔不菲的保证金之后,给A企业开了一张保证几个月后付款的凭证,这张凭证就是票据(银票)。A企业用这张票据当货款付给了B公司。该票据到期时,无论谁拿着这张票据到承兑银行,企业必须无条件兑付,如果企业付不出钱,就由承兑银行付钱。
B公司拿着这张票据,通常有四种处理方式:一是拿着票据等到期去银行兑钱;二是转让给其他有真实贸易来往的企业,前提是下家愿意接受,所以一般会转让给相对弱势的合作方。转让时需要在票据背后盖上财务章和法人章,专业名词叫背书;三是B公司将其持有的汇票“存”入银行,委托银行通过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进行理财,与银行分享收益;还有一种就是B公司等不及票据到期,也找不到合适的下家背书转让,但资金又比较紧张,所以只能把这张票据质押给银行并支付利息,直接获得扣除利息后的钱,这个过程就叫做贴现。目前,我国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年化利率一般在4-6%左右。
银行方面,在通过贴现买下这些票据后,也有几种处理方式,一种通过信贷渠道打包卖给个人投资者,转让部分收益权,赚取利息差价。还有一种方式,是在银行临时资金不足时,将贴现买入的票据,转现给其他金融机构,通过转贴现以获取融通资金。
其实在国内,对于汇票的承兑银行来说,开立一张汇票和批准一笔同等金额的流动资金贷款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然而有一点不同,前者属于“表外业务”,后者则是“表内业务”。模拟一个场景。一家企业原本向银行申请50万流动资金贷款,但是银行的授信批复是给一笔100万的银行承兑汇票,其中50%用原来的担保方式,另外50%用50万现金做保证金担保。该企业本来就缺钱,银行还让它拿出50万保证金,很是郁闷。但是自己急需资金,能拿到100万汇票也比可以,于是费劲凑齐50万保证金,顺利开出银票。银行在这笔业务上,不但获得了50万存款,还降低了存贷比。这就是表外业务的优势。
有一段时间,银行在尝到“表外业务”的甜头之后,无论是大型资产项目还是小微企业贷款,都通过“开票”这种手法运作,迅速将表外业务做大,自己的业务规模随之蒸蒸日上,进而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也正因为如此,银行的该项业务最终被银监会叫停。
事实上,被银监会叫停之后,这个业务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线下。在被叫停与信托中介的合作模式之后,一些小型银行因为资金紧张且贴现率不高,开始不愿意贴现一些小额汇票,于是,“票据掮客”出现了。这些掮客通过自己充裕的闲散资金,大量收购小额的银行承兑汇票,数量累积成一定规模之后,再进行一次大额贴现交易,利润最终由量变形成质变。所以,传统的线下银票市场的基本逻辑就是:1企业融资;2银行开票;3转给掮客;4集中贴现。
互联网介入万亿票据市场
票据理财市场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据了解,中国金融机构累计贴现票据规模约数十万亿元,然而,在目前流通的票据中,约20%为面额低于500万元的小额票据。也就是说,现在中小微企业持有的票据金额普遍较小,且承兑行通常都是小银行,企业不仅贴现难,贴息也高,融资很难。此外,由于银行办理银票贴现手续较复杂,整个流程走下来时间普遍较长,而对于票据本身而言,也缺乏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
于是,互联网票据理财应运而生。所谓互联网票据理财,是指融资企业以其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作为质押担保,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产品信息,向个人投资人融资。票据到期后,以银行兑付的资金作为还款来源,归还投资者本息。推算其规模,如果中国累计贴现票据的四分之一迁徙至网上,其融资规模将是惊人的,可见互联网金融票据业务的潜力不可小觑。
互联网票据产品的期限往往都比较短,投资期限多为60至160天左右,而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票据融资,企业从申请贴现到拿到资金,基本上一天可以搞定,因此不少企业愿意多给出一定的贴现利率,以期尽快实现融资目的。
总的来说,互联网票据理财产品的特点就是期限短,起门槛、收益高、风险低,加上由于银行无条件承兑本息,颇受资金量大且对资产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青睐。以789金融票据理财产品为例,最低门槛仅需1元,年化收益率稳定在8%以上上。
下面再来介绍一下互联网票据理财平台的种类。
第一是银行系,主要有平安的陆金所、民生行的民生易贷等。银行系优势则是专业程度高,信用好,其给出的年化收益基本在4%-6%之间,基本上就是银行的贴现利率。
第二是互联网系,主要有阿里的招财宝“票据贷”、京东的票据理财等。这些平台自身并不开展票据业务,也没有资源优势,但是由于其背靠大型互联网公司,有着良好的流量优势,通过与票据中介合作,作为一个销售通道,其给出的年化收益一般在6-7%之间。
第三是一些专业平台,比如789金融等,这种平台一般都曾在线下长期从事票据业务,积累了丰富的资源,然后转战互联网。平台给出的年化收益在7-9%之间。
第四是一些推出相关产品的网贷信息中介平台。
总体而言,目前互联网票据理财具备了三个优势,一是解决了中小微企业小额票据贴现难、贴现贵的问题。从市场需求来看,理财贴现的需求量非常大,互联网票据理财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二是投资者门口比较低,1元钱就可投,给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的收益;三是企业票据融资者与借款人直接对接,解决了两者之间的信息对称问题。 可以说,互联网票据业务是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如何选择靠谱平台?
虽然票据本身的风险投资者不可忽视,但是应对票据理财的风险,最关键的还是寻找一个靠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那么,投资者应如何辨别靠谱的平台?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握住产品、收益、风控三个要素。
投资者在投资互联网票据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了解到产品的本质,比如承兑银行是谁、融资用途是什么,并查阅相关企业的资质。如上面所述,我国的承兑汇票分两种,一种是银行承兑汇票,以银行的信用担保付款;另一种是商业承兑汇票,是以出票企业信用担保付款。
鉴于目前中国的银行之于社会的极强公信力,两者的信用和风险水平不在一个级别上。投资者在选择票据理财平台时,可以尽量选择由银行承兑汇票作为标的资产的产品。可以这么说,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要小于商业承兑汇票,大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要小于小银行承兑的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是型企业签发,票据到期后由企业向持票人无偿支付的汇票,企业的资质一般要弱于银行,因此商票的风险也要略大一些。在商票领域中,企业实力越弱,票据风险越大,所以大部分有价值的商票都是由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集团企业开出的汇票,这主要是由于这些企业有较高的社会认知度和信用度,能够得到市场认可,所开具的商票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流通,也可以进行贴现,目前其年化利率在7-12%之间。普通企业做担保的银票目前在市场上的流通价值不大,无法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收益方面,银票贴现的年化收益率一般在4%-6%左右,如果平台票据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已经超过了直贴利率的一倍以上,那投资者就要警惕了。虽然票据理财平台主要是为小额票据持有者融资,融资费率相对较高,但如果在规模接近的情况下,基本上与银行贴现率差异不大。平台之所以能给出这么高的利率,一是因为平台利用了信息差,在不同银行、企业、中介间来回倒手,另外就是平台为了吸引用户,自己拿钱倒补。
风控这块,从平台业务流程、业务模式等方面,可以看出平台的基本风控是否专业。比如,是否全流程管理?票据背景是否真实?票据质押是否规范?这些能反映平台是否正规运作。其次,是否与银行存在业务合作,合作的机构是否权威,有没有第三方支付,也是考虑的范畴。最后,高管团队是否足够具备相关从业经验,专业人才数量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016年1月22日,有媒体报道,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2名员工涉嫌非法套取38亿元票据,导致出现巨额资金缺口无法兑付。仅仅过去几天,“中信银行兰州分行10亿票据问题”消息传出。一时间,“票据”一词抢占了年底各类财经媒体的头条,刷屏金融从业者的“朋友圈”。这一波银行“窝案”的爆出,掀起轩然大波,此前一直不为人所熟知的“票据江湖”食物链逐渐浮出水面。
在我国,票据是汇票、支票及本票的统称,其中,支票可看作汇票的特例。所谓汇票,是指书面支付指令,本票则指支付承诺书。通俗解释,票据就是当银行或公司欠你钱时,给你写了一个承诺书,承诺在约定时间内,无条件还你钱。
目前,我们较常接触到的主要是汇票,按照按承兑人不同,汇票一般可以分为银行承兑汇票(银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商票)。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由银行付款,是银行信用,利率相对较低;后者由企业付款,是一种企业信用,利率相对较高。
一般而言,汇票可分为纸质汇票和电子汇票,纸质的最长期限为6个月,电子汇票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由于开具电子票据需要一套完善的设备、系统,目前我国许多商业银行的营业点都不具备,因此市面上通用的多为纸质汇票。
票据理财的前世今生
尽管在农行、中信银行“票据窝案”爆出之前,很多人没有听说“票据理财”,然而它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票据理财最早兴起于2008年,当时是颇令市场关注的金融市场创新之一,而到了2011年,国内已有不少银行都推出了票据理财产品。
那时的银行票据理财产品,通常是指商业银行将已经贴现的各类票据,以约定的利率转让给基金、信托中介,信托公司经过包装,设计成“理财计划”,再通过银行零售渠道,出售给投资者。投资者购买了票据理财产品,就成了理财计划的委托人和受益人,同时获得相应的差价和理财收益,相当于认购了这些票据资产的收益权。
举个例子,A企业需要支付货款给B公司,由于流动资金紧缺,所以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经过权衡,并没有批准A企业申请的贷款,而是在收了A企业一笔不菲的保证金之后,给A企业开了一张保证几个月后付款的凭证,这张凭证就是票据(银票)。A企业用这张票据当货款付给了B公司。该票据到期时,无论谁拿着这张票据到承兑银行,企业必须无条件兑付,如果企业付不出钱,就由承兑银行付钱。
B公司拿着这张票据,通常有四种处理方式:一是拿着票据等到期去银行兑钱;二是转让给其他有真实贸易来往的企业,前提是下家愿意接受,所以一般会转让给相对弱势的合作方。转让时需要在票据背后盖上财务章和法人章,专业名词叫背书;三是B公司将其持有的汇票“存”入银行,委托银行通过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进行理财,与银行分享收益;还有一种就是B公司等不及票据到期,也找不到合适的下家背书转让,但资金又比较紧张,所以只能把这张票据质押给银行并支付利息,直接获得扣除利息后的钱,这个过程就叫做贴现。目前,我国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年化利率一般在4-6%左右。
银行方面,在通过贴现买下这些票据后,也有几种处理方式,一种通过信贷渠道打包卖给个人投资者,转让部分收益权,赚取利息差价。还有一种方式,是在银行临时资金不足时,将贴现买入的票据,转现给其他金融机构,通过转贴现以获取融通资金。
其实在国内,对于汇票的承兑银行来说,开立一张汇票和批准一笔同等金额的流动资金贷款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然而有一点不同,前者属于“表外业务”,后者则是“表内业务”。模拟一个场景。一家企业原本向银行申请50万流动资金贷款,但是银行的授信批复是给一笔100万的银行承兑汇票,其中50%用原来的担保方式,另外50%用50万现金做保证金担保。该企业本来就缺钱,银行还让它拿出50万保证金,很是郁闷。但是自己急需资金,能拿到100万汇票也比可以,于是费劲凑齐50万保证金,顺利开出银票。银行在这笔业务上,不但获得了50万存款,还降低了存贷比。这就是表外业务的优势。
有一段时间,银行在尝到“表外业务”的甜头之后,无论是大型资产项目还是小微企业贷款,都通过“开票”这种手法运作,迅速将表外业务做大,自己的业务规模随之蒸蒸日上,进而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也正因为如此,银行的该项业务最终被银监会叫停。
事实上,被银监会叫停之后,这个业务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线下。在被叫停与信托中介的合作模式之后,一些小型银行因为资金紧张且贴现率不高,开始不愿意贴现一些小额汇票,于是,“票据掮客”出现了。这些掮客通过自己充裕的闲散资金,大量收购小额的银行承兑汇票,数量累积成一定规模之后,再进行一次大额贴现交易,利润最终由量变形成质变。所以,传统的线下银票市场的基本逻辑就是:1企业融资;2银行开票;3转给掮客;4集中贴现。
互联网介入万亿票据市场
票据理财市场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据了解,中国金融机构累计贴现票据规模约数十万亿元,然而,在目前流通的票据中,约20%为面额低于500万元的小额票据。也就是说,现在中小微企业持有的票据金额普遍较小,且承兑行通常都是小银行,企业不仅贴现难,贴息也高,融资很难。此外,由于银行办理银票贴现手续较复杂,整个流程走下来时间普遍较长,而对于票据本身而言,也缺乏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
于是,互联网票据理财应运而生。所谓互联网票据理财,是指融资企业以其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作为质押担保,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产品信息,向个人投资人融资。票据到期后,以银行兑付的资金作为还款来源,归还投资者本息。推算其规模,如果中国累计贴现票据的四分之一迁徙至网上,其融资规模将是惊人的,可见互联网金融票据业务的潜力不可小觑。
互联网票据产品的期限往往都比较短,投资期限多为60至160天左右,而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票据融资,企业从申请贴现到拿到资金,基本上一天可以搞定,因此不少企业愿意多给出一定的贴现利率,以期尽快实现融资目的。
总的来说,互联网票据理财产品的特点就是期限短,起门槛、收益高、风险低,加上由于银行无条件承兑本息,颇受资金量大且对资产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青睐。以789金融票据理财产品为例,最低门槛仅需1元,年化收益率稳定在8%以上上。
下面再来介绍一下互联网票据理财平台的种类。
第一是银行系,主要有平安的陆金所、民生行的民生易贷等。银行系优势则是专业程度高,信用好,其给出的年化收益基本在4%-6%之间,基本上就是银行的贴现利率。
第二是互联网系,主要有阿里的招财宝“票据贷”、京东的票据理财等。这些平台自身并不开展票据业务,也没有资源优势,但是由于其背靠大型互联网公司,有着良好的流量优势,通过与票据中介合作,作为一个销售通道,其给出的年化收益一般在6-7%之间。
第三是一些专业平台,比如789金融等,这种平台一般都曾在线下长期从事票据业务,积累了丰富的资源,然后转战互联网。平台给出的年化收益在7-9%之间。
第四是一些推出相关产品的网贷信息中介平台。
总体而言,目前互联网票据理财具备了三个优势,一是解决了中小微企业小额票据贴现难、贴现贵的问题。从市场需求来看,理财贴现的需求量非常大,互联网票据理财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二是投资者门口比较低,1元钱就可投,给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的收益;三是企业票据融资者与借款人直接对接,解决了两者之间的信息对称问题。 可以说,互联网票据业务是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如何选择靠谱平台?
虽然票据本身的风险投资者不可忽视,但是应对票据理财的风险,最关键的还是寻找一个靠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那么,投资者应如何辨别靠谱的平台?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握住产品、收益、风控三个要素。
投资者在投资互联网票据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了解到产品的本质,比如承兑银行是谁、融资用途是什么,并查阅相关企业的资质。如上面所述,我国的承兑汇票分两种,一种是银行承兑汇票,以银行的信用担保付款;另一种是商业承兑汇票,是以出票企业信用担保付款。
鉴于目前中国的银行之于社会的极强公信力,两者的信用和风险水平不在一个级别上。投资者在选择票据理财平台时,可以尽量选择由银行承兑汇票作为标的资产的产品。可以这么说,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要小于商业承兑汇票,大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要小于小银行承兑的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是型企业签发,票据到期后由企业向持票人无偿支付的汇票,企业的资质一般要弱于银行,因此商票的风险也要略大一些。在商票领域中,企业实力越弱,票据风险越大,所以大部分有价值的商票都是由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集团企业开出的汇票,这主要是由于这些企业有较高的社会认知度和信用度,能够得到市场认可,所开具的商票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流通,也可以进行贴现,目前其年化利率在7-12%之间。普通企业做担保的银票目前在市场上的流通价值不大,无法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收益方面,银票贴现的年化收益率一般在4%-6%左右,如果平台票据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已经超过了直贴利率的一倍以上,那投资者就要警惕了。虽然票据理财平台主要是为小额票据持有者融资,融资费率相对较高,但如果在规模接近的情况下,基本上与银行贴现率差异不大。平台之所以能给出这么高的利率,一是因为平台利用了信息差,在不同银行、企业、中介间来回倒手,另外就是平台为了吸引用户,自己拿钱倒补。
风控这块,从平台业务流程、业务模式等方面,可以看出平台的基本风控是否专业。比如,是否全流程管理?票据背景是否真实?票据质押是否规范?这些能反映平台是否正规运作。其次,是否与银行存在业务合作,合作的机构是否权威,有没有第三方支付,也是考虑的范畴。最后,高管团队是否足够具备相关从业经验,专业人才数量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