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外交的争议
牛津大学指中国利用大熊猫租借来确保贸易协议 2013年9月,牛津大学一团队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大熊猫租借项目进行分析发现,在2008年之后,中国向外国租借熊猫“与资源和技术贸易几乎同步”,“租借熊猫使得中国在没有付出真正代价的情况下,获得了软实力。”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外交方式”正在进入新的阶段。他们认为,新的阶段主要基于“关系”租借。中国2011年向苏格兰爱丁堡动物园租借了两只大熊猫。该研究报告称,在熊猫租借项目之后不久,中苏签署了鲑鱼、可替代能源技术、汽车的贸易协议,总价值26亿英镑。研究者称,大熊猫现阶段的意义更加微妙,熊猫可以被用来达成协议,标志双方谋求长期、良好的关系。中国将这一珍稀动物委托给这个国家,这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两国关系的新开端。
对于上述说法,美国华盛顿保守智库—传统基金会中国问题专家成斌表示:“中国利用这一稀缺资源获得利益并不奇怪。租借行为能够带动大熊猫保护,中国还可以获得负责任的保护者的美誉,这并不是件坏事。”
熊猫外交,是中国一种独有的外交方式,最早始于唐朝,新中国向国外输送大熊猫,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里,熊猫外交经历了赠送、租借以及合作研究三种方式。从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间。
中国一共赠送给9个国家23只大熊猫,其他以长租和科研方式出国的熊猫在国外的期限在十年或时间不等。2014年2月23日,大熊猫“星徽”和“好好”抵达布鲁塞尔,比利时首相迪吕波到机场迎接。
现象简介
大熊猫外交 配图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从唐朝开始,四川的大熊猫就从深山走出,漂洋过海到达世界各大洲的许多角落,充当友好使者,为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统计,从公元685年到1982年,中国一共向国外赠送了约40只大熊猫。中国主要通过国礼赠送、商业租借和科研合作的方式进行熊猫外交,赠送或长租的对象主要为强国或友好国家。
2 历史发展
最初起源
截至21世纪初,中国的“熊猫外交”已有上千年历史。据日本史料记载,早在公元685年,武则天就曾送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熊猫和70张毛皮。
大熊猫作为最高规格国礼始于1941年,宋美龄向美国赠送一对大熊猫以示对其救济中国难民的谢意,这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首次“熊猫外交”。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向英国政府赠送一只大熊猫。
国礼赠送
大熊猫外交 配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推行“熊猫外交”,以政府和人民的名义将大熊猫作为国礼赠与那些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和中国希望与之建立关系的国家或地区,先后有苏联、朝鲜、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9个国家接受过来自中国的23只熊猫。
最早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赠与的大熊猫的国家是苏联。1957年,平平被作为国礼赠送给苏联;1959年,安安作为其配偶也被赠送给苏联。
朝鲜在1965年至1980年间也先后获赠5只大熊猫,熊猫“一号”、“二号”、“凌凌”、“三星”和“丹丹”相继前往朝鲜。
1956年至195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鸟类饲养场以及美国芝加哥动物园分别致信北京动物园,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一对大熊猫”。1957年5月17日,北京动物园将交换办法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文化联络局,获得了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局同意。
但要求需“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动物园访问并领取交换的动物”。由于美国国务院等方面“不同意直接与中国进行动物交换”,此事作罢。
最著名的“熊猫外交”发生在1972年。时值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周恩来宣布将大熊猫“玲玲”和“兴兴”作为友谊大使赠送给美国。当“玲玲”和“兴兴”乘专机抵达华盛顿国家动物园时,受到8000名美国观众的冒雨迎接。开馆与观众见面第一个月,参观者就多达100余万。
1982年,为了响应保护濒危动物的全球性号召,中国政府宣布从1982年开始停止赠送大熊猫出国。此后,富有政治意味的赠送仅限于国内,例如香港、台湾。
商业借展
大熊猫外交 配图1982年以后,出于对濒危动物的保护需要,中国不再向国外赠送大熊猫,但大熊猫的出国之路并没有因此中断。
1984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大熊猫租借方案,从前想得到大熊猫的国家可以采用短期借展的方式,花钱请大熊猫到当地的动物园进行巡展,大熊猫从“和平特使”变身为“商务参赞”。
1984年洛杉矶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中国临时借给洛杉矶动物园两场大熊猫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展示活动,显示中国对洛杉矶奥运会的支持。
奥运会的活动结束后两头熊猫又被租借给旧金山动物园进行了三个月的展出,美国动物园在短短两三个月内获得了千万美元的门票收益。此后,大熊猫又相继赴加拿大、爱尔兰、瑞典、比利时等多国巡展。
从1984年到1988年的四年内,仅北美地区就有洛杉矶、旧金山、纽约、圣地亚哥、多伦多、西雅图、波特兰、亚特兰大、凯格瑞、孟菲斯、哥伦布市、底特律、温尼伯、佛罗里达州等地方从中国租借到了熊猫,此外日本、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德国、爱尔兰、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众多城市也从中国获得了熊猫。
科技合作
从1994年开始,主要开展大熊猫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当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两只熊猫首次以“科研交流大使”的身份,旅居日本白浜山野生动物园。此后,日本和歌山、韩国首尔以及美国亚特兰大、华盛顿、孟菲斯等不少动物园也都开始与中国进行长期的大熊猫科研繁育合作研究。这些大熊猫的“留洋”期一般为十年,在海外产下的幼仔也属于中国,长到三岁后要回到祖国。
“美兰 ”就是这个项目的结晶,它在美国出生,吃惯美国纤维饼干的它现在已经深深爱上了成都菜:窝窝头。
和平特使
大熊猫外交 配图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熊猫外交”,以政府和人民的名义将大熊猫作为国礼赠与那些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和中国希望与之建立关系的国家或地区,先后有苏联、朝鲜、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9个国家接受过来自中国的23只熊猫。其中,以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获赠熊猫,使“熊猫外交”达到高峰。
这些熊猫大使在获赠国获得的是“国家元首的待遇”,旅美大熊猫玲玲的一只幼仔夭折后,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总部甚至第一次下半旗致哀。1982年,为响应保护濒危动物的全球号召,中国停止了向外国无偿赠送大熊猫的做法,大熊猫作为“国礼”的时代结束了。富有政治意味的赠送仅限于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