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信阳淮滨粮食局

焦点访谈信阳淮滨粮食局... 焦点访谈信阳淮滨粮食局 展开
 我来答
若以下回答无法解决问题,邀请你更新回答
eeejun
2016-05-30 · TA获得超过47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7万
展开全部
河南固始方言中“搁”字句

更新时间:2009-12-16 10:13:46 作者:张金成 来源:校园论文网 点击数:9 打印本页 加入收藏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动词“搁”和介词“搁”的句法、语义特征,并从共时层面考察了固始方言中动词“搁”虚化为介词的过程、原因,同时分析了动词“搁”虚化为介词“搁”的条件。

  论文【关键词】动词“搁” ;介词“搁”;语法化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北部、东部、东南部分别和安徽省阜南、霍邱、金寨县交界,西南、西部、西北部依次与本省商城、潢川、淮滨县毗邻。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总面积2916平方公里,人口接近170万,是河南第一人口大县。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划分,固始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的信蚌片但是,固始县几乎是处在中原官话区的最南部边缘,它向南靠近湖北,东接安徽。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一些历史诸因素,固始方言呈现一种过度性特点,它具有江淮官话甚至西南官话的一些特点。由于固始县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方言处在一种过渡性方言之中,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独有特色,使得河南固始方言在语言学、方言学上都有不少研究价值。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对于“搁”的解释是:(1)使处于一定的位置;(2)加进去;(3)搁置。可见,其是把“搁”仅仅看做了动词。但在固始方言中“搁”既有动词的用法,又有介词的用法。

  我们首先讲一下动词“搁”在固始方言中虚化为介词“搁”的过程、原因。

  固始方言中的动词“搁”,和普通话的动词“搁”在句法和语义特征上是完全一致:可以带宾语,可以带“着、了、过”之类的时态助词,可以重叠等等。例如:

  (1) 这事先搁一搁,以后再说吧.

  (2) 你把米搁地上咋行呢

  (3) 他帮把镰刀搁桌子上了。

  陈昌来(2003)指出,动词“搁”系三价动词。它表示有目的、有意识的把某事物放置到某处所,“处所位置”是这个动词所蕴涵的参与者成分。它有三个必须的语义成分:施事、位事(放置谓语)、受事( 放置物)。因此,动词“搁”属于放置类动词,这类动词语义特征主要为:[动作][自主][置放]。

  “搁”是三价的放置类动词,在意义自足的最小主谓句中构成“Np施+V+Np位+Np受”格式。在V和Np位之间可以加上“待在”“到”等方位介词来凸显位事。

  (一) “‘搁’+待在(到)+Np位”的结构

  (4) 一挑水,搁待在他肩膀上,根本算不了啥。

  (5) 书搁到桌子上就行了。

  (6) 桌子搁到院子里。

  在这种格式中,“搁”是动词。朱德熙先生认为,由于“在”、“到”的弱化和消失,在北京话里许多动词可以直接带狭义的处所宾语,且在口语中“介词”的脱落使语言越来越经济。北京话如此,固始方言亦是如此,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结结构。

  (二) “‘搁’+Np位”的结构

  (7) 搁口袋里装着,别在手里拿着。

  (8) 搁锅里煮煮就行了。

  (9) 搁嘴里尝尝好吃不好吃。

  在这类结构中,虽然介词“待在”、“到”已经脱落,但Np仍旧表示具体实在的处所义,所以“搁”还是动词。“搁”和后面的Np构成了一个动宾结构。随着动词与宾语的紧密结合,一部分动词的句法功能正在悄悄的发生变化,进而形成了下面的一类结构。

  (三) “‘搁’+Np”的结构

  (10) 那孩子,又聪明又懂事,搁谁谁不喜欢呢。

  (11) 这话搁谁听了都生气。

  (12) 搁以前他老早就发火了。

  (13) 搁俺们这,大收割机兴不开。

  (14) 搁一般人早气哭了。

  (15) 要搁解放前,能租到地主的一亩地就对他感恩戴德了,可现在,国家不要提成了,还给辛田种植庄稼补贴,很多人也不愿留在家里种地。

  (16) 搁过去,能活六十岁都少见,搁现在活到八十岁都不稀奇。

  综合(10)——(14)这几个句子看,在这类结构中,“搁”的动作性已经明显发生变化。与第(二)类结构相比,“搁”表放置义的实在义素已有部分消失,Np的指称对象扩大,多变成一般名词或代词。

  高顺全(2002)认为,动词虚化在认知上是有依据的。动词虚化的结果,从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其一,词语功能扩大化;其二,句法位置固定化。

  固始方言中的动词“搁”在使用时,一部分句子里的“搁”动作性逐渐减弱直至完全消失,使语义进一步泛化、抽象化,进而逐渐失去了放置类的语义特征,最终成为句中的语法标记,完成了由动词到介词的虚化。

  从笔者调查的语料来分析,“‘搁’+待在+Np”的结构产生虚化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在这一类结构中,介词“待在”一旦脱落了,动词“搁”与后面的名词性短语结合日趋紧密,使动词“搁”不断虚化,最后粘合成一个介词短语。 故,在这个虚化过程中,“‘搁’+Np”结构(“搁”做动词)是一个很重要的过渡环节。虚化以后的句子有一部分仍然可以添加“待在”,好像语义一致,为此,笔者专门请教了一些在固始任教的老同学。由此可见,这种虚化仍在进行中。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固始方言中介词“搁”的句法、语义特征。

  张谊生(2000)认为,介词最基本的句法动能就是辐照在其它词语之前构成介词短语充当状语或定语。在上面的例句中介词“搁”分别位于“谁”、“以前”、“俺们这”、“一般人”之前,并与之构成介词短语,在句中主要充当状语。与一般情况下介词短语放在主位之间作状语不同的是:固始方言中,由“搁”组成的介词短语既可以放在主谓之间作状语如(11),也可放在句首作全句的修饰语,如(12)——(14)。

  在语用上,陈昌来(2002)认为,介词的语用功能主要表现为话题标记功能,凸显焦点功能、作形式标记功能、管界列举功能等。固始方言中“搁”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表示与句子相关的背景语义,用于介引话题,故具有话题介引的功能。在这一点,固始方言中的“搁”组成的介词短语与普通话中“对于”、“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十分相似。固始方言中的介词“搁”在篇章中可以作为句子和小句、段落之间衔接连贯的形式标志,如(10)。它的前置定位功能也使这类介词短语在篇中起到了管界作用,如(15)。它连用还能起到分类列举的作用,从而可以构成修辞上的排比格,如(16)。

  现代汉语中的介词大都是从古代汉语的动词演变而来。现在汉语中仍有部分动词继续在虚化。但虚化过程和结果并非千篇一律。固始方言中“搁”的虚化过程是由条件的。我们认为,在固始方言中,动词“搁”的虚化与“‘搁’+Np+Vp”句式、Np位所指成分的抽象化、动词语义特征的减弱以及句子的语义背景等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个方面我们就来谈谈固始方言中动词“搁”虚化为介词“搁”的条件

  (一) “‘搁’+Np+Vp”句式是固始方言中动词“搁”虚化为介词“搁”的句法条件之一

  通过上面的例句可知,固始方言中动词“搁”的虚化需要在后面有Vp的句子中才能实现。“搁”由动作性较强的“置放”义引申为“放在”、“放于”等义,并继续引申为“在”、“于”等义,首先是表现在句法位置上,“搁”进入连动式的第一个动词位置,也就是“‘搁’+Np+Vp”句式,使之具备虚化的基本条件。

  (二) Np位所指成分逐渐泛化,Np位由方位处所名词逐渐泛化成非处所名词,主要包括代词和一般名词。

  (三) 固始方言中,“搁”的动作性如何和对“‘搁’这(那、哪等)”结构的分析。

  由于“‘搁’这(那、哪等)”表面结构的一致,其中“搁”的词性是动词还是介词,很难确定。对于这类结构,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搁”的动作性如何。如果动作型的减弱就会增加动词虚化的可能性;如果动作性很强时,“搁”就是动词,这时的句子都可以用处置句进行替换。随着“搁”词义的虚化又引起词语搭配的多样化,于是部分“搁”失去动词的意义和功能,逐渐成为介引功能和标记功能的虚词。这类结构也随之变化,并与“‘待在’这(那、哪等)相近,使介词“搁”和动词“搁”有了分工,形成新的语言结构的平衡。如

  ——(17)你自行车搁待在哪

  ——(18)搁楼梯下锁着。

  问句中“搁”的动词性很强,是典型的放置类动词,答句中“搁”动作性已经明显减弱,已经虚化成介词。

  (四) 固始方言中动词“搁”虚化为介词“搁”的另一种可能:与表示假设的语义背景有关。

  在缯td>

19) 要搁平时,她早哭了。

  (20) 搁在二十年前,有个黑白电视看就舒坦了。

  (21) 搁往年,兴许也许他会回来过年。

  (22) 这件事搁谁也受不了。

  (23) 搁谁听了这话都会发火。

  通过前文的阐述,我们可以发现,固始方言中动词“搁”与介词“搁”并存,并呈现一种互补状态的动态分布。从动词“搁”向介词“搁”逐渐虚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个中间状态,即“‘搁’+Np”的结构类型。且无论“搁”是作为动词使用,还是作为介词使用,更多的都是出现在口语中。

  【参考文献】

  [1]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陈昌来《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3]胡彩敏《说“搁”》《绍兴文理学院学报》[J].2005年第5期

  [4]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作者简介:

  张金成(1976--),男,贵州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方言;现代汉语语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