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林村的办厂

 我来答
强颜欢笑丶姵x
2016-06-04 · 超过7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6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30万
展开全部

原洪湖县轻纺局到洪林征地兴建棉纺厂。100个招工指标和可观的土地出让金令村民们高兴不已。此时的叶昌保却另有一番想法:分光花尽,洪林的子孙怎么办?进城做工人,留下来的乡亲又怎么办?党支部会上,他大胆提出了“土地不要高价,不要招工指标,以市棉纺厂投产为契机,借鸡下蛋,自办一个小型棉织厂”的设想。后来这个拥有百台织机、年产值达200万元的洪林棉织厂,就成了洪林村的“母鸡企业”。通过“鸡生蛋”、“蛋孵鸡”,10年间,洪林村先后办起了棉纺厂、服装厂等10多家企业,集体经济迅猛发展。村民们说:“我们虽然弃下了‘铁饭碗’,可换来的却是‘金饭碗’啊!” 199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国企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洪林村的大部分企业经营逐渐艰难起来。有人提出“该收手时且收手”的主张。叶昌保和村支部一班人冷静分析了形势后,毅然奏响了新一轮经济大发展的交响曲。伴着湖北大华制药公司、洪钢达彩色钢板制品公司、洪林饲料厂等技术密集型企业雨后春笋般地崛起,洪林以“土”字号为主体的企业脱胎换骨,“三高”企业成了全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投资600万元,长1500米、宽30米的洪林大道及占地4000平方米的洪林市场的建立,使洪林村的建筑建材业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 凭着对形势的准确把握,叶昌保率领洪林人开拓创新,大胆进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02年9月,叶昌保代表洪林村做出决定,采取先租后买的方式出资1900万元一举兼并了拥有1200多名职工、纺织规模4万锭的洪湖市棉纺总厂纺部工场。这家包袱沉重、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经过叶昌保一班人的“伺弄”,在人员不变的情况下,仅用18个月时间就创造利税2320万元,为职工支付工资和保险费1467万元,一举完成了“蛇吞象”的壮举。
上世纪70年代,叶昌保发动贫困乡亲,手挽手并肩走,靠科学种田解决了全村人的温饱问题;上世纪80年代,他坚持集体经济不解体,稳农兴工,带领乡亲放开手大步走,全村经济由农业型转为工业转。洪林村呈现出“农业发展工业化、村镇建设城市化、农民身份工人化”的新画卷;进入上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带领乡亲甩开膀子跑步走,通过积极参予国企改制,以“一年租、二年买、三年大重组、四年大扩建、五年大发展”的稳健步骤,于2001年租赁经营拥有4万纱锭、1200多名职工的原洪湖市最大国有企业市棉纺织总厂后,2002年将其整体收购,2003年将其与洪林棉纺厂重组合并,2004年投资1600多万元扩增纱锭,2005年大抓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到目前纺织纱锭扩增至9万锭,月产棉纱提高到1500吨,月销售收入增长到3000万元。
2006年三季度完成3万锭技术改造,纺织纱锭将扩增至12万锭,月产棉纱将提高到2500吨,年销售收入将达到5亿元。纺织支柱和龙头的全面形成,使洪林集体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