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6-09-10
展开全部
什么是有效课堂?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我从教以来一直在努力思
考,实践和探索的两个问题。”对于什么是有效课堂,不少的教育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和看法。本人赞同这样的观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历史教学之后,学生在知识、心智显性和隐性等方面多多少少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收获、进步或发展(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惟一指标。
我们现在所讲的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的课堂。不管我们的教学观怎么变,教学理念或教学手段怎么更新,我们所关注的有效课堂和有效教学应该始终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更应关注教学中人的生存状况,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况。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生成、共同成长的过程。而有效课堂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利用好课堂40分钟,要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乐于学,自主学,学会学。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
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成功教学不可缺少的的一个重要环节。
1。在实践中,我常常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
和产生兴趣的导语或者采用新颖的导入方式导入新课,如讲太平天国运动时,请学生回忆初中时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后的印象,结果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在讲戊戌变法运动时,我则一开始就在黑板上写了戊戌戍三个字要同学们认,然后导入,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也落实了基础知识。
2.历史本身是生动的、丰富的、有趣的,但写在历史课本上后,许多
东西已经变得十分枯燥。我在讲授中国近代史时引入一些声像资料片段,如林则
徐、南京大屠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这样课堂气氛活跃,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创设新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与学生)的帮助,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一理论的核心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时,教师必须充分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在思、想、做、练的过程中提炼信息,掌握方法,学会运用和创造,不断发展自己。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作为示范;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归纳讨论结果,轮流表述,表述时注意史论结合;教师则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出评价,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实践教学双边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
三、指导学生编写学习提纲、归纳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从现代教学论来认识,“教
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会学生学习,才是传授了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
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规定学生在新课前要预习,并编写学习提纲;课后,则对全课知识进行归纳小节,明确该节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
由于历史学科内容庞杂,需记忆的东西多, 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
障碍,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把握不住要点,该记忆的内容没有掌握。
在起始阶段,我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做出示范,如《五四运动》一
节,我先指导学生阅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读完后,让学生归纳这几段主要表述的中心意思是背景。然后再仔细分析每段的中心意思也就是运动的背景包含有几
层。在逐步把握了本节的基础知识后,引导学生分析该节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并对知识体系进行归纳和概括。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逐渐掌握了方法。指导学生整理、归纳历史知识,可以达到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科能力的目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真正理解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它们所处的地位,才能把知识点有效排列起来。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旦整理出准确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从而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知识的立体之树。其次,学生在编写提纲时,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概括,通过思考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这无疑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既阅读能力、归纳综合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综上所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从兴趣培养入手,使学生“乐学”、“想学”;要以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方法,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激发学生“乐学”、“想学”的内在动力;要以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主要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学会学习。只要使学生“乐学”、“想学”、“会学”,就能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完成历史教学的目标。
考,实践和探索的两个问题。”对于什么是有效课堂,不少的教育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和看法。本人赞同这样的观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历史教学之后,学生在知识、心智显性和隐性等方面多多少少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收获、进步或发展(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惟一指标。
我们现在所讲的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的课堂。不管我们的教学观怎么变,教学理念或教学手段怎么更新,我们所关注的有效课堂和有效教学应该始终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更应关注教学中人的生存状况,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况。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生成、共同成长的过程。而有效课堂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利用好课堂40分钟,要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乐于学,自主学,学会学。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
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成功教学不可缺少的的一个重要环节。
1。在实践中,我常常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
和产生兴趣的导语或者采用新颖的导入方式导入新课,如讲太平天国运动时,请学生回忆初中时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后的印象,结果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在讲戊戌变法运动时,我则一开始就在黑板上写了戊戌戍三个字要同学们认,然后导入,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也落实了基础知识。
2.历史本身是生动的、丰富的、有趣的,但写在历史课本上后,许多
东西已经变得十分枯燥。我在讲授中国近代史时引入一些声像资料片段,如林则
徐、南京大屠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这样课堂气氛活跃,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创设新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与学生)的帮助,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一理论的核心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时,教师必须充分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在思、想、做、练的过程中提炼信息,掌握方法,学会运用和创造,不断发展自己。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作为示范;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归纳讨论结果,轮流表述,表述时注意史论结合;教师则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出评价,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实践教学双边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
三、指导学生编写学习提纲、归纳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从现代教学论来认识,“教
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会学生学习,才是传授了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
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规定学生在新课前要预习,并编写学习提纲;课后,则对全课知识进行归纳小节,明确该节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
由于历史学科内容庞杂,需记忆的东西多, 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
障碍,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把握不住要点,该记忆的内容没有掌握。
在起始阶段,我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做出示范,如《五四运动》一
节,我先指导学生阅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读完后,让学生归纳这几段主要表述的中心意思是背景。然后再仔细分析每段的中心意思也就是运动的背景包含有几
层。在逐步把握了本节的基础知识后,引导学生分析该节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并对知识体系进行归纳和概括。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逐渐掌握了方法。指导学生整理、归纳历史知识,可以达到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科能力的目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真正理解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它们所处的地位,才能把知识点有效排列起来。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旦整理出准确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从而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知识的立体之树。其次,学生在编写提纲时,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概括,通过思考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这无疑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既阅读能力、归纳综合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综上所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从兴趣培养入手,使学生“乐学”、“想学”;要以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方法,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激发学生“乐学”、“想学”的内在动力;要以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主要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学会学习。只要使学生“乐学”、“想学”、“会学”,就能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完成历史教学的目标。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