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的小故事

关于科技的小故事... 关于科技的小故事 展开
 我来答
程SVP
高粉答主

2019-11-13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答主
回答量:505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3万
展开全部
sunson98
2009-05-15 · TA获得超过59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7.7万
展开全部
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代一位成绩卓著的科学家。他不仅在天文、数学等方面有过闻名世界的贡献,而且在机械制造等方面也有许多发明创造。他的发明为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受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敬。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面对着浩瀚的太空,常常引起人们无边无际的遐想,从那遥远的古代,就开始了对大自然的种种探索,科学终于逐渐地打开了天体奥秘的大门。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由于畜牧业和农业生产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发现了日月运行的基本规律,制成了历法。在祖冲之的时候,已经有了相当进步的历法。那时的历法,为了使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日子能和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日子配合起来,在闰法上还是采用十九年七闰的老办法,规定十九个年里有七个闰年,每个闰年要比平时多一个月。事实上这种历法还不够周密、精确,应当改革。一天,年轻的祖冲之,正在自己书房中翻阅历书:《春秋四分历》、《太初历》、《后汉四分历》、《元始历》、《元嘉历》等——把他最近一段时间所查阅的这些有关我国古人制定的历法书,加以认真地比较,仔细地探讨。他发现在我国五胡十国时期的北凉(公元316——420年)的赵榧于公元四一二年作的《元始历》中,第一次不用十九年七闰的旧章法,而改用六百年二百二十一闰。他不禁连连称赞:“好!大胆的尝试!”于是他又拿出了算筹,细心地计算了起来,计算结果表明:十九年七闰,闰数过多,在二百年内,就要比实际多出一天来,“看来十九年七闰的旧章法,是非改不可!”他自言自语地叨咕着。

他沉思了片刻。忽地站了起来,走到窗边,卷起竹帘,推开窗子,斜射的夕照把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拖在地上。在房里,他一边来回地走动,一边思索这样的一个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历法的精度,光靠桌上的那几本历书行吗?不行!得靠自己去观测,用实际观测得来的数据,才能进行正确的计算……从哪里入手呢?对!就从测定冬至的日期着手!

从此,在他的观测站上,立起了一个八尺高的圭表,观测日影的长度。在这些日子里,他“亲量圭尺”,脸晒黑了,手冻出了裂口,但观测册上却记下了一个又一个数据;记录着一个又一个变化的日影。

从此,在他的观测站上,又多了几个他新设计的计时的漏壶。在记下日影长短的同时,记下了准确的时间。

为了实现改革历法的计划,祖冲之就这样以旺盛的精力,火一般的热情,不辞劳苦地工作着!一年、二年过去了。用竹简串起来的观测记录把本来十分宽敞的书房,堆得十分拥挤。但是还没有得出理想的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呢?他想通向揭开冬至时刻的奥秘的道路可有许多条,但最好、最短、最准确的只有一条。他要寻找一条最近又是最好的登山之路,他苦苦思索着,仔细分析着,考虑了又考虑,计算了又计算,核对了又核对,他也记不得究竞花费了多少心血,终于发现了:由于冬至前后的影长变化不太明显,再加漏壶表示的时间不那么准确,这给冬至时刻的准确测定带来了困难。他总结失败的教训,困难面前不气馁,他终于想出了一个新的方法:不直接观测冬至那天

日影的长度,而观测冬至前后二十三、四天的日影长度,再取它的平均值,求出冬至发生的日期和时刻。因为离开冬至日远些,日影的变化就快些,所以这一方法提高了冬至时刻的测定的精度。祖冲之制定的《大明历》岁实取365.24281481日,与现代天文学所测结果,一年中仅有六十万分之一的误差 ,这是多么精密的结果啊!

闯过了一个险峰,迎来了又一座峻岭。祖冲之象一个登山队员那样不断攀登着。

祖冲之用圭表测定了回归年的长度(岁实)后,又用浑仪等测角器,测定太阳在恒星间的位置,开始了研究太阳一年中运动的快慢变化和测定冬至点逐年变化的数值(岁差),他根据自己的实际测验和计算结果,首先证实了岁差现象的存在,同时还求出冬至点每一百年向西移动一度。这是历法史上的一个创举,揭开了我国历法改革的崭新一页。

在古代仪器和设备十分简陋的情况下,祖冲之经过长期的实际观测,推算出一个交点月的日数为27.21223日,和现在所测得的一交支点月的日数仅差不二百七十万分之一,在1500多年前,得出这样精确的结果实在惊人。

十年过去了,他“考影弥年”,此刻,祖冲之好比一个历尽千辛万苦的登山队员,终于攀登上了风光无限的险峰,心里是何等激动啊!他知道:历法的改革,可以促使人们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于是他拿出毛笔,铺开了竹简,唰唰地写下了第一片竹简:《大明历》。

当时最科学的历法《大明历》,终于在他三十三岁那一年完成了。

实践出真知。祖冲之通过不断的实践,终于打开了苍穹奥秘的宇宙大门。

为真理而斗争的无畏战士
英姿勃发的祖冲之,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特别是“频年测候”的艰苦劳动,反复验证、比较,使他获得了大量的有关天文、历法方面的资料。公元四六一年,祖冲之把《大明历》写就以后,又写了一篇《上“大明历”表》。第二年,即公元四六二年,年轻职卑的祖冲之怀着满腔热情,把他精心编成的《大明历》连同《上“大明历”表》一起送给封建朝廷,请求宋孝武帝,改用新历。公布施行。他满以为会得到理所当然的支持,可是宋孝武帝根本不懂历法,朝廷许多人都提不出意见,唯有思想保守的太子旅贲中郎将戴法兴,竭力加以反对。

一天,孝武帝下了一道议历的诏书。侍立两旁的满朝文武官员,慑于戴法兴的权势,一个个噤若寒蝉。而戴法兴却摆出了一副历法权威的架势,气势汹汹地指着祖冲之的鼻子说:“古人编制的历法,万代都不能变,你祖冲之一个区区浅陋的凡夫俗子就能‘妄可穿凿吗’?”

祖冲之面对着戴法兴这个庞然大物的威胁,是屈服于他的压力而放弃真理,还是为捍卫真理而坚决斗争?祖冲之以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坚定地说:“就算我是个凡夫俗子,但我决不盲目迷信古人,我‘专功数术,搜练古今’,对周朝以来的历法,都加以校定验证,改正了很多错误的地方,所依据的道理和事实是昭然若揭的。凡夫就是能议历。”

戴法兴见以势压人,对祖冲之行不通,于是竟恬不知耻地冒充“善历”的内行,胡诌说:“十九年加七个闰月这是天经地义的,你要改闰,就是“削闰坏章’。”戴法兴还以假惺惺地关心农事为名攻击祖冲之破坏了“生民之本”!“再说,‘冬至日有定处’,太阳永远走在它的‘故辙’上,你搞什么岁差,是‘违天于改易’!”

祖冲之据理驳斥:“象十九年七闰这种旧历法‘其疏尤甚’,误差很大,可你戴法兴却说‘此法自古,数不可移’,‘永当循用’,不能破除。天体运行‘非出神怪,有形可栓,有数可椎’,旧历不讲岁差,‘乖谬既著’,难道不应改易吗?”

一个小小的“从事史”敢于同戴法兴这个“事无大小专断之”的权贵进行针锋相对地斗争,义正辞严地把他的谬论驳得体无完肤,目瞪口呆,把他卫道者的嘴脸揭露无遗。使在场的许多大官被祖冲之精辟透彻的说理,确凿无误的事实所说眼。尽管在这场大辩论中,朝廷里那些主张实行新历的人,对戴法兴的邪说“立异议”,但固“畏其权”,不敢替祖冲之说话。可是在这黑暗的王国里,仍然透出了一线光明。当时有个叫巢尚之的大臣,公开表示支持祖冲之。他指出:《大明历》是祖冲之长期研究的成果,是根据祖冲之多年实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来推算日食和月食的,因此用《大明历》计算从元嘉13年(公元436年)到大明3年(公元459年)这23年里所发生的四次月食,月食的时间和在天空的立置都和实际情况相符。可是用旧历法推算的结果误差就很大,《大明历》既然由事实证明比较好,就应当采用。

这样一来,戴法兴理屈词穷,无言以对。祖冲之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新历在公元510年被采用了。

世界上第一个最精密的圆周率
夜很深了,桌上的油灯已经加了两次油。书桌上堆放着已经看完的《周骸算经》竹简,张衡的《灵显》竹简,祖冲之手中正在翻阅刘徽给《九章算术》作的注解,他被刘徽在深入学习古人成果,广泛实践的基础上,用高度的抽象概括力建立的“割圆术”与极限观念所折服,不禁拍案而起。连连称赞:“真了不起 !”在一边专心致志看书的儿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所震动,忙问:“爸,谁了不起了”“我说刘徽了不起。”祖冲之的眼睛仍然停留在竹简上。“刘徽是谁?”当时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还不知道刘徽是个什么样的人。“三国时代的科学家。”“他有什么地方了不起呢?”“他用极限观念建立了‘割圆术’。”“割圆术?”他茫茫然地望着父亲。对于圆面积、圆柱的体积和球的体积计算都要用圆周率,原来似乎没有科学的方法。可是这会儿,刘徽提出的割圆术,却找到了完善的算法。“你看!”祖冲之指着手里拿着的竹简,滔滔不绝的给儿子讲着。“刘徽提出:在圆内作一个正六边形,每边和半径相等。然后把六边所对的六段弧线一一平分。作出一个正十二边形。这个十二边形的边长总加起来比六边形的边长的总和要大,比较接近圆周,但仍比圆周短。“刘徽认为,用同样方法,作出二十四边形。那周长总和又增加了,又接近圆周了。这样一直把圆周分割下去,割得越细,和圆周相差越少,割而又割,直到不可再割的时候,这个无限边形就和圆周密合为一,完全相等了。“刘徽用割圆术计算了六边、十二边、二十四边、四十八边,一直计算到九十六边形的边长之和,得出圆周是直径的3.14。”祖冲之把刘徽的计算圆周率的“割圆术”讲给儿子听,他虽然似懂非懂,但引起了他无限的兴趣。“刘徽真了不起!真行!”祖冲之听着孩子的话,沉思片刻说:“我告诉你吧,刘徽算出的圆周率,其实他自己也不满意。他声明:实际的圆周率应该比3.14稍大。如果他继续‘割了又割’地割下去.就会算得更精确。”“那我们来继续‘割而又割’,行吗?”儿子问了一句。“行呀,我们可以算出更精确的圆周率!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巨的劳动!”

这一夜,父子俩久久未能入睡。枯燥无味的数学,却引来了儿子无限的兴趣,丰富的幻想;祖冲之则盘算着如何去消化前人智慧的尽可能不缺的全部成果,开拓数学研究的新路。

公元461年一个叫刘子鸾的皇族被任命为南除州刺史,祖冲之也被从华林学省这个研究学术的机关调出,派在刘子鸾手下做一个小官。祖冲之虽然离开了华林学省,又担任了繁杂琐碎的行政事务工作,但他勤奋好学的习惯并没有随着环境变化而有所改变。他始终没放松对科学技术的钻研。每天早上都得进宫办事,下午一回来,就一头钻进了他的书房,有时甚至忘了吃晚饭,忘了休息。年幼的儿子,被他父亲的这种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刻苦攻关精神所感动。

一天,祖冲之早上进宫办完杂事,就匆匆赶回了家,在书房的地板上画了一个直径一丈的大圆,运用 “割圆术”的计算方法,在圆内先作了一个正六边形。他们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日复一日,不论是酷暑,还是严寒,从不间断地辛勤地计算着……祖冲之为了求出最精密的圆周率,对九位数进行包括加减乘除及开方等运算一百三十次以上。这样艰巨复杂的计算,在当时,既没有电子计算机,也没有算盘,只靠一些被称作“数筹”的小竹棍,摆成纵横不同的形状,用来表示各种数目,然后进行计算,这不仅需要掌握纯熟的理论和技巧,而且,更需具备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不惜付出艰巨的劳动代价,才能取得杰出的成就。

祖冲之为了求出最精密的圆周率,逐次以圆内接正六边形、十二边形、二十四边形、四十八边形、九十六边形…的边长当作圆周长,计算与直径的比值, 一直割圆到24576边形,这样边已经和圆周紧贴在一起,而不能再割了,于是他算出:12288边形各边总长为3.14159251丈,24576边形各边总长为3.14159261丈。

祖冲之经过艰苦的计算,终于得出较精确的圆周如直径为1,圆周大于3.1415926,小于3.1415927。

这个结论,用现代数字符号写出,就是:3.1415926<n<3.1415927。

功夫不负苦心人,祖冲之求出的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这在当时,全世界上只有他一人。祖冲之为世界数学史和文明史,作出的这一伟大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祖冲之不仅对数学、天文、历法进行过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对于机械制造也有贡献。他发明和创造了“千里船”“水推磨”“计时器”等有利于生产发展的科学机械,成为一个成绩卓著的科学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w13A6
推荐于2017-11-22 · TA获得超过55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7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75.6万
展开全部
高跟鞋

   15世纪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经常要出门做生意,又担心妻子会外出风流。一个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后跟沾了许多泥,因而步履艰难。商人由此受到启发,因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认为妻子穿上高跟鞋将无法在跳板上行走,这样就可以把她困在家里。岂料,他的妻子穿上这双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佣人陪伴,上船下船,到处游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讲求时髦的女士争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地盛行起来了。

   雨衣

   1747年,法国工程师弗朗索瓦o弗雷诺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雨衣。他利用从橡胶木上获得的胶乳,把布鞋和外套放在这种胶乳溶液中进行浸涂处理后,就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在苏格兰橡胶厂的麦金托什因生活窘迫,无力购买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他不小心将橡胶汁沾满衣裤,怎么也擦不掉,只好穿着这射脏衣服回家。室外阴雨绵绵,麦金托什回到家却惊喜地发现,穿在里面的衣服一点没有湿,他索性将橡胶汁涂满全身衣服。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胶布雨衣。

  剃须刀

  1828年谢菲尔德制成一边有保护的刀片,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

  1895年,美国一位推销员吉列偶遇发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赚大钱,想发明一种从从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东西。一天,吉列刮胡子,发现剃刀的刀片正适合这种构想。他设计出种安全剃刀夹持柄,但找不到能制成薄刀片的厂家。到1901年,他遇见机械师卡森,才解决了技术问题,使锄形刀架与双刃可换刀片合成一体,并申请了专利。早在1900年,电动剃须刀已在美国获得专利,但第一种适于商业制造的电动剃须刀是由美国退役陆军上校希克设计,并于1928年获得专利的。

  镜子

  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镜"。

  14世纪初,威尼斯人用锡箔和水银涂在玻璃背面制镜,照起来很清楚。15世纪纽伦堡制成凸透镜,是制玻璃时在内部涂上一层汞剂而成。

  现代镜子是用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附在玻璃上。

铅笔

   关于我们现在所知的铅笔的最早的描述,见于康拉德贩敕格斯纳——德国的普林尼——于1565年发表的一篇论化石的论文。格斯纳实际上是个德国血统的瑞士人,在植物学、语言学、动物学和神学这些彼此关系不大的领域里都有重要著述。他描述了一种用木头裹着铅条的书写工具。还有更早的资料讲到铅笔,然而直到十九世纪开始的时候,铅笔才为人们所普遍使用,而作为杰出的书写工具的鹅毛笔却未受到被取代的威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必然是这样一个事实:至少是直到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当著名的法贝尔家族在纽伦堡建起大工厂的时候,铅笔只能在某些方面使用。1795年,铅笔的制造有所突破:康特首先生产出了用石墨制造的铅笔(将石墨磨碎,压制成细棍,在窑内烘干),他采用的工艺直到现在还是制造铅笔的基本工艺。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引进苯胺染料后,彩色铅笔是一个明显的发展,且得到了广泛使用,对铅笔制造作出了贡献。现在使用的铅笔有数百种之多,其使用范围从标记金属铸模到女人用来画眉,真是形形色色。

  拉链

  拉链是1891年由美国芝加哥机械师贾德森最先发明的。贾德森为了解除每天系鞋带的麻烦,就发明一种可以代替鞋带的拉链。这种拉链是由一排钩子和一排扣眼构成,用一个铁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便可使钩子与扣眼一个依次扣紧。贾德森把样品送到1893年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展出,得到好评,并因此取得了专利。

  如今,拉链的品种不断增多,其应用不只限于日用品,而且已进入科研、医疗、军事等领域,被某些人誉为20世纪科技界的10大民明之一。

  冰箱

   第一台人工制冷压缩杨是由哈里森在1851年发明的,哈里森是澳大利亚《基朗广告报》的老板,在一次用乙醚清洗铅字时,他发现乙醚涂在金属上有强烈的冷却作用。乙醚是一种沸点低的液体,它很容易发生蒸发吸热现象。哈里森经过研究研制出了使用乙醚和压力泵的冷冻机,并把它应用在澳大利亚维多利的一家酿酒厂,供酿酒时制冷降温用。

  第一台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师布莱顿和孟德斯于1923年发明的。后来一家美国公司买去了他们的专利,于1925年生产出第一批家用冰箱。

  望远镜的发明

  1608年,荷兰米德尔堡一位不出名的眼镜师汉斯 李波尔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它是怎样发明的呢?

  有一天,两个小孩正在李波尔赛的商店门口玩弄几片透镜,他们通过前后两块透镜看远处教堂上的风标,突然,好像发现什么似的,兴高采烈。李波尔赛赶忙跑了过去,他也拿起两片透镜一看,远处的风标放大了许多。

  李波尔赛高兴地跑回店中,把两片透镜装在一个筒子里。试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后来,伽利略仿效制造了放大32倍的望远镜,直接导致了“日心说”的伟大发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落寞荼蘼
2009-05-07 · TA获得超过717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9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鱼活了
苏州市实验小学 四(1) 包昀

前些天,我家鱼缸里的两条小金鱼死了,这使我悲痛不已。每天空下来的时候,我就呆坐在鱼缸前,为死去的小金鱼哀悼着。每当看到空空的鱼缸,我就会想起可爱的金鱼们在鱼缸中快活地游着,就像一艘艘潜水艇在水中穿梭自如。我从来没有这么伤心过。

爸爸看我天天这么悲伤,就给我出了一个主意,我听了连连点头。爸爸拿来一大堆五颜六色的玻璃纸,我把玻璃纸剪成小鱼的形状,在它身上画上一片片鱼鳞,再点上眼睛,一条可爱的小金鱼就做好了。小金鱼就像真的一样,只是不会动而已,看着它就仿佛看见了死去的小金鱼一样。接着用绿色的玻璃纸剪出一条条水草,把棕色的玻璃纸剪成石头,再用红色的玻璃纸剪出一丝丝海藻。终于完工了,爸爸把鱼缸装满水,他催促我:“快把‘小鱼’放下去,可能它会‘活’的哟!”但我迟迟没有下手,明明是纸做的金鱼,怎么会活呢?在爸爸的鼓励下,我轻轻地把小鱼、水草、石头和海藻放进去,奇迹出现了:小鱼居然像活鱼一样,在水中一动一动,不时摆动着它的尾巴和鱼鳍,好像在向我招手;海藻和水草挥动着自己的手臂,在鱼缸里跳着舞;石头静静地躺在水底,成为了一位文明的观众。我多么高兴,这种景象只有潜水员在大海里看过。我太激动了,竟然叫爸爸拿鱼食喂小鱼。我脑海里突然冒出来一个疑问:小鱼怎么会动的?爸爸解释道:“道理很简单,水挤进玻璃纸的纤维里,玻璃纸膨胀就动了起来。”

探索科技奥秘真是其乐无穷呀!

钥匙的故事
苏州市实验小学 四(3) 陈奕鋆

星期六, 我去乡下奶奶家玩。

我和几个小伙伴好久没碰面了,于是我一到就和他们一起去捉蝴蝶。蝴蝶可真多啊!有红的,有白的,还有紫的。我们捉得不亦乐乎。由于天气热, 我们出了很多汗, 就想去井边打点凉水洗洗脸, 正当我们弯下腰去打水时, 突然一个小伙伴脖子里挂的钥匙“噗通”一声掉进了井里, 那可是她家的大门钥匙,小伙伴顿时傻了眼, 急得哭了起来, 我和另外几个小伙伴一边上前安慰她, 一边想办法。正在这是, 我突然想, 因为那小伙伴的钥匙圈是用铁做的, 吸铁石不就可以把它吸上来吗? 于是我就问奶奶要了一块吸铁石, 找来了一根很长的绳子, 把吸铁石拴住, 放到井里, 像钓鱼似地钓了好几回, 终于把钥匙钓了上来, 我们大家拍手欢呼。钥匙找到了, 小伙伴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善于利用科学, 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一次有趣的实验
苏州市实验小学 四(3)班 潘敏慎

随着一声声“嘟、嘟”的催促声,我来到了厨房,原来是“水壶先生”在提醒我,自己肚子里的水已经沸腾了,我连忙叫爸爸来冲水。

我边看爸爸冲水,边看着“水壶先生”。我突发奇想:水壶是用不锈钢做的,那么如果我用纸做一个锅子,那这锅子里是否可以烧水呢?我的眉头紧皱着:唉,不访我来试试?说干就干,我先把最简单的一步给做了,我得先找一张白纸。我从抽屉里随手拿了一张纸,一看,一面有字,于是我从书房里的抽屉里拿了一张白纸,又光滑又厚重正符合我的要求。我立即动手折了一只纸锅,看上去又小又精美。接着,我就去找酒精灯了。我从储存室里的箱子里找了一会儿,可就是找不到。再看看我,脸上到处都是灰尘,本来一双干净的手现在已经变得乌黑乌黑了。“还是没有酒精灯!”我垂头丧气的说道。我无可奈何,只能呆楞楞的一屁股做在沙发上。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个好办法:为何不向邻居试探着借一下呢?不一会儿,我欢天喜地的拿着从邻居哪儿借来的酒精灯,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东西都齐了,我终于可以开始做了。实验开始啦!我戴上透明消毒手套。为了防止纸锅被水腐烂,我先把它放在一旁,接着我拿起了事先准备好的打火机。正当我要点燃酒精灯的时候,我犹豫了,手还在不停地发抖,一想起平时老师和家长的叮嘱,玩火对小孩子不安全,不能玩火!我心里越来越觉得害怕:可万一……还是别想万一吧,还是快点行动吧。想到这里,我还是壮了壮胆,鼓起了勇气,决定按下打火机。只听“咔嚓”一声,打火机里面的火出来了,它们像孩子一样,一会儿东倒西歪,一会儿上下乱窜。看着调皮的火,我便不害怕了。我小心翼翼的把火点到酒精灯里,雄雄的火苗燃烧起来了。接着,我麻利的打开水龙头,把放在一旁的纸锅凑上去,眼看纸锅里的水就要装满了,我连忙把水龙头关上,我把纸锅放到酒精灯上。过了一会儿,奇迹出现了:纸锅里的水竟然沸腾了,我心里十分惊讶;我做的第一次实验就成功了,我心里十分高兴;是我的好奇心让我做成了一次实验,我心里十分兴奋。我甚至比吃了蜜还甜,在我的内心有一种无法控制的喜悦,我是一个成功者。原来,水的沸腾点是100度,沸腾后温度不在上升,还不到纸的沸腾点183度。

是啊,就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一样,我们要学会观察,因为往往在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小事,蕴涵着大道理,只有细致观察,才可能有所发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lyjiaxing2008
2015-04-05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ylyjiaxing2008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53070 获赞数:128644
毕业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士学位。从事技术工作十多年。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你好!

随着一声声“嘟、嘟”的催促声,我来到了厨房,原来是“水壶先生”在提醒我,自己肚子里的水已经沸腾了,我连忙叫爸爸来冲水。

  我边看爸爸冲水,边看着“水壶先生”。我突发奇想:水壶是用不锈钢做的,那么如果我用纸做一个锅子,那这锅子里是否可以烧水呢?我的眉头紧皱着:唉,不访我来试试?说干就干,我先把最简单的一步给做了,我得先找一张白纸。我从抽屉里随手拿了一张纸,一看,一面有字,于是我从书房里的抽屉里拿了一张白纸,又光滑又厚重正符合我的要求。我立即动手折了一只纸锅,看上去又小又精美。接着,我就去找酒精灯了。我从储存室里的箱子里找了一会儿,可就是找不到。再看看我,脸上到处都是灰尘,本来一双干净的手现在已经变得乌黑乌黑了。“还是没有酒精灯!”我垂头丧气的说道。我无可奈何,只能呆楞楞的一屁股做在沙发上。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个好办法:为何不向邻居试探着借一下呢?不一会儿,我欢天喜地的拿着从邻居哪儿借来的酒精灯,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东西都齐了,我终于可以开始做了。实验开始啦!我戴上透明消毒手套。为了防止纸锅被水腐烂,我先把它放在一旁,接着我拿起了事先准备好的打火机。正当我要点燃酒精灯的时候,我犹豫了,手还在不停地发抖,一想起平时老师和家长的叮嘱,玩火对小孩子不安全,不能玩火!我心里越来越觉得害怕:可万一……还是别想万一吧,还是快点行动吧。想到这里,我还是壮了壮胆,鼓起了勇气,决定按下打火机。只听“咔嚓”一声,打火机里面的火出来了,它们像孩子一样,一会儿东倒西歪,一会儿上下乱窜。看着调皮的火,我便不害怕了。我小心翼翼的把火点到酒精灯里,雄雄的火苗燃烧起来了。接着,我麻利的打开水龙头,把放在一旁的纸锅凑上去,眼看纸锅里的水就要装满了,我连忙把水龙头关上,我把纸锅放到酒精灯上。过了一会儿,奇迹出现了:纸锅里的水竟然沸腾了,我心里十分惊讶;我做的第一次实验就成功了,我心里十分高兴;是我的好奇心让我做成了一次实验,我心里十分兴奋。我甚至比吃了蜜还甜,在我的内心有一种无法控制的喜悦,我是一个成功者。原来,水的沸腾点是100度,沸腾后温度不在上升,还不到纸的沸腾点183度。

  是啊,就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一样,我们要学会观察,因为往往在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小事,蕴涵着大道理,只有细致观察,才可能有所发现!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