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方法有哪些
若以下回答无法解决问题,邀请你更新回答
展开全部
论物流配送下的零库存控制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已融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如何提高企业竞争的优势,除了采用新技术外,还应挖掘“第三利润源泉”,建立新的物流控制体系,调整企业库存结构,采用网上购物,实施物流配送,减少企业内部库存量,逐步实现零库存或少库存,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和生产成本,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物流配送;零库存;电子商务
全球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传统的商业观念和贸易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由此引来了工业、农业、运输业、内贸、外贸等领域的信息化革命,同时加快了我国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结构调整或重组,组建新的竞争优势;而企业创建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采用网上交易,实现物流配送,降低了物流的整体成本,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一、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中,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物流是指实体的流动过程;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信息流是指与商流、物流、资金流的有关信息及提供给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各种信息。而物流是上述四种流中最特殊的一种流,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主要指运输、储存、加工、配货、送货等各种活动。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 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方式使消费者获得,如电子出版物、有价信息软件、信息咨询服务等。而对于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要经过运输、储存、加工、配货、送货等环节使消费者获得。如何使消费者准确及时获得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这就需要现代高效的物流配送。配送企业根据消费者网上订货要求,在物流基地即配送中心进行理货,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
物流配送是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近几年来,配送业在我国逐步得到重视和发展。在物资流通运动中施行配送,需要调整物流库存结构,就是以配送企业的库存取代分散于各家各户的库存,由配送组织统一安排运输活动,实现“运输专营”。从供求关系上看,就是要以社会供应系统取代企业内部供应系统。这样做不仅可以优化库存结构和运输结构,从而可以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而且能够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和生产成本,减少因价格波动对企业带来的风险。各种流通要素相对集中,有益于开展规模经营活动;同时也便于合理安排各环节上的物流活动,使总体运动协调一致,最终会减少物流领域内的劳动消耗和费用支出。
二、零库存的概念
库存是物流运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库存,就不会有商品流通。库存具有调节生产与消费的功能。但是,与从事其他物流活动一样,设置库存环节和开展库存活动,也必须占用和耗费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库存也会冲减流通利润或物流效益,尤其是重点商品。如果计划不周或措施不当,那么库存的副作用将会更大。如果库存占压的资金比较多,将有冲减利润的副作用,所以,库存趋于合理化,一直是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而零库存则是实现重点商品库存合理化的一种重要标志。
零库存是指以仓库存储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存储数量为“零”,即不保持库存。它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实现零库存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社会劳动占用量和提高物流运动的经济效益。它是在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背景下提出并着手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从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角度来看,零库存概念应当包含这样两层意义:其一,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即几乎于无库存商品;其二,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即不存在着库存活动。后者实际上是社会库存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库存集中化的表现。它并不亚于通常意义上的仓库商品数量的合理减少。
零库存并不等于不要储备和没有储备。某些经营实体不单独设立仓库,但并不等于取消其他形式的储存。实际上,企业为了应付各种意外情况,如运输时间延误、到货不及时、生产和消费发生变化等,常常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从理论上讲,经营实体储存一定数量的产品,并由此形成“保险储备”也是一种合理的行动,它与实现零库存的愿望并不矛盾。
零库存是针对微观经济领域内经营实体的库存状况而言的一种库存变化趋势,它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全社会来看,不可能、也不应该实现“零库存”。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其他各种意外事件,为了调控生产和需求,通常国家都要以各种形式储备一些重要商品,如粮食、战略商品、抢险救灾物资等。因此,在微观领域内,一些经营实体可以进行“零库存”式的生产和进行无库存式的销售,但整个国家或社会不能没有库
存。
三、实现零库存的途径和方式
零库存是微观领域内企业库存状况的理论抽象,是在有保障供应的条件下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零库存现象是实行物流配送的必然结果。零库存是配送的伴随物,是一种全新库存状态和库存结构,需要建立起有较强供货能力的社会库存保障体系,去承担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两个层次的供货任务,以保证经营实体生产正常运转。零库存的实现必须以强大的完善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在物流信息系统健全的情况下,实现零库存的途径和方式如下:
1.企业内部实行“看板供货”制度
“看板供货”就是在企业内部各工序之间、或者在建立供求关系的企业之间,采用固定格式的卡片由下一个环节根据自己的生产节奏逆方向向上一个环节提出供货要求,上一个环节则根据卡片上指定的供应数量、品种等即时组织送货。很明显,实行这样的供货办法,可以做到准时、同步向需求者供应货物。
2.推行配套生产和“分包销售”的经营制度采用配套生产和分包销售方式去从事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零库存。主导企业主要负责完成产品装配和市场开发等任务,协作企业承担零部件制造和供应任务,按照主导企业的生产速度和进度来安排和调整自己的生产活动,并且能在指定的时间内送货到位。由于供货有保障,因此,主导企业不再另设一级库存,从而使其库存呈现出零库存状态。
3.委托营业仓库存储和保管货物
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物流集团或集团公司,其服务对象并不仅限于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而是面向社会开展经营活动,为客户存储、保管货物而赚取一定的利润,以此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委托这样物流组织存储货物,把所有权属于用户的货物存放在专业化的仓库中,采用这种方式存放和储备货物,在一般情况下,用户(委托方)自己一般都不必再过多地储备商品,甚至不必再单独设立仓库从事货物的维护、保管等活动。这样,在一定范围内便可以实现零库存和进行无库存式生产。
4.以“多批次、少批量”的方式向用户配送货物
配送企业集中各个用户的需求,统筹安排凑整运输车辆送货活动,提高运输效率。做到增加送货的次数,大幅度地降低每个用户、每个批次的送货量。配送企业也可以直接将货物运送到车间和生产线从而呈现出零库存状态。
5.用集中库存和增强调节功能的办法,有保障地向用户配送货物
配送企业适当集中库存,增加库存丽品的品种和数量,以此形成强大的调节能力和服务功能。在形成这种优势的基础上,去开展配送活动,将会大大提高配送服务的保险系数,同时,也自然能打消用户的顾虑。在这种有保障的配送服务体系的支持下,用户的库存也会自然日趋弱化。
6.采用“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方式向用户供货
为了满足用户的特殊需要,配送企业常常以“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方式进行供货和送货。由于“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具有供货时间灵活、稳定,供货弹性系数大等特点,客观上能够紧密衔接供求及保障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用户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因其库存压力大大减轻,必然会自动缩减自己的库存,甚至取消自己的库存。
参考文献:
[1] 叶杰刚.配送:运行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 张铎.电子商务与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ooo.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已融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如何提高企业竞争的优势,除了采用新技术外,还应挖掘“第三利润源泉”,建立新的物流控制体系,调整企业库存结构,采用网上购物,实施物流配送,减少企业内部库存量,逐步实现零库存或少库存,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和生产成本,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物流配送;零库存;电子商务
全球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传统的商业观念和贸易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由此引来了工业、农业、运输业、内贸、外贸等领域的信息化革命,同时加快了我国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结构调整或重组,组建新的竞争优势;而企业创建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采用网上交易,实现物流配送,降低了物流的整体成本,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一、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中,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物流是指实体的流动过程;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信息流是指与商流、物流、资金流的有关信息及提供给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各种信息。而物流是上述四种流中最特殊的一种流,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主要指运输、储存、加工、配货、送货等各种活动。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 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方式使消费者获得,如电子出版物、有价信息软件、信息咨询服务等。而对于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要经过运输、储存、加工、配货、送货等环节使消费者获得。如何使消费者准确及时获得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这就需要现代高效的物流配送。配送企业根据消费者网上订货要求,在物流基地即配送中心进行理货,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
物流配送是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近几年来,配送业在我国逐步得到重视和发展。在物资流通运动中施行配送,需要调整物流库存结构,就是以配送企业的库存取代分散于各家各户的库存,由配送组织统一安排运输活动,实现“运输专营”。从供求关系上看,就是要以社会供应系统取代企业内部供应系统。这样做不仅可以优化库存结构和运输结构,从而可以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而且能够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和生产成本,减少因价格波动对企业带来的风险。各种流通要素相对集中,有益于开展规模经营活动;同时也便于合理安排各环节上的物流活动,使总体运动协调一致,最终会减少物流领域内的劳动消耗和费用支出。
二、零库存的概念
库存是物流运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库存,就不会有商品流通。库存具有调节生产与消费的功能。但是,与从事其他物流活动一样,设置库存环节和开展库存活动,也必须占用和耗费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库存也会冲减流通利润或物流效益,尤其是重点商品。如果计划不周或措施不当,那么库存的副作用将会更大。如果库存占压的资金比较多,将有冲减利润的副作用,所以,库存趋于合理化,一直是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而零库存则是实现重点商品库存合理化的一种重要标志。
零库存是指以仓库存储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存储数量为“零”,即不保持库存。它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实现零库存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社会劳动占用量和提高物流运动的经济效益。它是在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背景下提出并着手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从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角度来看,零库存概念应当包含这样两层意义:其一,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即几乎于无库存商品;其二,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即不存在着库存活动。后者实际上是社会库存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库存集中化的表现。它并不亚于通常意义上的仓库商品数量的合理减少。
零库存并不等于不要储备和没有储备。某些经营实体不单独设立仓库,但并不等于取消其他形式的储存。实际上,企业为了应付各种意外情况,如运输时间延误、到货不及时、生产和消费发生变化等,常常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从理论上讲,经营实体储存一定数量的产品,并由此形成“保险储备”也是一种合理的行动,它与实现零库存的愿望并不矛盾。
零库存是针对微观经济领域内经营实体的库存状况而言的一种库存变化趋势,它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全社会来看,不可能、也不应该实现“零库存”。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其他各种意外事件,为了调控生产和需求,通常国家都要以各种形式储备一些重要商品,如粮食、战略商品、抢险救灾物资等。因此,在微观领域内,一些经营实体可以进行“零库存”式的生产和进行无库存式的销售,但整个国家或社会不能没有库
存。
三、实现零库存的途径和方式
零库存是微观领域内企业库存状况的理论抽象,是在有保障供应的条件下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零库存现象是实行物流配送的必然结果。零库存是配送的伴随物,是一种全新库存状态和库存结构,需要建立起有较强供货能力的社会库存保障体系,去承担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两个层次的供货任务,以保证经营实体生产正常运转。零库存的实现必须以强大的完善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在物流信息系统健全的情况下,实现零库存的途径和方式如下:
1.企业内部实行“看板供货”制度
“看板供货”就是在企业内部各工序之间、或者在建立供求关系的企业之间,采用固定格式的卡片由下一个环节根据自己的生产节奏逆方向向上一个环节提出供货要求,上一个环节则根据卡片上指定的供应数量、品种等即时组织送货。很明显,实行这样的供货办法,可以做到准时、同步向需求者供应货物。
2.推行配套生产和“分包销售”的经营制度采用配套生产和分包销售方式去从事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零库存。主导企业主要负责完成产品装配和市场开发等任务,协作企业承担零部件制造和供应任务,按照主导企业的生产速度和进度来安排和调整自己的生产活动,并且能在指定的时间内送货到位。由于供货有保障,因此,主导企业不再另设一级库存,从而使其库存呈现出零库存状态。
3.委托营业仓库存储和保管货物
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物流集团或集团公司,其服务对象并不仅限于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而是面向社会开展经营活动,为客户存储、保管货物而赚取一定的利润,以此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委托这样物流组织存储货物,把所有权属于用户的货物存放在专业化的仓库中,采用这种方式存放和储备货物,在一般情况下,用户(委托方)自己一般都不必再过多地储备商品,甚至不必再单独设立仓库从事货物的维护、保管等活动。这样,在一定范围内便可以实现零库存和进行无库存式生产。
4.以“多批次、少批量”的方式向用户配送货物
配送企业集中各个用户的需求,统筹安排凑整运输车辆送货活动,提高运输效率。做到增加送货的次数,大幅度地降低每个用户、每个批次的送货量。配送企业也可以直接将货物运送到车间和生产线从而呈现出零库存状态。
5.用集中库存和增强调节功能的办法,有保障地向用户配送货物
配送企业适当集中库存,增加库存丽品的品种和数量,以此形成强大的调节能力和服务功能。在形成这种优势的基础上,去开展配送活动,将会大大提高配送服务的保险系数,同时,也自然能打消用户的顾虑。在这种有保障的配送服务体系的支持下,用户的库存也会自然日趋弱化。
6.采用“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方式向用户供货
为了满足用户的特殊需要,配送企业常常以“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方式进行供货和送货。由于“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具有供货时间灵活、稳定,供货弹性系数大等特点,客观上能够紧密衔接供求及保障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用户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因其库存压力大大减轻,必然会自动缩减自己的库存,甚至取消自己的库存。
参考文献:
[1] 叶杰刚.配送:运行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 张铎.电子商务与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ooo.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