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信息化课堂教学
展开全部
怎样理解信息化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核心,也是当前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大力提倡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作为新课改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很多学校都已着手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开展信息化教学课堂,但在指导试验学校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校存在着对信息化教学的错误理解以及实践中的机械、盲目地操作。这些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易使教育信息化偏离正确的方向。
一、在技术世界里迷航
1.技术排斥观
不少学校的领导认为:多媒体好是好,就是身价高,学校硬件不到位,师资又缺乏,暂时不搞也无妨,还是等水涨船高吧。这是一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们的社会已开始进入数字化时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教改的必然趋向。所以一定要更新观念,放远目光,抓住机遇,抢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现代教育改革的主动权。
2.唯技术主义
很多人武断地认为,一堂课如果没有用到网络,或者只用了几分钟的计算机,那肯定不是一堂好课,甚至形成“无多媒体课件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而其所谓的多媒体课件,也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完全是印刷教材的电子化。事实上,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目的,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通过信息化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技术用的好坏是看其是否用得恰当,在于质而不在于量。
也有一些人对技术持一种亢奋状态,认为技术越先进越好。原本可以面对面实现的讨论,非得要用视频会议系统来实现,结果非但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其成本效益极为低下。
还有一些人是对电教老师的依赖,认为电教老师理所当然要包办与计算机相关的一切工作,上一堂公开课需要几个电教老师陪同,机器出了故障由电教老师解决,甚至完全由电教老师操作电脑。这样的教学是不可持续发展的,也是不现实的,学科老师还是应该具备基本的技术操作能力。
3.大而全的完整课件
很多中小学教师一听到要制作课件就很害怕,在他们看来制作课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追求精致的基础上还必须保证功能齐全,不仅要有教学内容,还要有在线测试、在线讨论、用户权限管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答疑等交互模块,这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科老师来说,是相当困难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以下三点:首先,课件要和网络教学平台良好的整合,把一些复杂的交互功能移交教学平台,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开发完成,而教师只要用FrontPage、PowerPoint、Flash等一些简单的工具做一些网页、动画即可,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教学内容上,完全没有必要学习AuthorWare、3DMax、Director、VB、Asp等复杂的开发工具;二是要给课件“减肥”,设计课件时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上,每一堂课突破一、二个难点,不要面面俱到,只要真正能把教师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三要采取“拿来主义”,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多起来,学校可适当购买一些,这样使用起来就会比较方便,当然现成的课件不一定适合教师的教学意图,这时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织、加工。
4.课堂教学以课件为中心
很多教师认为要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中,首先就要有非常完美的课件。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在课件制作上,把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课件的形式固化起来,它几乎包括教师所能想到的和所能表达的所有内容,就像一篇电子教案,以至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教师-课件-学生”的教学方式,从而割裂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力全部局限在课件上,鼠标、键盘不断按动,眼睛瞪着屏幕,口中念着课件上的内容。而学生则盯着不断变化的屏幕,把它当作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这种夸大课件作用,降低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势必将教师和学生沦为媒体的奴隶,制约信息化教学深层次地发展。教师应该摆脱以课件为中心的怪圈,关注教学过程的设计,使信息化教学课堂内容丰富、生动活泼。
5.过多的多媒体展示
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是万能的,在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替代小黑板与挂图,其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是好,但是任何事物都有长有短。总的来讲,借助多媒体能将抽象物体具体化,微观物体宏观化,对教师讲授重点和难点是有一定帮助的,但过多的多媒体展示会造成负面的影响。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过分的意境表达,会剥夺学生的想象力与对优美文字的整体感悟能力;数理教学过分的形象化,会剥夺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再者,教师成了多媒体的放映者,无法发挥其主导作用,也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都被禁锢于多媒体中。
6.技术使用和课程容量的错误处理
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无原则地增大教学密度,令学生应接不暇。虽然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可将声音、图像、动画集成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并在设计者的优化组织设计下,增大信息传播速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益。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堂课如果内容太多,进度太快,学生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呈现的信息切换过于频繁,学生的注意力很难及时地转移。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一味加大教学密度,即使图文声情并茂,学生也经常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所以教师一定要科学地处理技术使用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关系,重视启发性原则,给学生留出时间去思考,安排适量的活动去发现。
与此同时,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只能使一些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忽视实质。例如,40分钟一堂课,学生既要上网查资料,又要小组讨论,还要自己作报告。有的教师规定三分钟上网查资料,三分钟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做一些拷贝粘贴,根本无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我们认为,可以考虑以活动为单位进行课时安排。这样才有可能将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落实下去,而不流于形式,学生也有时间从容地思考,把外界信息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核心,也是当前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大力提倡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作为新课改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很多学校都已着手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开展信息化教学课堂,但在指导试验学校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校存在着对信息化教学的错误理解以及实践中的机械、盲目地操作。这些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易使教育信息化偏离正确的方向。
一、在技术世界里迷航
1.技术排斥观
不少学校的领导认为:多媒体好是好,就是身价高,学校硬件不到位,师资又缺乏,暂时不搞也无妨,还是等水涨船高吧。这是一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们的社会已开始进入数字化时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教改的必然趋向。所以一定要更新观念,放远目光,抓住机遇,抢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现代教育改革的主动权。
2.唯技术主义
很多人武断地认为,一堂课如果没有用到网络,或者只用了几分钟的计算机,那肯定不是一堂好课,甚至形成“无多媒体课件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而其所谓的多媒体课件,也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完全是印刷教材的电子化。事实上,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目的,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通过信息化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技术用的好坏是看其是否用得恰当,在于质而不在于量。
也有一些人对技术持一种亢奋状态,认为技术越先进越好。原本可以面对面实现的讨论,非得要用视频会议系统来实现,结果非但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其成本效益极为低下。
还有一些人是对电教老师的依赖,认为电教老师理所当然要包办与计算机相关的一切工作,上一堂公开课需要几个电教老师陪同,机器出了故障由电教老师解决,甚至完全由电教老师操作电脑。这样的教学是不可持续发展的,也是不现实的,学科老师还是应该具备基本的技术操作能力。
3.大而全的完整课件
很多中小学教师一听到要制作课件就很害怕,在他们看来制作课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追求精致的基础上还必须保证功能齐全,不仅要有教学内容,还要有在线测试、在线讨论、用户权限管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答疑等交互模块,这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科老师来说,是相当困难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以下三点:首先,课件要和网络教学平台良好的整合,把一些复杂的交互功能移交教学平台,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开发完成,而教师只要用FrontPage、PowerPoint、Flash等一些简单的工具做一些网页、动画即可,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教学内容上,完全没有必要学习AuthorWare、3DMax、Director、VB、Asp等复杂的开发工具;二是要给课件“减肥”,设计课件时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上,每一堂课突破一、二个难点,不要面面俱到,只要真正能把教师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三要采取“拿来主义”,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多起来,学校可适当购买一些,这样使用起来就会比较方便,当然现成的课件不一定适合教师的教学意图,这时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织、加工。
4.课堂教学以课件为中心
很多教师认为要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中,首先就要有非常完美的课件。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在课件制作上,把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课件的形式固化起来,它几乎包括教师所能想到的和所能表达的所有内容,就像一篇电子教案,以至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教师-课件-学生”的教学方式,从而割裂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力全部局限在课件上,鼠标、键盘不断按动,眼睛瞪着屏幕,口中念着课件上的内容。而学生则盯着不断变化的屏幕,把它当作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这种夸大课件作用,降低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势必将教师和学生沦为媒体的奴隶,制约信息化教学深层次地发展。教师应该摆脱以课件为中心的怪圈,关注教学过程的设计,使信息化教学课堂内容丰富、生动活泼。
5.过多的多媒体展示
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是万能的,在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替代小黑板与挂图,其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是好,但是任何事物都有长有短。总的来讲,借助多媒体能将抽象物体具体化,微观物体宏观化,对教师讲授重点和难点是有一定帮助的,但过多的多媒体展示会造成负面的影响。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过分的意境表达,会剥夺学生的想象力与对优美文字的整体感悟能力;数理教学过分的形象化,会剥夺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再者,教师成了多媒体的放映者,无法发挥其主导作用,也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都被禁锢于多媒体中。
6.技术使用和课程容量的错误处理
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无原则地增大教学密度,令学生应接不暇。虽然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可将声音、图像、动画集成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并在设计者的优化组织设计下,增大信息传播速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益。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堂课如果内容太多,进度太快,学生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呈现的信息切换过于频繁,学生的注意力很难及时地转移。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一味加大教学密度,即使图文声情并茂,学生也经常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所以教师一定要科学地处理技术使用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关系,重视启发性原则,给学生留出时间去思考,安排适量的活动去发现。
与此同时,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只能使一些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忽视实质。例如,40分钟一堂课,学生既要上网查资料,又要小组讨论,还要自己作报告。有的教师规定三分钟上网查资料,三分钟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做一些拷贝粘贴,根本无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我们认为,可以考虑以活动为单位进行课时安排。这样才有可能将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落实下去,而不流于形式,学生也有时间从容地思考,把外界信息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