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学术界殷殷期望出版一部标点符号史著作,近年在报刊上仍然听到这种呼声。香港《词库建设通讯》第9期(1996年8月出版)刊出黄河清先生《较早介绍西式标点符号的人》一文,报道了清末外交官员张德彝在1869年写的使西游记中介绍西方的九种标点符号,然后说:“囿于笔者见识,我尚未看到系统研究各种标点符号名称由来的专著,显然这又是留给我们这一代人的空白。”《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8月12日的一期刊载止庵先生《关于标点符号》一文说:“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写过‘标点符号史’之类文章,如果有的话,倒是很想一读,希望弄明白叹号、问号之类,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在汉语中应用。”
林穗芳著《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从书名看,没有“史”字;从内容看,“史”约占全书的30%,近10万字,成为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书的学术精华所在。因此,把这部书看作是一部中外标点符号发展史是无可置疑的。也可以说林著在事实上已经填补了黄河清先生所说的“留给我们这一代人的空白”,而其篇幅则大大超过了止庵先生“很想一读”的“‘标点符号史’之类文章”。
在史学领域中,标点史似可归入文化史中的专题史。林著作为一部综合描述中外标点符号史的学术著作,至少在中国是前所未见的,是一部开山之作。笔者通读全书,就其“史”学部分而言,有下述值得称道的特点。
一是多元结构
史书不能写成流水账,标点史也是这样。林著的标点史是由中外标点通史、语种标点史、点别史构成的立体多维架构。
林著总体框架分为三篇:第一篇标点概况,第二篇中外标点的历史和比较,第三篇标点符号用法。
诚然,第二篇是标点史的主体。其中第一章记述汉语标点的历史发展,第二章记述外语标点的历史发展,这两章可视为中外标点符号简史。
除了通史,林著还写了语种标点史。讲西方标点起源,当然是“言必希腊罗马”。随着欧洲历史的发展,还分别介绍了德语、英语、俄语标点的沿革,旁及法语、西班牙语、捷克语的标点应用状况。林氏不是西方中心主义者,除了汉语以外,还为东方的日语和朝鲜语标点的历史和现状各设立专节加以记述。
可贵的是写了“点别史”。林著第三篇是讲标点的应用,除了为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所列的16种标点符号各立专章之外,还增加了篇章号、分段号、分隔号、代字号、虚缺号、示亡号、标示号和省字号8种标点,也各设专章讲述。在讲述这24种标点应用的开头,都设有“由来”一节,原原本本、脉络清晰地介绍每种标点的历史,给读者查“档案”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标点史是一种专题史。这种多元结构的设计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史学传统。司马迁的《史记》就是由纪、传、表、书多元构成的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楷模。林著不是一部纯粹的史书,为把“史”的内容穿插进去,就要付出更多的思考。
二是考镜源流
清代历史学家章学诚(1738~1801年)为治史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主张,在林著标点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汉语标点史溯源到甲骨文中使用的线条和间空作为分词分段的手段。林氏认为,狭义的标点指书写形式的标点,广义的标点还应包括非书写形式的标点,如间空、大写、分段等,并把非书写形式的标点作为研究对象。钩识号从先秦至少到汉代一直用来断句。《说文解字》已把“ ”“、”正式列为条目,两者配对,是汉语早期的句读符号。然后逐次介绍唐代写本和《金刚经》刻本的标点,宋代至清中叶的标点,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标点,以至新中国的《标点符号用法》,称得起是一部扼要而又系统的标点符号简史。句读是中国传统的标点,则在第一篇中设“句读·圈点”作了专门的讨论。
西方标点源于古希腊。林著说,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铭文,用词连写,只是偶尔用直行的二连点和三连点分隔词句。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在《修辞学》中提到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70年)的著作因为连写难以断句。林著指出西方新式标点系统的奠基人是意大利语法学家和出版家A.马努提乌斯(约1450~1515年)。他以语法原则取代诵读原则制定五种印刷标点:逗号(,)、分号(;)、冒号(:)、句号(。)和问号(?)。他的家族在百年间出书近千种,行销欧洲各地,这几种基本标点为各语种普遍采用。欧洲各语种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标点体系,英语标点是在18世纪晚期才完备的。
几千年来,汉语和西方一些语种的标点符号的发展和变化是有很大差异的,从宏观上考虑,也有相似的前进轨迹。那就是由字、词、句的连写,而逐步采用标点或非标点的方式断词断句;由不同地域、不同见解、不同学派采用不同的标点符号,逐步舍异求同,而在一个语种内采取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标点符号体系。
耐人寻味的是,人类在古代就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但是创造为数不多的标点符号却是步履维艰。中国在殷商时代已创造出甲骨文,发掘出土的甲骨片所载约有4 500个单字(可识者约为三分之一)。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已收篆文9 353字,从那时直到清末,得到共同认可使用的还只有句(。)、读(、)、表示着重的(.)、表示专名的(——)等几个标点而已,而且这些标点符号常常同其他符号(如评点符号)混用,直到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才有成为系列的12种标点。
古代希腊文明是令人耀目的。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已经是哲人辈出,为后世留下哲学、史学、文学、自然科学方面的大量文献。可是直到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阿里斯托芬(公元前257~前180年)才创制出三级点号:中圆点(· )、上圆点(˙)、下圆点(·),从无到有,且成序列,弥足珍贵。欧洲几个较大语种的标点符号,到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最后定型。
标点符号的形状远比文字简单,而数量又远比文字为少,何以文字很早就能创造出来,而系统的标点符号却姗姗来迟,东方如此,西方也如此,这倒是值得文明史研究家思索的问题
林穗芳著《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从书名看,没有“史”字;从内容看,“史”约占全书的30%,近10万字,成为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书的学术精华所在。因此,把这部书看作是一部中外标点符号发展史是无可置疑的。也可以说林著在事实上已经填补了黄河清先生所说的“留给我们这一代人的空白”,而其篇幅则大大超过了止庵先生“很想一读”的“‘标点符号史’之类文章”。
在史学领域中,标点史似可归入文化史中的专题史。林著作为一部综合描述中外标点符号史的学术著作,至少在中国是前所未见的,是一部开山之作。笔者通读全书,就其“史”学部分而言,有下述值得称道的特点。
一是多元结构
史书不能写成流水账,标点史也是这样。林著的标点史是由中外标点通史、语种标点史、点别史构成的立体多维架构。
林著总体框架分为三篇:第一篇标点概况,第二篇中外标点的历史和比较,第三篇标点符号用法。
诚然,第二篇是标点史的主体。其中第一章记述汉语标点的历史发展,第二章记述外语标点的历史发展,这两章可视为中外标点符号简史。
除了通史,林著还写了语种标点史。讲西方标点起源,当然是“言必希腊罗马”。随着欧洲历史的发展,还分别介绍了德语、英语、俄语标点的沿革,旁及法语、西班牙语、捷克语的标点应用状况。林氏不是西方中心主义者,除了汉语以外,还为东方的日语和朝鲜语标点的历史和现状各设立专节加以记述。
可贵的是写了“点别史”。林著第三篇是讲标点的应用,除了为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所列的16种标点符号各立专章之外,还增加了篇章号、分段号、分隔号、代字号、虚缺号、示亡号、标示号和省字号8种标点,也各设专章讲述。在讲述这24种标点应用的开头,都设有“由来”一节,原原本本、脉络清晰地介绍每种标点的历史,给读者查“档案”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标点史是一种专题史。这种多元结构的设计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史学传统。司马迁的《史记》就是由纪、传、表、书多元构成的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楷模。林著不是一部纯粹的史书,为把“史”的内容穿插进去,就要付出更多的思考。
二是考镜源流
清代历史学家章学诚(1738~1801年)为治史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主张,在林著标点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汉语标点史溯源到甲骨文中使用的线条和间空作为分词分段的手段。林氏认为,狭义的标点指书写形式的标点,广义的标点还应包括非书写形式的标点,如间空、大写、分段等,并把非书写形式的标点作为研究对象。钩识号从先秦至少到汉代一直用来断句。《说文解字》已把“ ”“、”正式列为条目,两者配对,是汉语早期的句读符号。然后逐次介绍唐代写本和《金刚经》刻本的标点,宋代至清中叶的标点,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标点,以至新中国的《标点符号用法》,称得起是一部扼要而又系统的标点符号简史。句读是中国传统的标点,则在第一篇中设“句读·圈点”作了专门的讨论。
西方标点源于古希腊。林著说,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铭文,用词连写,只是偶尔用直行的二连点和三连点分隔词句。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在《修辞学》中提到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70年)的著作因为连写难以断句。林著指出西方新式标点系统的奠基人是意大利语法学家和出版家A.马努提乌斯(约1450~1515年)。他以语法原则取代诵读原则制定五种印刷标点:逗号(,)、分号(;)、冒号(:)、句号(。)和问号(?)。他的家族在百年间出书近千种,行销欧洲各地,这几种基本标点为各语种普遍采用。欧洲各语种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标点体系,英语标点是在18世纪晚期才完备的。
几千年来,汉语和西方一些语种的标点符号的发展和变化是有很大差异的,从宏观上考虑,也有相似的前进轨迹。那就是由字、词、句的连写,而逐步采用标点或非标点的方式断词断句;由不同地域、不同见解、不同学派采用不同的标点符号,逐步舍异求同,而在一个语种内采取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标点符号体系。
耐人寻味的是,人类在古代就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但是创造为数不多的标点符号却是步履维艰。中国在殷商时代已创造出甲骨文,发掘出土的甲骨片所载约有4 500个单字(可识者约为三分之一)。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已收篆文9 353字,从那时直到清末,得到共同认可使用的还只有句(。)、读(、)、表示着重的(.)、表示专名的(——)等几个标点而已,而且这些标点符号常常同其他符号(如评点符号)混用,直到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才有成为系列的12种标点。
古代希腊文明是令人耀目的。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已经是哲人辈出,为后世留下哲学、史学、文学、自然科学方面的大量文献。可是直到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阿里斯托芬(公元前257~前180年)才创制出三级点号:中圆点(· )、上圆点(˙)、下圆点(·),从无到有,且成序列,弥足珍贵。欧洲几个较大语种的标点符号,到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最后定型。
标点符号的形状远比文字简单,而数量又远比文字为少,何以文字很早就能创造出来,而系统的标点符号却姗姗来迟,东方如此,西方也如此,这倒是值得文明史研究家思索的问题
展开全部
学术界殷殷期望出版一部标点符号史著作,近年在报刊上仍然听到这种呼声。香港《词库建设通讯》第9期(1996年8月出版)刊出黄河清先生《较早介绍西式标点符号的人》一文,报道了清末外交官员张德彝在1869年写的使西游记中介绍西方的九种标点符号,然后说:“囿于笔者见识,我尚未看到系统研究各种标点符号名称由来的专著,显然这又是留给我们这一代人的空白。”《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8月12日的一期刊载止庵先生《关于标点符号》一文说:“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写过‘标点符号史’之类文章,如果有的话,倒是很想一读,希望弄明白叹号、问号之类,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在汉语中应用。”
林穗芳著《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从书名看,没有“史”字;从内容看,“史”约占全书的30%,近10万字,成为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书的学术精华所在。因此,把这部书看作是一部中外标点符号发展史是无可置疑的。也可以说林著在事实上已经填补了黄河清先生所说的“留给我们这一代人的空白”,而其篇幅则大大超过了止庵先生“很想一读”的“‘标点符号史’之类文章”。
在史学领域中,标点史似可归入文化史中的专题史。林著作为一部综合描述中外标点符号史的学术著作,至少在中国是前所未见的,是一部开山之作。笔者通读全书,就其“史”学部分而言,有下述值得称道的特点。
一是多元结构
史书不能写成流水账,标点史也是这样。林著的标点史是由中外标点通史、语种标点史、点别史构成的立体多维架构。
林著总体框架分为三篇:第一篇标点概况,第二篇中外标点的历史和比较,第三篇标点符号用法。
诚然,第二篇是标点史的主体。其中第一章记述汉语标点的历史发展,第二章记述外语标点的历史发展,这两章可视为中外标点符号简史。
除了通史,林著还写了语种标点史。讲西方标点起源,当然是“言必希腊罗马”。随着欧洲历史的发展,还分别介绍了德语、英语、俄语标点的沿革,旁及法语、西班牙语、捷克语的标点应用状况。林氏不是西方中心主义者,除了汉语以外,还为东方的日语和朝鲜语标点的历史和现状各设立专节加以记述。
可贵的是写了“点别史”。林著第三篇是讲标点的应用,除了为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所列的16种标点符号各立专章之外,还增加了篇章号、分段号、分隔号、代字号、虚缺号、示亡号、标示号和省字号8种标点,也各设专章讲述。在讲述这24种标点应用的开头,都设有“由来”一节,原原本本、脉络清晰地介绍每种标点的历史,给读者查“档案”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标点史是一种专题史。这种多元结构的设计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史学传统。司马迁的《史记》就是由纪、传、表、书多元构成的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楷模。林著不是一部纯粹的史书,为把“史”的内容穿插进去,就要付出更多的思考。
二是考镜源流
清代历史学家章学诚(1738~1801年)为治史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主张,在林著标点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汉语标点史溯源到甲骨文中使用的线条和间空作为分词分段的手段。林氏认为,狭义的标点指书写形式的标点,广义的标点还应包括非书写形式的标点,如间空、大写、分段等,并把非书写形式的标点作为研究对象。钩识号从先秦至少到汉代一直用来断句。《说文解字》已把“ ”“、”正式列为条目,两者配对,是汉语早期的句读符号。然后逐次介绍唐代写本和《金刚经》刻本的标点,宋代至清中叶的标点,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标点,以至新中国的《标点符号用法》,称得起是一部扼要而又系统的标点符号简史。句读是中国传统的标点,则在第一篇中设“句读·圈点”作了专门的讨论。
西方标点源于古希腊。林著说,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铭文,用词连写,只是偶尔用直行的二连点和三连点分隔词句。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在《修辞学》中提到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70年)的著作因为连写难以断句。林著指出西方新式标点系统的奠基人是意大利语法学家和出版家A.马努提乌斯(约1450~1515年)。他以语法原则取代诵读原则制定五种印刷标点:逗号(,)、分号(;)、冒号(:)、句号(。)和问号(?)。他的家族在百年间出书近千种,行销欧洲各地,这几种基本标点为各语种普遍采用。欧洲各语种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标点体系,英语标点是在18世纪晚期才完备的。
几千年来,汉语和西方一些语种的标点符号的发展和变化是有很大差异的,从宏观上考虑,也有相似的前进轨迹。那就是由字、词、句的连写,而逐步采用标点或非标点的方式断词断句;由不同地域、不同见解、不同学派采用不同的标点符号,逐步舍异求同,而在一个语种内采取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标点符号体系。
耐人寻味的是,人类在古代就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但是创造为数不多的标点符号却是步履维艰。中国在殷商时代已创造出甲骨文,发掘出土的甲骨片所载约有4 500个单字(可识者约为三分之一)。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已收篆文9 353字,从那时直到清末,得到共同认可使用的还只有句(。)、读(、)、表示着重的(.)、表示专名的(——)等几个标点而已,而且这些标点符号常常同其他符号(如评点符号)混用,直到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才有成为系列的12种标点。
古代希腊文明是令人耀目的。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已经是哲人辈出,为后世留下哲学、史学、文学、自然科学方面的大量文献。可是直到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阿里斯托芬(公元前257~前180年)才创制出三级点号:中圆点(· )、上圆点(˙)、下圆点(·),从无到有,且成序列,弥足珍贵。欧洲几个较大语种的标点符号,到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最后定型。
标点符号的形状远比文字简单,而数量又远比文字为少,何以文字很早就能创造出来,而系统的标点符号却姗姗来迟,东方如此,西方也如此,这倒是值得文明史研究家思索的问题
林穗芳著《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从书名看,没有“史”字;从内容看,“史”约占全书的30%,近10万字,成为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书的学术精华所在。因此,把这部书看作是一部中外标点符号发展史是无可置疑的。也可以说林著在事实上已经填补了黄河清先生所说的“留给我们这一代人的空白”,而其篇幅则大大超过了止庵先生“很想一读”的“‘标点符号史’之类文章”。
在史学领域中,标点史似可归入文化史中的专题史。林著作为一部综合描述中外标点符号史的学术著作,至少在中国是前所未见的,是一部开山之作。笔者通读全书,就其“史”学部分而言,有下述值得称道的特点。
一是多元结构
史书不能写成流水账,标点史也是这样。林著的标点史是由中外标点通史、语种标点史、点别史构成的立体多维架构。
林著总体框架分为三篇:第一篇标点概况,第二篇中外标点的历史和比较,第三篇标点符号用法。
诚然,第二篇是标点史的主体。其中第一章记述汉语标点的历史发展,第二章记述外语标点的历史发展,这两章可视为中外标点符号简史。
除了通史,林著还写了语种标点史。讲西方标点起源,当然是“言必希腊罗马”。随着欧洲历史的发展,还分别介绍了德语、英语、俄语标点的沿革,旁及法语、西班牙语、捷克语的标点应用状况。林氏不是西方中心主义者,除了汉语以外,还为东方的日语和朝鲜语标点的历史和现状各设立专节加以记述。
可贵的是写了“点别史”。林著第三篇是讲标点的应用,除了为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所列的16种标点符号各立专章之外,还增加了篇章号、分段号、分隔号、代字号、虚缺号、示亡号、标示号和省字号8种标点,也各设专章讲述。在讲述这24种标点应用的开头,都设有“由来”一节,原原本本、脉络清晰地介绍每种标点的历史,给读者查“档案”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标点史是一种专题史。这种多元结构的设计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史学传统。司马迁的《史记》就是由纪、传、表、书多元构成的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楷模。林著不是一部纯粹的史书,为把“史”的内容穿插进去,就要付出更多的思考。
二是考镜源流
清代历史学家章学诚(1738~1801年)为治史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主张,在林著标点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汉语标点史溯源到甲骨文中使用的线条和间空作为分词分段的手段。林氏认为,狭义的标点指书写形式的标点,广义的标点还应包括非书写形式的标点,如间空、大写、分段等,并把非书写形式的标点作为研究对象。钩识号从先秦至少到汉代一直用来断句。《说文解字》已把“ ”“、”正式列为条目,两者配对,是汉语早期的句读符号。然后逐次介绍唐代写本和《金刚经》刻本的标点,宋代至清中叶的标点,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标点,以至新中国的《标点符号用法》,称得起是一部扼要而又系统的标点符号简史。句读是中国传统的标点,则在第一篇中设“句读·圈点”作了专门的讨论。
西方标点源于古希腊。林著说,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铭文,用词连写,只是偶尔用直行的二连点和三连点分隔词句。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在《修辞学》中提到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70年)的著作因为连写难以断句。林著指出西方新式标点系统的奠基人是意大利语法学家和出版家A.马努提乌斯(约1450~1515年)。他以语法原则取代诵读原则制定五种印刷标点:逗号(,)、分号(;)、冒号(:)、句号(。)和问号(?)。他的家族在百年间出书近千种,行销欧洲各地,这几种基本标点为各语种普遍采用。欧洲各语种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标点体系,英语标点是在18世纪晚期才完备的。
几千年来,汉语和西方一些语种的标点符号的发展和变化是有很大差异的,从宏观上考虑,也有相似的前进轨迹。那就是由字、词、句的连写,而逐步采用标点或非标点的方式断词断句;由不同地域、不同见解、不同学派采用不同的标点符号,逐步舍异求同,而在一个语种内采取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标点符号体系。
耐人寻味的是,人类在古代就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但是创造为数不多的标点符号却是步履维艰。中国在殷商时代已创造出甲骨文,发掘出土的甲骨片所载约有4 500个单字(可识者约为三分之一)。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已收篆文9 353字,从那时直到清末,得到共同认可使用的还只有句(。)、读(、)、表示着重的(.)、表示专名的(——)等几个标点而已,而且这些标点符号常常同其他符号(如评点符号)混用,直到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才有成为系列的12种标点。
古代希腊文明是令人耀目的。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已经是哲人辈出,为后世留下哲学、史学、文学、自然科学方面的大量文献。可是直到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阿里斯托芬(公元前257~前180年)才创制出三级点号:中圆点(· )、上圆点(˙)、下圆点(·),从无到有,且成序列,弥足珍贵。欧洲几个较大语种的标点符号,到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最后定型。
标点符号的形状远比文字简单,而数量又远比文字为少,何以文字很早就能创造出来,而系统的标点符号却姗姗来迟,东方如此,西方也如此,这倒是值得文明史研究家思索的问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去图书馆找啊。就找除了“句、逗、顿,分、冒、问、感叹号; 引、括、省,破、连、名,间隔和着重”以外的标点符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