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赋愁之词非李清照莫属,其作品中的愁已然渗入骨髓。而对李清照来说,这样伤春悲秋的愁绪也完全信手拈来,因为她生活的时代与大环境让她如坠愁绪之中。可惜很多人总认为她的愁来自小女儿的常态。事实上,李清照可被称为千古第一的女豪杰,她的作品之愁除了家恨,更兼国仇,字字入心,句句诉肠。
如若李清照就是个普通的女子,她应该生活的也挺幸福,偏偏她太有才,而且在这才华之中又多出一份当时男子才有的济世情怀。所以,她虽然嫁给了赵明诚,且夫妻伉俪情深,却最终因为国家内部的矛盾,从而遭遇家庭事变。加之赵明诚素无大志,对于抗金救国之事远不如她上心,这就让夫妻之间产生隔阂,直至天人永隔。
面对永失吾爱的悲痛,李清照的愁绪喷涌而出。而就在此时国家危难又一次让她大受打击,朝廷南逃,国破家亡之感将这个弱女子击的无力反抗。但她的内心却在时时泣血,刻刻如焚。尤其是在她回家无门,孤独漂泊于外的日子里,那愁绪就绝不只是一个“愁”字可以作结的了。
应该说在李清照随大队伍南下之后便被愁云笼罩了,著名的《声声慢》也在此时而成。贫困中的期盼,回家梦想的煎熬,国家不争的现实,每一份遭遇都足以让才女无法呼吸,她最终只能通过一首又一首的愁绪诗词来打发时日了。这就如同李清照自己所言:江山留与后人愁。有关家与国的愁绪实在太多,多到要一代一代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