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岩浆期后地热水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6b)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一)控矿的主要区域背景
该亚系列矿床主要分布在钱塘台褶带北西部,安吉-长兴拗褶带内相对隆起的部位。震旦系和下古生界组成北东向紧密褶皱。上叠晚侏罗世火山喷发洼地,循褶皱轴和区域性断裂侵入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花岗岩体。萤石矿床产在燕山期花岗岩岩体内、外侧断裂裂隙中 梁修睦,与花岗岩侵入有关的浙西北若干萤石矿床成因研究,1986。
表3-6-8 岩浆期后地热水矿床特征
表3-6-9 浙西燕山期花岗岩的氟丰度值
(二)矿床特征
该亚系列矿床一般特征与火山期后地热水型矿床极为相似。一般呈大脉状,少数呈复脉、追踪状,沿断裂裂隙、破碎带充填。矿体两侧具有相似的蚀变带,以硅化为主,伴有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矿体上部有硅帽。矿石组分也是以萤石、石英为主,伴有长石、方解石、绢云母、高岭土,少量大理石、重晶石。据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矿床成矿均在200℃以下,新桥矿床为149~216℃,平均183℃。八都矿床早期为120~130℃,晚期为108℃。包裹体水的组分,阳离子依次为以Ca2+、Na+、K+、Mg2+,阴离子依次为F-、 胡向民,浙江省龙泉县八都萤石矿特征及成因研究.1988。
总之,矿床一般特征与火山期后地热水型矿化带较为相似,请参阅典型矿床三十七、三十八,恕不赘述。
(三)成矿机理
1.成矿作用中的稀土地球化学
据李长江统计,本类矿床∑REE为(151.4±65.9)×10-6,∑Ce/∑Y=0.41±0.14,δEu为0.65±0.37。从REE分布模式图上(图3-6-10)可以看出,分布曲线近似水平,有显著的Eu异常。
图3-6-10 岩浆期后地热水型萤石矿床稀土分布模式
(据李长江,1991)
1—庚村;2—笔架尖;3—泗岭;4—岩前
萤石赋矿围岩的稀土元素分布见图3-6-11。花岗岩的稀土除总量较大外,曲线微右倾、平缓,中强Eu异常,均与萤石矿稀土曲线特征相类似。显示成矿物质与岩体有一定联系。
图3-6-11 变质岩和燕山期花岗岩稀土分布模式
(据陆志刚,1996)
1~3—八都;4—新桥;5~6—笔架山;7~8—岩前
2.锶同位素特征
据李长江研究,本类矿床早期萤石87Sr/86Sr值为0.7094~0.7166,晚期为0.7099~0.7188,分布较为集中。萤石的87Sr/86Sr值处在花岗岩、火山岩、沉积岩数值范围之内(表3-6-10;图3-6-12),显示萤石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围岩。
表3-6-10 萤石矿床及有关岩石的锶同位素组成特征
3.氢氧同位素
根据萤石、石英测定的δD和平衡水δ18O值,作图示于图3-6-6。本类矿床投影点集中在中生代大气降水线附近,说明成矿溶液中的水来自深循环的大气降水。
图3-6-12 萤石矿床与岩石在成矿时期(80Ma)的锶同位素组成对比
(据李长江,1991)
4.成矿年龄
本类矿床成矿年龄列于表3-6-2,多数在81.8~86.1Ma之间,相关花岗岩岩体年龄值在138~160Ma之间,成矿与成岩时代时差在60Ma左右。
(四)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综上所述,赋矿围岩的(花岗岩、沉积岩、变质岩)氟丰度高,是成矿氟的主要来源。87Sr/86Sr值和稀土分配模式也支持了这一推论;
成矿温度在200℃以下,萤石、石英的δD和平衡水δ18O值均落在中生代大气降水线上,说明成矿水源自深循环的地下热水;
矿床成矿年代较岩体成岩时代滞后60Ma左右。岩浆期后热液成矿尚未获得证实;
对比浙东南火山岩区火山期后地热水矿床特征,本类矿床可属于岩浆期后地热水型萤石矿床。
成矿模式图如图3-6-9。
(五)矿田、矿床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模式
1)矿田位于重力布格负异常区,产于浙西幔坳或奉化-庆元幔坳。矿田伴重熔型花岗岩岩体分布,多为剩余重力负异常;
2)航磁为平稳弱正磁场;
3)化探水系沉积物具F、Ba组合异常;
4)水系重砂矿物有萤石、雄黄、辰砂、重晶石;
5)矿区泉水F+、Ca2+浓度较区域背景高出数倍;
6)据八都矿床原生晕研究,氟为正异常,同时带入的元素有As、Sb、Ca、Ag、Mo、Y,浓度增高,而Na2O、K2O、Ti、Ba、Nb、P、Pb、Mn被带出,沿矿化带呈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