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化的微观机制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20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电介质的极化过程在微观上有不同的机制,而且各种机制所起作用的条件也不同。任何物质的分子和原子(以下统称分子)都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整个分子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因此整个分子对外不显电性。正、负电荷都不是集中在一点,但在离开分子的距离比分子的线度大得多的地方,分子中全部负电荷的影响将和一个单独的负电荷等效。这个等效负电荷的位置称为这个分子负电荷的“重心”;同样,每个分子的正电荷也有一个正电荷“重心”。按重心的分布可将分子分为两类:一类分子正负电荷的重心是重合的,称为无极分子;而另一类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称为极性分子。每个极性分子构成一个电偶极子,形成一定的电偶极矩,称为分子的固有电矩。

在没有外电场的情况下,物质中无极分子没有电矩,有极分子的电矩取向也是杂乱无章的,宏观上众多分子的总电矩为零。现在我们加上外电场,在场力作用下,每个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错开了,形成电偶极子,分子电偶极矩的方向沿外电场方向。这种在外电场作用下形成的电偶极矩称为感生电矩。极性分子的电矩则转向外场的方向。

就这样,偶极分子和无极分子都在电场作用下发生极化。从极化的微观机制,可细分为以下三种。

1.电子云位移极化

如图4-11所示,每个原子核的周围都笼罩着一团电子云,该电子云的中心就是这个原子负电荷中心。在外电场E0作用下,电子云的形状发生畸变,负电荷中心(重心)发生偏移,偏离正电荷中心(重心),发生极化。因为电子质量比原子核小得多,所以在外场作用下的位移主要是电子位移,故称为电子位移极化。

图4-11 电子位移极化示意图

2.离子位移极化

一些构成矿物的晶体属于离子晶体。在离子晶体(如氯化钠晶体)中,由于正、负离子空间排列的对称性,晶胞的固有电偶极矩等于零。当出现电场E0时,所有正离子受电场作用,沿E0方向作相同的位移,而负离子却朝反方向位移,从而产生电矩。

3.偶极子(极性分子)取向极化

如图4-12所示,在没有外加电场情况下,对每一个特定的极性分子来说,由于整体的旋转运动以及与其他分子碰撞的结果,它的电矩在空间取向无规则地变化着,于是电矩矢量按时间的平均值为零;另一方面,大量分子热运动的结果,使得在某一瞬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各分子的电矩取向杂乱无章,彼此互相抵消,结果大量分子平均瞬时电矩矢量等于零。外加电场出现后,偶极分子沿电场E0取向,产生极化。

图4-12 极性分子取向极化示意图

必须说明一点,虽然宏观上出现了沿电场取向,但微观上并不是所有偶极分子都沿电场取向。实际上分子电矩沿电场取向具有较低的能量,但热运动扰乱了这种趋势,使得在平均意义上电矩朝电场取向占有优势,从而显现出宏观的极化。外电场加强时,会有更多的电矩(或者电矩有更多的机会)朝向电场取向,使宏观极化增强,而环境温度增加导致热运动加剧,会使极化减弱。从固体物理知识可以得到偶极取向极化率αd的表达式:

储层岩石物理学

式中:p0为分子固有电矩;k称波尔兹曼常数,为1.380662×10-23J/K;T为绝对温度。在地球物理观测中偶极取向极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电磁场频率在109 Hz以下,偶极极化才有贡献,频率再增高,偶极分子的转向速度跟不上,无法产生偶极极化。原子或分子受外加电场E极化而产生的电矩p存在如下经验关系:

储层岩石物理学

称α为微观极化率(polarizability)。一个粒子对极化的贡献可以来自不同的原因。电子云畸变引起的负电荷中心位移贡献的部分记为αe,离子位移贡献的部分记为αi,固有偶极矩取向作用贡献的部分记为αd,总的微观极化率为各种贡献的总和,即

储层岩石物理学

澳谱特
2024-11-25 广告
澳谱特科技(上海)专业生产纳米粒度仪。澳谱特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Zeta电位仪具备多角度测量,毛细管电位样品池等技术优势,测量结果更具可比性。产品价格在19万至47万不等,欢迎咨询...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澳谱特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