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这几年上了太多新人,为何观众对新人始终不满意?
一部分是因为春晚的忠实观众认为现在的春晚越来越追求流量化,请了很多娱乐圈的明星,把春晚本质性的东西给丢失了,只一味追求收视率,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又不能够保证作品的质量,而这是因为新人的加入,所以一些春晚的老面孔都退出了舞台,但这些新人带来的作品又不是那么的吸引人眼球,专业程度也有待考察,所以对这些新人很不满意。我们现在关于春晚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觉春晚越来越没有以前的味道了。“确实,随着春晚一次次的改变,创新,带给观众的并不是一个焕然一新的面孔,反而是很多人的吐槽,而且近几年的春晚上出现了很多新人面孔,但很多观众并不买账,这是为什么呢?
第1点 对传统节目的怀念以及对新人的专业程度的质疑
回想过去的春晚,很多小品节目,相声节目都能成为经典。我们现在还能想起来沈腾小品中郝建这个角色他所带给我们的欢声笑语。还有一些春晚中小品中的常客:宋丹丹老师,赵本山老师,潘长江,蔡明,郭冬临,冯巩等等,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小品。而一些歌舞节目,也因为春晚这个舞台成为大街小巷传唱的作品。像《时间都去哪儿了》,王菲和那英合唱的《相约1998》以及王菲唱的《传奇》。但如今的春晚小品中加入了很多新人演员,但是他们小品中的很多梗都是来源于网络用语,所以让人并不是那么的容易接受,他们的表演并没有给人代入感,而是有一丝的尴尬。第2点 对春晚过于追求流量的反感
春晚上,越来越多新人面孔的出现并没有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这些所谓的新人都是来自娱乐圈的一些流量小生,而他们所表演的小品和一些歌舞似乎受众就只是他们的粉丝群体。一些普通观众并没有并不能get到他们的点,甚至让不少观众认为,是不是追求所谓的流量和收视率而忘记了春晚最本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