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德国海军损失不大,为什么要发动兵变?

 我来答
象牙塔学业规划指导
优质答主

2020-04-08 · 专注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指导高考志愿填报
象牙塔学业规划指导
采纳数:112 获赞数:87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皇威廉二世为了压制英国,愚蠢地与其展开海军军备竞赛,以制造当时最先进的“无畏级”战列舰为主。尽管德国海军的实力在全世界的排名,一跃成为第二,但与排名第一的英国仍有不小的差距。

令人吃惊的是,在整个一战期间,德国海军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这是为什么呢?一是,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英国,不需要维持强大的陆军,更在意海军的发展。在这场竞赛中,英国宣布德军造一艘,他们就造两艘,始终保持绝对的优势。



二是,德国海军具有“先天性”不利的地理条件。尽管德国的海岸线不算短,但大都在北方,其狭窄的出海口,很容易让英国海军全面封锁。也就是说,德国根本不适合发展大海军。这也是战争爆发后,德国海军始终不敢“造次”的原因。

更何况,由于德国的咄咄逼人,英、法两国早已签订了《英法海军协议》,将地中海的利益交由法国保护,大量的战舰调回本土。再加上法国海军的加入,战争期间,德国海军除了潜艇外,大都只能在自己的海岸边游弋,出海口均被英国封锁。



德国海军自然不甘心,也曾试图冲破英军封堵,扭转被动局面,这就引发了著名的“日德兰海战”。1916年,德军99艘战舰与英军的151艘战舰,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海战,德军凭借先进技术以损失6艘的代价,击沉英军14艘战舰。

但令人遗憾的是,一次海战的胜利并没有改变战局。德军依然没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只能困在港内毫无作用。正如美国《纽约时报》所评论的那样:“德国舰队攻击了它的牢狱看守,但是仍然被关在牢中”,英国海军依旧保持对德国的封锁。



不过,冲破英军封锁的是德国的潜艇,并取得了不小的战绩。但由于技术限制,航速很慢,而且都是单艇攻击,没有形成战术上的优势,很快就被英军遏制。由此可见,威廉二世大力发展海军,既没有形成战略优势,又劳民伤财,拖垮了德国。

与其相反,英国的海上封锁是有成效的,直接导致德国失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的失败并不是在军事上,尽管大多数盟友放弃抵抗,但德军投降前依然占据着法国、比利时、俄国等大片领土。也就是说,德国投降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国内的动乱,而这些都要归功于英国的海上封锁。



按照“施里芬计划”3个月内攻占法国和俄国,恐怕英国的封锁既没有实际意义,也不可能逼德国就范。正是长达4年的堑壕战、“消耗战”,凸显了英国对德国海上封锁的作用,并成为最终拖垮德军的“致命一击”。

由于拥有绝对的海上优势,在封锁德国海军出海口的同时,一切开往柏林的商船,全部禁止通行,中立国的物品按折价购买,德国的商船全部没收。战略物资的匮乏,还可以用其他替代品,但粮食却是无法替代的,英国要打一场饥饿战争。



战前德国的粮食就不能满足自给,需要大量的进口,封锁后的处境每况愈下。雪上加霜的是,加上化肥禁运、牛马牲畜被征用,国内的农作物产量下降了一半。短短半年,食品的价格就翻了一倍,战争进行到第二年时,更是上涨了6倍。

不得已,德国施行配给制,但粮食还是越来越少,一个冬天就有8万儿童被饿死,妇女只能出卖肉体换取一点粮食。其实,交战各国的粮食都很短缺,而德国几乎是断绝。大战期间,有75万德国人饿死,物资匮乏和饥饿使人们逐渐厌恶战争。



战争最初几个月,德国民众所表现出的团结,逐渐被怨恨和不满所瓦解。他们开始哄抢商店、罢工,而德军也开始动摇,大批士兵为了“一口吃的”选择投降。当德国海军高层决定孤注一掷,与英军最后一搏时,水兵们干脆发动兵变。

而发动一战的始作俑者——威廉二世,准备派前线部队回国镇压时,大多数将军拒绝执行这一命令。俨然就是“众叛亲离”的节奏,被迫逃亡荷兰宣布退位,也正如俾斯麦当年被迫辞职,预言的那样:威廉二世执政不会超过20年。



可见,“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而一个国家掌握在独裁者手里,损害的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更深受其害的是民众。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任何一个不让民众安心过日子的人或政府,结局就只能是和威廉二世一样。

如果俾斯麦在,还会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吗?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