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虫子在家里发现的对人有害吗?
图像不是很清晰,不过看体型应该是甘薯蚁象,不咬人。
甘薯蚁象[Cylas formicarium (Fabricius)]属鞘翅目,锥象科。别名 甘薯小象、甘薯小象甲。分布在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等地。
成虫寄主有甘薯、砂藤、蕹菜、五爪金龙、三裂叶藤、牵牛花、小旋花和月光花等,幼虫寄主主要是甘薯、砂藤的粗茎和块根。
中文学名
甘薯蚁象
拉丁学名
Fabricius
别称
甘薯小象、甘薯小象甲
二名法
Cylas formicarium
界
动物界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7.9mm,狭长似蚊,触角末节、前胸、足为红褐色至桔红色,余蓝黑色,具金属光泽,头前伸似象的鼻子,复眼半球形略突,黑色;触角末节长大,雌虫长卵形,长较其余9节之和略短,雄虫末节为棒形,长于其余9节之和,前胸狭长,前胸后端1/3处缩入中胸似颈。鞘翅重合呈长卵形,宽于前胸,表面有不大明显的22条纵向刻点,后翅宽且薄。足细长,腿节近棒状。卵乳白色至黄白色,椭圆形,壳薄,表面具小凹点。末龄幼虫体长5—8.5mm,头部浅褐色,近长筒状,两端略小,略弯向腹侧,胸部、腹部乳白色有稀疏白细毛,胸足退化,幼虫共5龄;蛹长4.7—5.8mm,长卵形至近长卵形,乳白色,复眼红色。
生活习性
浙江年生3—5代,广西、福建4—6代,广东南部、台湾6—8代,广州和广西南宁无越冬现象。世代重叠。多以成、幼虫、蛹越冬,成虫多在薯块、薯梗、枯叶、杂草、土缝、瓦砾下越冬,幼虫、蛹则在薯块、藤蔓中越冬,成虫昼夜均可活动或取食,白天喜藏在叶背面为害叶脉、叶梗、茎蔓,也有的藏在地裂缝处为害薯梗,晚上在地面上爬行。卵喜产在露出土面的薯块上,先把薯块咬一小孔,把卵产在孔中,一孔一粒,每雌产卵80一253粒。初孵幼虫蛀食薯块或藤头,有时一个薯块内幼虫多达数十只,少的几只,通常每条薯道仅居幼虫1只;浙江7—9月,广州7—10月,福建晋江、同安一带4—6月及7月下旬一9月受害重;广西柳州1、2代主要为害薯苗,3代为害早薯,4、5代为害晚薯。气候干燥炎热、土壤龟裂、薯块裸露对成虫取食、产卵有利,易酿成猖獗为害。
寄主
成虫寄主有甘薯、砂藤、蕹菜、五爪金龙、三裂叶藤、牵牛花、小旋花、月光花等,幼虫寄主主要是甘薯、砂藤的粗茎和块根。
国际国内检疫性害虫,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市,寄主植物有甘薯、蕹菜、野牵牛、登瓜薯、月光等旋花科植物。
不咬人,只是它吃过的红薯有特殊的不好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