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与朝鲜之间,两者朝国关系与礼仪之争是怎样的?
一、从朝鲜向明朝朝贡与外交形势看明朝的外交利益化
有史以来,礼仪就代表一个国家的立国之道。我国古代历代王朝在推崇“礼仪”的治国标准与维护时代秩序的同时,国内“礼治”的标准也在向外国发展推崇。用来禁锢“华夷秩序”,以便更好打理与邻国的外交关系。
当时古代的外交关系,具体可以用“封贡”来做到他们期望的结果。期间藩国接受了明朝带来的外交。用来保证王位继承的合理化,并且吐蕃国向明朝朝拜,用这种友好的形式获得外交利益化。
当时的朝贡制度是在蕃国礼仪的基础之上体现的,这表达了一种君臣高低的等级关系。蕃国礼仪的调整和规范,给两方关系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蕃国能否遵守蕃国礼仪,是为以后封贡能否成功带来了影响。
封贡中有很多的不公平性,这就导致在前期两方在这一方面发生了很大的争执。发生如此大规模的争执原因就是想要让对方松口,在不平等的礼仪中找回平等。两方为了礼仪大吵似乎是不合乎礼仪的,但是这个问题很严重。因为礼仪之争它不仅涉及到了双方关系的高低贵贱地位问题,它还涉及了古代外交关系中的合作问题。明朝与朝鲜之间的关系,能够一直以来和平相处,都是因为有“朝贡制度”来从中和解。而这种带有等级的封贡关系。才反映出了双方在礼仪争执方面有多激烈。
明代初期,得到了元朝以武力讨伐邻国,最后导致外交失败的教训。所以朱元璋在处理与邻国的关系上,摒弃了元朝使用武力的方式,而用不征诸夷与怀柔远人的外交方法:拟定一个以礼仪为国家核心,把封贡作为交友形式的国家间制度。后期朱元璋用一系列蕃国礼仪来禁锢华夷秩序,用来稳固与彰显自己天朝国家的地位,维护双方君臣高低的等级关系。
这种礼仪形式在洪武二十一年的《礼仪定式》中记载过,“凡朝见,稽首、顿首、五拜,臣下见上之礼,先稽首、顿首、四拜,一拜叩头成礼”这里面强调了一个五拜三叩头的模式。后来被简化为五拜礼。这五拜礼还记载于《洪武礼制》,它主要是针对明朝内臣的。在《明会典》中的“迎接诏敕仪”的内容大致相同。后“五拜礼”就成为了明朝内臣与外臣都应该遵守的礼仪。
二、探析明朝与朝鲜之间的礼仪之争
在明朝与朝鲜所制定的礼仪中,蕃王及众官郊迎诏书这一条是明朝与朝鲜争执的重点。有文曾记载过:“远接官接见诏书,迎至馆中,安奉于龙亭中,遣使驰报王。王即率国中众官及耆老僧道出迎于国门外。迎接官迎诏书出馆,至国门。”此文说的是,礼仪要求诏书要在郊外街巷,不在屋子中,而朝鲜国王要在国门外听明朝的诏旨,之后会宣读使行礼。
在洪武十八年期间,《蕃国迎诏仪》上的此项礼仪才做了调整,改成:“远接官接见诏书迎至馆中,安诏于龙亭中,遣人驰报王。王即率国中众官及耆儒僧道出迎于国门外,至馆中,具冕服,众官具朝服,行五拜礼迄,迎诏出馆至国门。”
意思是,洪武三年期间只需要明朝远接官去郊外馆听诏旨,蕃王不需要入关,而在洪武十八年间就需要蕃王和所有大官都到郊外馆,去对宣读使行“五拜礼”。然后在把宣读使送出朝鲜,从此后蕃国的礼仪变得十分繁琐。明朝对朝鲜的礼仪规划,对于朝鲜国家的礼典书籍《五礼仪》颇有影响,那时候的《迎诏书仪》就是以《藩国仪注》和《蕃国接诏仪》为借鉴写出来的。
有文章记载过,在朝鲜,当地太宗和世宗父子就是在郊外“五拜三叩头”的礼仪迎接明朝宣读使的。该礼仪就是明朝专门为朝鲜定制的礼仪,时间大概在洪武十八年所定的《蕃国迎诏仪》。
除了以这套礼仪迎接明朝宣读使以外,朝鲜皇帝还在迎接《大统历》时,也用了这么隆重的五拜礼。在正统元年,朝鲜在知道明朝商人魏亨赍将在不久来自己国家时,世宗就下了令,以迎历日仪当时去迎接明朝人。可见当时这种礼仪对朝鲜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从中还可以看出来,朝鲜人皇帝世宗李祹,在景福的宫殿外对明朝行“五拜三叩头礼”来迎接《大统历》。这一现象表明,朝鲜皇帝在建国初对明朝的态度,是尊敬的。但在世宗后期,郊迎诏书的礼仪方式在朝鲜发生了很大的纠纷,从而发生了变化,这就导致朝鲜后期与明朝在此礼仪上起了长期的争执。
三、从“土木堡之变”看明朝与朝鲜之间礼仪文化的攀比竞争带来了何种影响与结果
明朝与朝鲜之间因为迎诏礼仪发生的纠纷,是在正统十四年间,结束于嘉靖十六年。期间经历了八十九年额光阴,就为了这么一个礼仪,足以见得当时朝鲜有多排斥迎诏礼仪,不惜稿费八十九年的光阴。
朝鲜王朝能有此成就,完全是因为李成桂,因为他的努力改革与政变才让朝鲜走向复兴,首先是推翻高丽王朝建立起来的政策。李成桂当时对明朝实行了一种讨好式政策。这种外交政策,就是要朝鲜主动向明朝示好进贡。战战兢兢的努力,最后成功地让朱元璋为他颁赐了国号。
朱元璋当时秉承着“王者不治夷狄”的治国理念,这种治国理念令当时的朝鲜“自为声教”。在后来因为发生了上贡马匹,质量上不通关,所以导致两国贸易使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这种外交摩擦是最让两国头疼的。但是这种事情还不足以让朝鲜与明朝的关系破解,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李成桂往北拓展女真人地域。这才是导致明鲜两国关系急剧恶化额原因。
洪武二十八年,李成桂派遣使者去恳请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同意及朝鲜国王手续时,让朱元璋抓住了把柄。当时朱元璋以李成桂顽嚣狡诈为理由,拒绝了将他册封为朝鲜国王一职,所以故李成桂就一直以朝鲜国师的身份与明朝往来。进行交易贸易等事宜。
后期在朱棣继承皇位后,就派使臣诏告天下,以“万国来朝”的特殊形式,来昭告天下维护他“真命天子”的身份象征。当朝鲜得知明朝皇帝发来的消息时,为了对皇上表达忠心度,他们即刻停止使用建文的年号,改成朱棣的事大。因为朝鲜会办事,所以深得皇上喜爱,无视两国的贸易往来才一直持续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