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军为何打不下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球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虽反法西斯一方获得最终的胜利,但人类是人类历程中抹不掉的灰色记忆。欧洲动线战场是二战中主要的战场之一,在该战场上主要是德军同苏联的较量,德军之所以败给苏联,德军在占领莫斯科的关键时刻战略失误是主要原因,同时异国作战对于环境的不适应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德军的战略失误在一开始德军同苏联的战争中,德军处于节节胜利的局面,占领当时的苏联首都莫斯科,对于当时的德军而言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就是这种胜利的局面使得希特勒认为苏联不堪一击,莫斯科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囊中之物,从而作出了暂停攻取莫斯科,主要兵力攻取高加索油田的决定,正是这样的决定使得,莫斯科有了缓冲的时间。当主要兵力攻取高加索油田的不顺畅在反过来攻取莫斯科时,已经没有了胜利的可能。
天气寒冷所致由于所处的纬度加之海洋的影响,德国哪怕在冬季气温都是比较温和的一般在零度以上,这样以来,对于苏联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肯定无法承受,众多德国士兵冻死在了异国他乡。加之,在极度寒冷的环境下,连枪支都被冻住,枪栓都拉不动,从而致使在作战能力上就有了极大的下降。
众所周知,苏联当时的军事体制,有一种别称“看不见的军队”,正是这样的军事体质,使得面对德军的进攻过程中,苏联能够迅速的增兵,使得德军在战略失误之后,再也没有了胜利的可能。加之,德军的长途异国作战,对于环境、后续保障各方面与本土作战的苏联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劣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军的战败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