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南下,北方人对清军很是欢迎,为何南方人却顽强抵抗呢?
同年四月,清军和原明朝辽东总兵吴三桂组成联军,在山海关附近一个叫“一片石”的地方与李自成亲率的大顺军展开激战,结果以李自成大败告终。
随后,清军大举入关,席卷中原,仅仅用了一年左右时间,就相继攻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明朝余部组建的南明弘光政权。
清军在这么短时间内就顺利攻占了半个中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在进军过程中没有遇到激烈抵抗,大部分地方都是望风而降,甚至出现了老百姓夹道欢迎清军到来的场面。
以当时的形势来看,清朝统一中国似乎成了指日可待的事情。
然而当清军进入江南之后,情况却完全不一样了。
从城市到乡村,清军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抵抗。各路反清势力蜂拥而起,一度成功遏制住了清军南下的步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小的江阴县城在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等人的领导下,成功顶住了清军长达八十一天的进攻,城破之后江阴军民全体殉国,悲壮程度令清廷也为之肃然起敬。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清军南下时,北方没有出现多少反清势力,南方却拼死抵抗呢?难道是江北汉人缺少血性吗?其实不然。
满清入关后,为了能使自己迅速站稳脚跟,就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民心的举措。
清朝统治者对外宣称之所以举兵入关是为了帮助大明王朝平定“闯贼”。虽然这话听上去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但对于已茫然无措的北方士绅和百姓来说,也只好相信满清的“诚意”了,因此出现夹道欢迎场面也是寄希望于满清能遵守承诺。
加之清廷的怀柔政策让饱受战乱之苦的北方百姓重新有了安稳生活的希望,人心思定,所以也就没有那么高的抵抗热情。此外,在接连经历了政权更迭后,北方地区的人心已经是一片散沙,大家无法形成一个共同目标,自然也就谈不上扛起抗清大旗了。
如果一年来两拨或者三拨 那征缴完粮食 老百姓旧的饿死
后来发现 清军还真的只来了一拨 其他的都没了 有啥理由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