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76个师进攻莫斯科,为何未战败局已定?
苏德战争进行到1941年9月底,德军依然保持着强劲的攻势,深入苏联境内600-800多公里处,并在德国元首的坚持下,从中央集团军群南北分兵,将列宁格勒团团围住,更是在基辅歼灭了当时苏军最大的重兵集团,俘虏66.5万人。
这么做,不仅拉齐了德军的战线,消除攻占斯摩棱斯克后中央集团军群南北侧翼的安全,而且极大改善了德军在苏联战场上态势,为进攻莫斯科建立一个稳固的出发地。然而,尽管此时的德军士气正旺,但兵败莫斯科的隐患已开始显现。
难以为继的后勤保障。
德军在基辅会战大捷,将德国元首的军事战略水平推到了最高峰,原先因南北分兵问题而闹得不可开交的陆军将领们,看到眼前的“大好形势”也不由得暗自佩服其“瞎猫碰见了死耗子”。总之,如今的德国元首和将领们的关系缓和了许多。
并就下一步进攻莫斯科达成了共识。不过,让将领们诧异的是,原先不愿这么做的德国元首,正迫不及待地要求尽快发起总攻。然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德军各路将领都在为糟糕的后勤补给而发愁,以至于进攻莫斯科的时间一拖再拖。
首先,对于拥有尚武精神,天生好斗、骁勇善战的日耳曼民族来说,每一名军人都希望成为冲锋陷阵的猛将,而不是在后方当一名“默默无闻”的后勤兵,这种主观认知直接导致德军补给存在重大隐患。在广袤的苏联,这样的窘境更加凸显。
其次,德军经过两三个月伤亡惨重的恶战后已精疲力竭,仅陆军损失就超过55万人,坦克更是消耗1800余辆,比一半还要多。而落后的后勤体制和其内部的“山头主义”,让运往前线的物资装备缓慢而随意,常常出现送错地方或装备的现象。
更麻烦的是,铁路运输效率低下。作为远距离作战运输的重要保障,德国与苏联的铁轨宽窄不一,改造既费时又耗人力。同时,由于把精力主要放在部队调动上,大量的物资无人卸载,结果造成车站拥堵,而在前线则是“人到,装备未到”。
也就是说,因为糟糕透底的后勤运输,德国元首下达的第35号训令,要一鼓作气地拿下莫斯科已不可能实现,只得将计划延长半个月。可悲的是,从德国元首到各级将领都没有对此有足够的认识,他们只希望集中所有的兵力进行最后一击。
这就是著名的“台风”行动。
1941年9月6日,德军发布了第35号训令,即“台风”行动,计划本月中旬从三个方向给莫斯科以决定性打击,并为了在苏联的冬天来临前完成,德军上下进行了精心准备,几乎集中了全部的打击力量,旨在一锤定音地彻底解决苏联问题。
一是,按照准备要求,德军南、北方集团军群调出所有能抽调的部队,加强中央集团军群实力。尤其是装甲摩托化部队全部抽走,在列宁格勒,防线上的空缺由二线部队填补;而在基辅,甚至要求古德里安脱离激战,指挥部队悄悄集中。
二是,面对糟糕的后勤运输,急着夺取最后胜利的德国人,终于将关注点放在物资调度上,运输效率不断提高。行动前,大多数陆军师的兵力已恢复至战争前的90%,甚至有些师达到满编,而损耗最大的坦克,总数也基本恢复到满编时的70%。
更关键的是,为加强和提高装甲集群的指挥与作战效能,德军对装甲部队进行了一次大的整编。不仅强化了各部队的隶属关系,而且将一些表现不好的师撤并补充到其他部队,使得装甲摩托化部队的实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协同作战更加娴熟。
当然,此时最高兴的当属博克元帅,中央集团军群已经达到76个师,其中包括22个装甲、摩托化师,成为进攻莫斯科的中坚力量。为了执行“台风”行动,德军集结了192万人的部队,以及2000辆坦克、1300余架飞机和4000余门火炮。
然而,作为正面进攻的中央集团军群,留作预备队的仅有2个师。不仅反映出德军对攻占莫斯科志在必得的信心,而且从上至下都相信这将是最后一击,“到克里姆林宫庆祝胜利”。殊不知,仅有2个师的预备队,成为兵败莫斯科的关键。
顽强的苏军不会轻易就范,尽管伤亡巨大,但依然将德军的进攻阻滞了下来,在僵持中,德军2个师的预备队与苏军源源不断地后备军,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时,德国人才意识到其糟糕的后勤以及少得可怜的预备队,是不可能攻占莫斯科的。
而莫斯科的冬天只是为德军的败退“雪上加霜”。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
2.日本当时并没有进攻西伯利亚,这个意图被苏联情报人员获取,并传回莫斯科,为朱可夫调动西伯利亚部队打了一个定心针。
而且苏联并不是沙俄,人民团结一心抗击纳粹,有着源源不绝地人员武器后勤以及广阔的版图纵深优势,德国很难吃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