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高效地读完一本书?
相信很多朋友的阅读水平还停留在中小学,习惯性地逐字句去读任何一本书,并且手里拿上一支笔,把作者写得比较精彩的话划下来,一本书划完,阅读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但事实上,这样的阅读方式是非常低效地,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偏向于关注细节,而忽略了整体的构架,这会导致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局部的信息来断言全书的内容,而没有办法把捉作者最精彩的部分,即作者是如何为我们构建起他的理论框架的。这可能也是很多人没有办法依托海量的著作去书写一篇论文,而只能依靠知网找几篇相关论文东拼西凑的原因。这里对于哲学、理论类的著作、论文来说尤甚。
事实上这样的阅读方式我们用来阅读《论语》一类的短小语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其本身推演的过程基本不涉及,更多的是用一种自明的方式去言说某些道理,在这一类的书籍中,我们用此类方式阅读,很容易获得相应的美感和启发。但是一旦涉及到整本著作都在围绕着某些结论来论说的时候,我们再这样去阅读,那这本著作估计只能是用来催眠的了。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大脑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没有自发地去为该书构建框架、为书中的论述搭建联系,虽然书都会有自己的目录和章节,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更多地是作者的思路,而读者本身,是被不知不觉地牵着走的,是被动的,就好像学生上课一样,所以一旦读到某些不那么感兴趣的章节,但担心错过什么不好跳过同时又难以读进的时候,瞌睡虫就来敲门了。
题者问“如何高效地读完一本书”
我在这里讲“高效”理解为:快速并且能够达到阅读目的
不同的读书目的,有不同的读书方法。在这里忍不住再想说一句,关于阅读功利化的问题。可能很多朋友会对功利化这个词有所抵触,尤其是与阅读产生捆绑的时候,但事实上,在阅读上注重功利化,更能达到满足我们增长见识,获得理解力,产生洞见的目的。除了我们读的闲书、散文纯粹是为了获得某种精神的愉悦和美感而进行的,其他经济、管理、心理学、哲学书目,在阅读过程中强调功利性,反而能够让我们读得更好。
不乱扯了。谈方法论。
围绕不同的读书目的,我们的阅读工作应该如何展开:
一、增长见识,满足装逼欲
这就是属于那种喜欢把自己捯饬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见面喝酒啥都能侃侃的那种。这类的阅读书目,多见于历史、地理、某些常识、新闻类的读物。要满足此类目的,就是放开了读,啥有意思就读啥,跟去旅游吃美食一样,看着一样诱人吃一样。这种主要是达到看的广、记得住、说得出的目的就行。这块没什么特别要说的,此类书目一般趣味性比较强,就是历史这块,为了更好地识记,可以先建立起朝代、时代、国别框架,再把每个相应的人物、历史事件置于框架之中,这样提取起来就会容易些。
二、要对某本书形成一定深度的理解,产生洞见
这里主要针对理论类书籍(哲学、经管、社会学等)。在阅读此类书籍的过程当中,尤其要注重阅读规则、方法的应用。
① 概览:拿到一本书,可以先对其前言、序言、后记、介绍、目录等进行阅读。前言、序言等可以一定程度上告诉你这本书大概是讲什么的,而目录是倾向于告诉你,我将如何对我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论述,也可以说,作者的每一章节包含怎样的内容。这可以让读者对书将要展开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相当于初见时的新朋友,对基本面貌有所掌握。这个过程讲道理花费不到10min。这里还可以翻开里边的章节,粗略的读个大概,对作者的写作风格、著作内容再多一步了解
② 正式阅读:在这个过程当中特别要注意应用一个原则:不断地提问自己。
这部分讲了什么?
作者是怎么样讲的?
这部分跟作者要论说的东西有什么联系?
或者说前后文是怎样的关系?
作者这样的论述方式和过程有没有什么问题?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我怎么看待作者提出的观点?
这个观点跟我、跟现实有哪些联系,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可以由此解释?
我应该如何利用这个观点?
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入这些问题,这只是提供一个思路,读者们根据实际作出自己的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做法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并且知道他是怎么搭建起来他的理论大厦的,在此之后,我们可以达到的目的是把一本书读薄了,它在我们的面前就剩下一个骨架,一个整体,而不是零星的知识片段。并且在此过程中,我们是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的,有一些我们知道作者作为例子等的一类不影响我们理解的内容、或者说不是那么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通过一定的技巧,迅速过滤,知道其存在的意义之后,便可继续下面的阅读,达到一个更有效的阅读目的。
三、要对某一个领域形成一定的认知
这一块的阅读方式,是必须要有第二点所提到的方法参与的,因为要了解某个领域的知识,必定是要从该领域的入门、代表、权威著作开始。只是这里更强调的是,如何使得阅读的相类的书目进行关联,能够在脑中构建起相应的知识体系。
在这里第一件事情,必定是要在某一个主题下,选取相应的代表著作,可以从最简单有趣的著作开始。在这一步要做的清楚该领域所研究的问题、对象以及研究方式。其次是要对核心的重要的概念有个基础性的认识。
第二步,就是要综合几本权威著作进行阅读。主要注意的是要比对不同著作者的侧重点、对相同问题的解释异同,自我提问的步骤在这里更是不能缺少,不可偷一分的懒,不然读过后,反反复复还是只知道那几个概念,无法形成自我的认知,更没法对人言说。
第三步,主要看个人要求,不是专业领域和很感兴趣的情况下,很多人到第二步就差不多可以终止了,这里如果要继续深挖的话,当然只能深广的阅读了。但是阅读要了一定程度,单纯的阅读已经不能呈现一个效用递增的趋势了,这时候特别的是要强调个人对知识的重塑能力。这里主要是指对领域知识的个人解读。
2024-03-17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