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闸蟹死的可以食用吗?
大闸蟹死的不可以食用,如果在常温状态下大闸蟹死亡时间超过2个小时就不建议食用了,如果是在冷冻状态下(非冷藏)死亡的大闸蟹,可以保存的时间较长,但也不要超过3个月。
食用河蟹以鲜活为宜,在常温状态下,随着河蟹死亡,其体内会不断产生毒素。这是因为包括大闸蟹在内的螃蟹均喜食动物尸体和腐烂食物,其消化道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致病菌和其他有害物质,螃蟹死后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另外螃蟹体内含有较多的组氨酸,死亡后会被某些细菌携带的组氨脱氢酶分解为对人体有害的组胺。
大闸蟹保存方法
1、浴缸保存
挑出生命力旺盛的大闸蟹保存,把大闸蟹轻轻倒入浴缸中,往浴缸里倒入一定的水,水量以大闸蟹把八足立起来可以在水面呼吸为宜,然后根据储存时间和大闸蟹的数量投入小鱼小虾喂食即可。
2、塑料盆保存
挑出精力旺盛的大闸蟹保存,把大闸蟹依次平铺放入塑料盆中,不要层叠,然后加水没过大闸蟹身体的一半,水不要把蟹全盖住,避免大闸蟹缺氧死亡,将塑料盆敞开放置在阴凉处,注意每天观察大闸蟹状态,及时把活力不足的蟹吃掉。
大闸蟹死了之后是否能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一般来说,如果大闸蟹购买前是活的,放在冰箱保鲜后短时间内死亡(如2小时内),且没有异味和寄生虫,体内细菌尚未大量滋生,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食用的。然而,如果大闸蟹在购买前就已经死亡,或者死亡时间较长,那么就需要避免食用了。
这是因为大闸蟹死后,体内容易滋生细菌和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分解大闸蟹体内的含氧酸,产生组胺等有害物质。组胺是一种有毒物质,会使大闸蟹体内的毒素增多,并加速细菌或微生物的繁殖。即使通过蒸、煮、煎、炸等烹饪方式,也很难完全消除这些毒素和细菌。因此,食用死亡时间较长的大闸蟹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脱水、休克等危险情况。
此外,大闸蟹体内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如肺吸虫等。这些寄生虫在活蟹体内的囊蚴感染和成虫幼虫的产卵率均高于死蟹,因此食用死蟹还可能增加感染寄生虫的风险。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健康,建议避免食用死亡时间较长的大闸蟹。在购买和食用大闸蟹时,应选择新鲜、活的螃蟹,并尽快烹饪食用。同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安全,避免食物中毒等危险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