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为孩子花费时间的家长是真的爱孩子吗,是什么原因?
家长并不是时刻都在教育孩子,事实上更多的是陪伴,而陪伴的方式千姿百态,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成长不能缺席,更多的则是对他们的潜移默化影响。
家长并不需要除了工作外都陪着孩子,而是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想做的事情。疲惫辛苦,毫无个人时间的家长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并不能起到足够积极的作用。
在孩子需要父母无时无刻不守在身旁的时候,的确需要父母的陪伴,但是当孩子能够自己做事和玩耍的时候,家长更多的是需要放手。
什么才是高质量的陪伴呢?
所谓高质量不是指父母随时都要配合孩子,而是他们能够在一旁自己做自己的,而家长也能抽出时间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其实关键在于当下孩子和家长的状态如何,只要双方都是舒适和平静的,这样的陪伴就是高质量的。
父母在一旁工作,让孩子自己玩耍,其实也是一种良好的陪伴,而这些工作并不是指家长看手机,玩电脑,追剧,而是一些孩子能够理解的工作。
同时父母做工作的状态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长匆匆忙忙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又或者享受工作本身,悠闲地完成需要完成的任务。
孩子需要的不仅是家长认真的工作态度,更多的是吸收父母做事时候的状态,看起来孩子自己玩的时候很专心,根本就注意不到家长的状态。
但其实他们却用自己敏锐的感知力去察觉家长在做什么。越是无意识的感知,渗透进灵魂的部分就越多。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环境,而不是孩子成长的主导,在陪伴中家长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喜欢的,这样的状态能够被孩子感知到,从而变得放松和喜悦。家长能够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本身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示范,这就已经为孩子起到了一种良好的表率作用。
当孩子需要家长参与他们游戏的时候,家长要记住主导权并不在自己的身上,应该给予孩子的是真实的生活。
真正应该培养孩子的是生活的能力,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玩耍可以和普通的工作相结合,每天各种各样的陪伴可以换着花样来,父母的陪伴和玩耍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家长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既是对自己也是对孩子的负责,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能够更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很多孩子离开父母就无所事事,可能就是因为他们从小没有机会离开父母的缘故。
高质量的陪伴并不等于父母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玩耍,而是孩子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家长在一旁完成工作,两种陪伴的有机结合才够合理。
这样的陪伴不光是给孩子的,也是给自己的。毫无个人时间的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未必能够有很好的状态。
烦躁疲惫的家长无法培养出平静的孩子,事实上在孩子一岁之前,需要父母经常陪伴,但当孩子学会走路,学会走路之后,更需要家长的放手。
其实有的时候孩子自己也能玩得很好,不需要父母经常陪着。
所谓高质量的陪伴,其实更多衡量的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状态如何,父母的有效期其实是很短暂的,在最初的十几年孩子会奔到父母的怀里撒娇,听得进家长的教导,如果在这最初的几年,家长忽略了孩子的教养,再怎么努力可能都不会有效果了。
在孩子的幼年时期,爱和陪伴往往比教育更重要,一个健康和谐亲密的关系,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基石,也是人格的内容。
父母早期的陪伴和爱,决定了孩子人格的底色是暖还是暗。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总说自己忙,却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教育一旦错过就很难弥补。
家长爱不爱孩子,主要体现在舍不舍得为他们花费时间。
爱孩子不仅是舍得花钱为他们上最好的学校,最重要是为了他们愿不愿意花时间陪他们聊天和玩耍。
所谓陪伴就是亲近对方,亲近他们的心理,而高质量的陪伴,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想其所想,做其所作,和孩子同频共振,这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在陪伴的过程中保持觉察觉知,先慢慢实践然后再融会贯通,最后变成一种习惯进入潜意识。低质量的长期陪伴不如高质量的短期相处。
职场家长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对孩子进行高质量的陪伴,真正影响孩子的不在于陪伴的时间,而在于陪伴的效果如何。家长足够了解孩子的需求,能够真正投入到和孩子的共处当中。
作为职场人和孩子相处没有时间的优势,那么就可以以智取胜。其实孩子并不是一定需要多贵的玩具,只要家长能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哪怕只是在他们身边待着,孩子也会感到满足。
家长可以在孩子回来之前,尽可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甚至可以把家务和陪伴孩子合并成一件事情,邀请孩子参与到做家务这件事中来。
善用碎片化的仪式感,家长可以选择十分钟来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游戏,等等孩子感兴趣的任何活动,其实只要家长用点心,很多生活化的场景都能够成为孩子心目中欢乐的回忆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