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叶障目的意思是
一叶障目的意思是: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会让人看不到外面的广阔世界。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一叶障目告诉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貌,还不能盲目轻信、盲目崇拜,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和验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予以看待。
一叶障目的寓言故事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子,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了。他十分高兴,于是跑到一棵树下,找到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自己的树叶。结果在伸手摘时不小心与其他树叶混在了一起。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几斗。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树叶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妻子疲倦不堪了,便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心里暗暗大喜,跑到街上去,举着树叶,旁若无人的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
一叶障目的意思是: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拼音:yī yè zhàng mù。
释义: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会让人看不到外面的广阔世界。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
出处:先秦佚名《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译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两颗豆子把耳朵塞住,连轰轰的雷鸣声也无法听见。
用法:在句中可充当宾语、分句;含贬义。
一叶障目的近义词
以偏概全
读音:yǐ piān gài quán。
释义: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片面地根椐局部现象来推论整体,得出错误的结论。
出处: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免得被那些以偏概全或不切不实的零言碎语所迷惑。”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看问题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