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
一般情况下,高中语文试题中阅读的部分都有好几种题型,当拿到卷子时,应快速浏览阅读题型,抓自己最擅长的题型先做,如果没有擅长的题型,就先抓题量少的,阅读量少的先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 文章 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1、文章体裁 :诗歌、小说、 散文 ( 抒情散文 、叙事散文)、剧本、 说明文 、 议论文
2、 记叙文 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
(2)抒情散文
4、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5、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小小说。
6、小说三要素: 人物、 环境、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8、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9、文 眼: 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人物、 故事 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10、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2高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及模板
修辞手法的作用
句子 本身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 拟人 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写出了 + 对象+特征
2 有气势 加强语气 一气呵成 强调了+对象+特征
(3)设问 引起读者思考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 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3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文章开头结尾的作用常见答案
开头的作用:1.吸引读者:(1)巧设悬念 (2)使用修辞(使文章文字生动)
(3)充满生活情趣 2.总领全文
3.奠定感情基调4.于后文发生某种关系:(1)对比关系
(2)铺垫、伏笔关系 (3)呼应关系(4)欲扬先抑
结尾的作用:1.中心类:(1)点明中心 (2)深化主题 (3)拓展主题
2.于前文发生某种关系:(1)对比 (2)呼应
3.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 4.委婉含蓄,意味悠长
二.关于总喻和分喻的 思维方式 (用于带有较复杂比喻修辞的句子理解题)
思考步骤:1.明确陈述主体(基石)2.分清本体喻体(重点) 3.理清比喻内容(保障)
三.关于三种人称各自的好处问题
第一人称:(我) : 1.使读者有身历其境之感2.便于作者表达自己较复杂情感
(我们):1.说理性 有号召力 2. 抒情性 有感染力
第二人称:(你,你们):1.赞美性质:亲切感
2.批评性质:(1)人:质问之势-气势强烈-表达情(2)非人:拟人化—同上
第三人称:(他,他们):客观真实
4高中语文阅读答题的技巧
高中语文现代文文体阅读答题技巧--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文章体裁: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诗歌等。
2.记叙文六要素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4.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 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5.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6.怎样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渲染气氛、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设悬念;总领全文。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埋伏笔。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 总结 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2024-12-1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