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桃园三结义,你知道多少?
“桃园结义”不见于正史,它是宋元以来民间艺术家的虚构。《三国志》 关羽本传云:“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羽在曹营时,曾对张辽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张飞本传云:“(飞K)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史书中的这-记载,经过民间文艺的铺张渲染,演变成“桃园结义"的故事。元杂剧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国志平话》开篇即“桃园结义”,《三国演义》在此基础上隆重推出了“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刘、关、张三人甫一相识便十分投缘,第二天在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等项,焚香再拜,誓日: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团祭罢天地,三兄弟宰牛设酒,聚集乡中三百勇士,于桃园中痛饮-醉。
需要说明的是,“桃园结义”虽属虚构,但异姓结拜为兄弟的做法在汉末三国时期的确存在着,且较为普遍。马腾曾与韩遂“结为异姓兄弟”,只是后来反目成仇(《三国志蜀书.马超传》注引《典略》) ;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马良传》认为马良可能曾与诸葛亮“结为兄弟”。 《三国演义》也写到周瑜与孙策同年,“交情甚密,因结为昆仲”。赵云长赵范四个月,“范遂拜云为兄”。只是,此类结拜兄弟的做法,不管是史料所载还是小说家言,都不如“桃园结义”有名。这是因为,《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把结拜兄弟的情义渲染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