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丨《这才是心理学》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心理学在最近十几年成为一门相当热门学科,从学界到普通大众都对心理学的热情越来越高。如果你也对心理学感兴趣,甚至在系统地自学心理学,那我们不妨大胆猜想,你涉足心理学的初心很可能是想解决自己、亲人或朋友的情绪或心理问题。这的确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生理上的疾病我们很难通过自学现代医学来治疗,但心理疾病似乎是可以的,因为心理学好像不是那种高大上的“科学”,学习门槛好像并不高。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虽然心理学家出版了许多面向大众的实用类心理学书籍,电视媒体等传播渠道也加速了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我们也常常在掌握一些心理学小技能后就能看到可喜的效果,但是,这一切都不代表心理学是一门外行人可以轻易发表判断性言论的学科。我们必须记住的是: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像物理、化学等学科那样必须遵循科学的标准,有方法可以验证其理论,可被重复验证,并且可以接受公开的检验。
《这才是心理学》这本书如此畅销,虽然代表了它的经典地位,但作者也无奈地表示,这从侧面反映了大众对心理学的认知仍然存在误区,并且现在看来,这样的误区会越来越严重, 催眠减肥、激发潜在心灵能量、睡觉时学法语、心理自助等神奇技能常常“借用”心理学知识来推广,毫无疑问,这些都是伪心理学。
你或许会问,既然科学的心理学这么重要,为什么不大力推广,让人们认识到真正的心理学呢?本书提出了四点原因:
人们对心理学知识缺少普遍的了解,并不清楚心理学研究的是什么 ,认为心理学可以有针对性地、全面地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难免产生失望感。
术语体系产生了阻隔。既然是一门科学的学科,为了准确定义各种知识和概念,必然涉及到专业术语的使用。然而这种显而易见的原因却被大众驳斥:为什么你说的心理学我根本就听不懂?试想,我们会对物理学知识说出这种质问吗?因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就预设心理学应该是通俗易懂的,这对心理学是相当不公平的。
心理学的基础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可能数年,也可能几十年。滞后性是每一门科学研究都会面临的问题,然而心理学却被硬定义为“实用性知识”,很多人会问:如果它不能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研究有什么用呢?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就是 大众媒体对科学心理学传播不足、而伪心理学知识却大肆传播,导致大众真伪难辨。 而这本书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这才是心理学》与其说是一本心理学书,不如说它是一本科普书,更准确地说,是心理学科普书。它不是有许多学完可以立刻使用的小技巧,而是在学习一种科学的思考方式,学习如何甄别伪心理学,从而明白哪些知识值得深入探索。
心理学是什么
如果现在问你:你知道的心理学家有哪些?相信绝大部分人只能说出:
弗洛伊德。
的确,一是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大众了解的心理学家非常少;二是能称得上“心理学家”的国内专业学者并不多,即使有,也并不是活跃在媒体的那些。因此,大众的心理学印象几乎是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刻画的,但你是否知道精神分析早已被现代心理学抛弃了大半,因为它的理论架构虽然非常复杂,但并没有足以支撑这些理论的可靠、可重复、有因果关系的数据和证据。比如他把很多心理问题归因于童年创伤,然而没有人能够证明它们的关系,因为大部分人根本就不记得小时候的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于是,弗洛伊德虽然让心理学声名远扬,特别是在许多艺术和文学作品中,但在现代心理学的领域内,它所占的地位已大大降低。现代心理学包含了大量不同研究主题、背景和方法,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横跨多个学科之间。目前,由美国心理学会(APA)设立的分支机构就多达56个,而且还是较为宽泛的分类。
(一)心理学面对的质疑
1.心理学分支为何无法高度整合?
如此多的分支不禁让大众怀疑心理学是否足够科学?为什么它像社科一样分类如此之多?为什么它不像物理化学生物一样有内在统一性呢?面对这些质问,心理学家觉得并不公平,要知道,决定一门学科结构的常常是它的发展历史,心理学作为一门如此年轻的学科,面临的困境其实和20世纪早期物理化学等一样,比如物理学分为力学、热力学、光学、声学和电学等,当时也仅仅是在数学理论水平才实现了整合。因此,心理学家认为,现在的整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有一天实现,其过程也会极其困难,而且也不是在内容的维度去整合,而是从研究方法上。
2.心理学是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我们知道,哲学几乎是所有现代学科的起源,在发展的过程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由此单独成学科,心理学也是如此;然而因为心理学是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又导致它类似于社会科学、人类学等学科,似乎难以独立开来。
有两点可以证明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一是它的研究是采用科学方法来探究人类及动物的所有行为,二是从这一知识衍生出来的实际应用是具备科学基础的。 心理学的首要特征是:它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3(二)心理学涉入了它不该进入的领域?
科学心理学的推广,必然要进入许多传统领域,如神学谕告、世俗智慧等。可以说, 人类知识每向前一步,都会引起反抗 ,比如早期解剖学的发展就受到基督教的阻碍。想象一下,当你一辈子都深信不疑的神秘力量居然被心理学解释为心理暗示的作用,你该会有多崩溃。
科学是什么
既然我们前面一直在说科学心理学,那么什么才是科学呢?总的来说,科学主要有三个重要特征:
1.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通俗地说就是基于观察来寻找世界的规律。而且这种观察是系统的、结构化的。
2.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
也就是说,一项发现如果想在科学界获得公认,就必须提交给科学团体,接受同行的评审,并且当同行重复实验时,能获得相同的结果。比如2016年5月闹得沸沸扬扬的科研事件: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的研究成果——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因为有人提出该试验结果无法重复,引起人们对这一研究结果真实性的怀疑。不过在2017年1月,《自然·生物技术》发布最新声明指出,已获得有关韩春雨实验可重复性的新数据,并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
虽然并不是所有公开发表的研究结果都必然正确,但同行评审却是一个最低标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民科、伪科学等常常会避开这些科学出版渠道,出现在娱乐化的媒体、互联网平台上,他们鼓吹自己的研究被主流科学界边缘化、污名化,因为这个发现过于先进,所以现在的科学根本无法理解。
3.实证可解的问题:科学家对于可检验理论的研究。
科学研究的问题,应该是可解的,也就是说它的答案是可以想象的,它用现在的技术可以解决,如果不能,它也是我们可以想象的答案。比如“孩子是如何获得其父母的语言”“我们的记忆为什么会出现错误”等就是科学可解决的问题,而像“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类的就是科学无法解决,将由哲学、文学去思考的问题。
对于心理学研究的人类行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民间智慧”来解决,但它们往往存在两种问题:
1.它们常常自相矛盾,你根本无法验证它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我们会说“三思而后行”,又会说“该出手时就出手”;会说“欲速则不达”,又会说“时不我待”;会说“行走江湖,安全第一”,又会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有一种浓浓的鸡汤味,没错,这不仅是我们在劝告时使用的理由,也常见于各种内容大而空的书籍中。它们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可以任意拿出一条来解释,因为已经知道了结局,所以它永远都不会错——它根本就没有被驳倒的风险。
因此,对那些心灵鸡汤和成功学来说,我们应该思考一下,道理我们都懂,为什么就是过不好一生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你遇到困难时选择哪种观念的思考过程、判断过程可不是它们能教会你的。
2.除了心理学家,普通大众根本不会去验证它的真伪。
作为中国应试教育的参与者,绝大部分的人应该对初中高中时代数量奇多的大考小考不陌生,那你是否听过这样一个说法呢?做选择题时,即使对答案感到不确定,也千万不要更改最初的答案。估计即使你的同学没有告诉过你,老师在备考策略的讲授时可能都会提到。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根据研究表明,这一建议完全是错误的,学生改变他们最初的选择后正确率会上升而不是下降。
你会发现,常识往往以一种智慧,而不是科学的形式出现,而心理学则扮演着一种世俗智慧的检验者的角色,因此常常与人们的文化信念发生冲突。
什么是可证伪性
2017年2月,美国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发现了大脑控制行为的真正机制,在大脑的左半球的语言区附近有两个小精灵,它控制了大脑许多区域的电化学反应,不过这种小精灵非常敏感,它一旦发现外界的探测,就会消失。
你发现这个研究成果的问题了吗?你会觉得这个研究简直就是在侮辱你的智商吗?因为你根本就无法证明小精灵是不是真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没有任何方法去验证这个研究,因此它是不可证伪的。
可证伪性标准是科学理论的最重要标准之一,它表示科学理论必须有验证其真伪的方法。 平时我们可能会听过“某某理论被证伪了”,这里要区分一下,这里的“证伪”指的是被证明是假的,与“可证伪”并不是同一概念(另外笔者想强调一下,“可证伪性”这一概念是科学哲学中的术语,它由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许多人认为的哲学对科学没有帮助的想法或许应该改变一下了)。
作者还举了一个敲门节奏的例子:他的同事自称有一套“根据不同的人的敲门节奏不同而猜出敲门人的特征”的技能,作者一开始不相信,但是随着同事的猜测越来越准确,从猜出性别,到年龄、身高,左手还是右手敲门等,作者不得不承认,同事的确有这一技能。这些猜测都是可证伪的,但是程度却不同(比如来者是30岁以下的男性和来者是100岁以下的人)。很容易理解,越精确的理论越可证伪,相反,那些坏的理论会以笼统的形式出现,以免于被证伪。
另外,“敲门节奏理论”还说明了,我们不仅要关注被证实的数量,还要关注验证的质量,证实精确的理论与笼统的理论很明显前者质量更高。
在科学中,“可证伪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作者甚至评价它“具有解放意义”。
对于科学家来说, 它可以让科学家们着眼于排除不正确的假设,而不是致力于研究出完美的理论。所以它并不是“可证真”,而是“可证伪”。要知道,定义什么是正确,比排除错误要困难得多,比如医学上很难定义什么是健康,但是更容易找到什么是疾病。因此,科学理论是通过不断地修正,趋近完善。
心理学理论的利用
学习了这么多关于科学心理学的知识,你可能会认为这样的心理学研究所验证的理论是难以应用的,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办法理解和使用。 的确,这是一种合理的推理,但并不是科学心理学关注的重点,因为它们本来就不致力于研究应用型心理学,或者说,即使大部分研究有其应用目的,它也是为了发展理论。这和物理化学等科学的目标是一样的。
关于心理学的形象问题我们从一个最简单直观的角度来了解大众眼里的心理学——观察书店里的心理学书籍类别。当你逛书店或者浏览书籍电商网站时, 如果留心注意,会发现主要有这三种类别:
1.心理学早期经典著作
主要包括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代表作有《梦的解析》)、斯金纳(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代表作有《沃尔登第二》《超越自由与尊严》)、荣格(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创始人,代表作有《人及其象征》)、弗洛姆(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代表作有《逃避自由》《爱的艺术》)、埃里克林(美国精神病学家,代表作有《童年和社会》《同一性与生命周期》)等心理学家的作品,他们主要侧重精神分析的观点。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 精神分析的许多理论并不可证伪,但它们无一例外地都被摆在心理学书架中重要的位置,而那些科学心理学著作,却被放在生物学、神经生理学或计算机科学等类别的书籍中。 可见,当我们谈到心理学时,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很可能是非科学心理学的书籍。
2.伪心理学书籍
这类书籍内容主要是心灵感应、意念移物、通灵术、星座等,这些书籍无疑是最受大众欢迎的,人们热衷于那些有着神秘色彩的信息,它们似乎能解决那些科学无法解释的问题,而且它们被伪装得简单易懂,不像科学心理学那样需要更深入的思考。虽然心理学也曾对这些伪心理学进行过研究,但他们发现,这些超感知现象在实验中根本无法重复,所以研究热潮也就冷却了。然而心理学却被这些伪科学所连累,在大众心中面目模糊。
3.心理学自助类读物
心理学常常被用来解决人际关系、心理调整,甚至减肥、提高性生活质量等问题,因此这一类也是书店里很常见的心理学读物,主要包括为提升人们的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励志类书籍,关于人类行为的新瓶装旧酒的书籍,以及只有极少数的由负责任的心理学专家为公众撰写的书籍。 心理学作为一门备受追捧的学科常常被滥用,这一情况在数字化媒体和互联网上的情况更糟糕,常有一些并不是真正的心理学从业人员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
这类书籍的另一个弊端就是让人误以为心理学追求的是那种“菜谱式”的知识,也就是只告诉你如何做,但对基本运作原理一概不谈。我们应该意识到,图书出版这种商业行为与科研这种非商业行为的区别非常大,图书出版是为迎合市场和读者,科研却是由科学家经过研究后才能判断是否有用,普通大众和科学家所思考的东西常常是不一致的。
心理学和其他学科
并不是只有心理学会研究人类的行为,只是大家的研究方法不同而已。然而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要接受的一个残酷事实是——当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发表研究成果时,心理学的贡献往往会被其他学科所掩盖。比如由美国公共卫生局主持的一项关于“电视暴力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研究,虽然研究工作都是由心理学家完成的,但由于这项成果由美国医学会确认并推广,因此公众完全不了解心理学家对此的贡献。
再者,心理学因为分支众多,许多心理学研究者在标识自己时会加上自己的研究领域,如生理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进化心理学家等等,因此造成心理学家面目模糊,大众常常会把心理学领域的成果归于非心理学的学科。比如当代杰出的心理学研究者丹尼尔·卡尼曼获得的是2002年的经济学奖(当然诺贝尔也还没有设立心理学奖),因此也没有太多人知道心理学对研究的贡献。
那么,心理学家自己对这些问题是否负有责任呢?答案是肯定的,的确有些心理学从业者在媒体中做出不专业甚至不道德的行为。不过,一些心理学家也勇于揭开这些遮羞布,承认并不应该把全部责任推给媒体和公众,心理学在发展中本身也存在问题。比如“双亲疏远综合症”这种曾经被认为是科学心理学的理论,其实完全是基于单独个案的“临床经验”,缺乏科学研究所需要的聚合效度,但却一直被当作科学概念在使用。
抵制科学心理学的主要原因
最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抵制科学心理学的原因,简单地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益冲突。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科学的进步会不断剥夺那些“权威”团体的地位,比如在富兰克林发现雷电的原理之前,当闪电击中教堂的木质尖顶并将其烧毁时,神职人员会和老百姓辩论——这到底是不是“上帝的惩罚”的征兆?
同样的, 科学心理学打击最大的就是伪心理学产业 。根据一项1991年的统计,在美国占星师的数量是天文学家的20倍,许多伪心理学术还进入医疗领域,比如潜意识减肥、通灵手术等等。美国国会在1993年估算,人们在这些医疗骗术上大约花费了100亿美元,相比之下,花在正规医疗研究上的经费简直少得可怜。
另外,人们相信这些伪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理由就是: 人们更愿意相信世界是他们所期望的样子,而非其真实的样子。但科学心理学家们要做的,恰好就是呈现真实,而真实常常令人痛苦。 这是一种令人扫兴的角色,因此我们再怎么强调辨别伪科学的方法都不为过。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这本书,它很可能和你之前阅读过的心理学书籍不一样,因为它并没有教授那些“菜谱式”的知识,你并不能学习到一两个能立刻使用的小技巧。
对于绝大部分都是业余的心理学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信息泛滥的今日,我们很容易被市场上那些备受追捧的伪心理学的误导,而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能帮我们厘清辨别真伪心理学的方法。这本书能修订重印多次,畅销多年,恰好也说明了伪心理学信息泛滥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其实我们只要牢记一句为心理学正名的话——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就能理解为何我们不能随意对心理学知识指手画脚,而是应该把我们对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尊重同等地给予心理学。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虽然心理学家出版了许多面向大众的实用类心理学书籍,电视媒体等传播渠道也加速了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我们也常常在掌握一些心理学小技能后就能看到可喜的效果,但是,这一切都不代表心理学是一门外行人可以轻易发表判断性言论的学科。我们必须记住的是: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像物理、化学等学科那样必须遵循科学的标准,有方法可以验证其理论,可被重复验证,并且可以接受公开的检验。
《这才是心理学》这本书如此畅销,虽然代表了它的经典地位,但作者也无奈地表示,这从侧面反映了大众对心理学的认知仍然存在误区,并且现在看来,这样的误区会越来越严重, 催眠减肥、激发潜在心灵能量、睡觉时学法语、心理自助等神奇技能常常“借用”心理学知识来推广,毫无疑问,这些都是伪心理学。
你或许会问,既然科学的心理学这么重要,为什么不大力推广,让人们认识到真正的心理学呢?本书提出了四点原因:
人们对心理学知识缺少普遍的了解,并不清楚心理学研究的是什么 ,认为心理学可以有针对性地、全面地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难免产生失望感。
术语体系产生了阻隔。既然是一门科学的学科,为了准确定义各种知识和概念,必然涉及到专业术语的使用。然而这种显而易见的原因却被大众驳斥:为什么你说的心理学我根本就听不懂?试想,我们会对物理学知识说出这种质问吗?因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就预设心理学应该是通俗易懂的,这对心理学是相当不公平的。
心理学的基础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可能数年,也可能几十年。滞后性是每一门科学研究都会面临的问题,然而心理学却被硬定义为“实用性知识”,很多人会问:如果它不能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研究有什么用呢?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就是 大众媒体对科学心理学传播不足、而伪心理学知识却大肆传播,导致大众真伪难辨。 而这本书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这才是心理学》与其说是一本心理学书,不如说它是一本科普书,更准确地说,是心理学科普书。它不是有许多学完可以立刻使用的小技巧,而是在学习一种科学的思考方式,学习如何甄别伪心理学,从而明白哪些知识值得深入探索。
心理学是什么
如果现在问你:你知道的心理学家有哪些?相信绝大部分人只能说出:
弗洛伊德。
的确,一是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大众了解的心理学家非常少;二是能称得上“心理学家”的国内专业学者并不多,即使有,也并不是活跃在媒体的那些。因此,大众的心理学印象几乎是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刻画的,但你是否知道精神分析早已被现代心理学抛弃了大半,因为它的理论架构虽然非常复杂,但并没有足以支撑这些理论的可靠、可重复、有因果关系的数据和证据。比如他把很多心理问题归因于童年创伤,然而没有人能够证明它们的关系,因为大部分人根本就不记得小时候的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于是,弗洛伊德虽然让心理学声名远扬,特别是在许多艺术和文学作品中,但在现代心理学的领域内,它所占的地位已大大降低。现代心理学包含了大量不同研究主题、背景和方法,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横跨多个学科之间。目前,由美国心理学会(APA)设立的分支机构就多达56个,而且还是较为宽泛的分类。
(一)心理学面对的质疑
1.心理学分支为何无法高度整合?
如此多的分支不禁让大众怀疑心理学是否足够科学?为什么它像社科一样分类如此之多?为什么它不像物理化学生物一样有内在统一性呢?面对这些质问,心理学家觉得并不公平,要知道,决定一门学科结构的常常是它的发展历史,心理学作为一门如此年轻的学科,面临的困境其实和20世纪早期物理化学等一样,比如物理学分为力学、热力学、光学、声学和电学等,当时也仅仅是在数学理论水平才实现了整合。因此,心理学家认为,现在的整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有一天实现,其过程也会极其困难,而且也不是在内容的维度去整合,而是从研究方法上。
2.心理学是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我们知道,哲学几乎是所有现代学科的起源,在发展的过程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由此单独成学科,心理学也是如此;然而因为心理学是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又导致它类似于社会科学、人类学等学科,似乎难以独立开来。
有两点可以证明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一是它的研究是采用科学方法来探究人类及动物的所有行为,二是从这一知识衍生出来的实际应用是具备科学基础的。 心理学的首要特征是:它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3(二)心理学涉入了它不该进入的领域?
科学心理学的推广,必然要进入许多传统领域,如神学谕告、世俗智慧等。可以说, 人类知识每向前一步,都会引起反抗 ,比如早期解剖学的发展就受到基督教的阻碍。想象一下,当你一辈子都深信不疑的神秘力量居然被心理学解释为心理暗示的作用,你该会有多崩溃。
科学是什么
既然我们前面一直在说科学心理学,那么什么才是科学呢?总的来说,科学主要有三个重要特征:
1.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通俗地说就是基于观察来寻找世界的规律。而且这种观察是系统的、结构化的。
2.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
也就是说,一项发现如果想在科学界获得公认,就必须提交给科学团体,接受同行的评审,并且当同行重复实验时,能获得相同的结果。比如2016年5月闹得沸沸扬扬的科研事件: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的研究成果——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因为有人提出该试验结果无法重复,引起人们对这一研究结果真实性的怀疑。不过在2017年1月,《自然·生物技术》发布最新声明指出,已获得有关韩春雨实验可重复性的新数据,并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
虽然并不是所有公开发表的研究结果都必然正确,但同行评审却是一个最低标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民科、伪科学等常常会避开这些科学出版渠道,出现在娱乐化的媒体、互联网平台上,他们鼓吹自己的研究被主流科学界边缘化、污名化,因为这个发现过于先进,所以现在的科学根本无法理解。
3.实证可解的问题:科学家对于可检验理论的研究。
科学研究的问题,应该是可解的,也就是说它的答案是可以想象的,它用现在的技术可以解决,如果不能,它也是我们可以想象的答案。比如“孩子是如何获得其父母的语言”“我们的记忆为什么会出现错误”等就是科学可解决的问题,而像“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类的就是科学无法解决,将由哲学、文学去思考的问题。
对于心理学研究的人类行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民间智慧”来解决,但它们往往存在两种问题:
1.它们常常自相矛盾,你根本无法验证它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我们会说“三思而后行”,又会说“该出手时就出手”;会说“欲速则不达”,又会说“时不我待”;会说“行走江湖,安全第一”,又会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有一种浓浓的鸡汤味,没错,这不仅是我们在劝告时使用的理由,也常见于各种内容大而空的书籍中。它们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可以任意拿出一条来解释,因为已经知道了结局,所以它永远都不会错——它根本就没有被驳倒的风险。
因此,对那些心灵鸡汤和成功学来说,我们应该思考一下,道理我们都懂,为什么就是过不好一生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你遇到困难时选择哪种观念的思考过程、判断过程可不是它们能教会你的。
2.除了心理学家,普通大众根本不会去验证它的真伪。
作为中国应试教育的参与者,绝大部分的人应该对初中高中时代数量奇多的大考小考不陌生,那你是否听过这样一个说法呢?做选择题时,即使对答案感到不确定,也千万不要更改最初的答案。估计即使你的同学没有告诉过你,老师在备考策略的讲授时可能都会提到。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根据研究表明,这一建议完全是错误的,学生改变他们最初的选择后正确率会上升而不是下降。
你会发现,常识往往以一种智慧,而不是科学的形式出现,而心理学则扮演着一种世俗智慧的检验者的角色,因此常常与人们的文化信念发生冲突。
什么是可证伪性
2017年2月,美国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发现了大脑控制行为的真正机制,在大脑的左半球的语言区附近有两个小精灵,它控制了大脑许多区域的电化学反应,不过这种小精灵非常敏感,它一旦发现外界的探测,就会消失。
你发现这个研究成果的问题了吗?你会觉得这个研究简直就是在侮辱你的智商吗?因为你根本就无法证明小精灵是不是真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没有任何方法去验证这个研究,因此它是不可证伪的。
可证伪性标准是科学理论的最重要标准之一,它表示科学理论必须有验证其真伪的方法。 平时我们可能会听过“某某理论被证伪了”,这里要区分一下,这里的“证伪”指的是被证明是假的,与“可证伪”并不是同一概念(另外笔者想强调一下,“可证伪性”这一概念是科学哲学中的术语,它由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许多人认为的哲学对科学没有帮助的想法或许应该改变一下了)。
作者还举了一个敲门节奏的例子:他的同事自称有一套“根据不同的人的敲门节奏不同而猜出敲门人的特征”的技能,作者一开始不相信,但是随着同事的猜测越来越准确,从猜出性别,到年龄、身高,左手还是右手敲门等,作者不得不承认,同事的确有这一技能。这些猜测都是可证伪的,但是程度却不同(比如来者是30岁以下的男性和来者是100岁以下的人)。很容易理解,越精确的理论越可证伪,相反,那些坏的理论会以笼统的形式出现,以免于被证伪。
另外,“敲门节奏理论”还说明了,我们不仅要关注被证实的数量,还要关注验证的质量,证实精确的理论与笼统的理论很明显前者质量更高。
在科学中,“可证伪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作者甚至评价它“具有解放意义”。
对于科学家来说, 它可以让科学家们着眼于排除不正确的假设,而不是致力于研究出完美的理论。所以它并不是“可证真”,而是“可证伪”。要知道,定义什么是正确,比排除错误要困难得多,比如医学上很难定义什么是健康,但是更容易找到什么是疾病。因此,科学理论是通过不断地修正,趋近完善。
心理学理论的利用
学习了这么多关于科学心理学的知识,你可能会认为这样的心理学研究所验证的理论是难以应用的,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办法理解和使用。 的确,这是一种合理的推理,但并不是科学心理学关注的重点,因为它们本来就不致力于研究应用型心理学,或者说,即使大部分研究有其应用目的,它也是为了发展理论。这和物理化学等科学的目标是一样的。
关于心理学的形象问题我们从一个最简单直观的角度来了解大众眼里的心理学——观察书店里的心理学书籍类别。当你逛书店或者浏览书籍电商网站时, 如果留心注意,会发现主要有这三种类别:
1.心理学早期经典著作
主要包括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代表作有《梦的解析》)、斯金纳(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代表作有《沃尔登第二》《超越自由与尊严》)、荣格(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创始人,代表作有《人及其象征》)、弗洛姆(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代表作有《逃避自由》《爱的艺术》)、埃里克林(美国精神病学家,代表作有《童年和社会》《同一性与生命周期》)等心理学家的作品,他们主要侧重精神分析的观点。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 精神分析的许多理论并不可证伪,但它们无一例外地都被摆在心理学书架中重要的位置,而那些科学心理学著作,却被放在生物学、神经生理学或计算机科学等类别的书籍中。 可见,当我们谈到心理学时,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很可能是非科学心理学的书籍。
2.伪心理学书籍
这类书籍内容主要是心灵感应、意念移物、通灵术、星座等,这些书籍无疑是最受大众欢迎的,人们热衷于那些有着神秘色彩的信息,它们似乎能解决那些科学无法解释的问题,而且它们被伪装得简单易懂,不像科学心理学那样需要更深入的思考。虽然心理学也曾对这些伪心理学进行过研究,但他们发现,这些超感知现象在实验中根本无法重复,所以研究热潮也就冷却了。然而心理学却被这些伪科学所连累,在大众心中面目模糊。
3.心理学自助类读物
心理学常常被用来解决人际关系、心理调整,甚至减肥、提高性生活质量等问题,因此这一类也是书店里很常见的心理学读物,主要包括为提升人们的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励志类书籍,关于人类行为的新瓶装旧酒的书籍,以及只有极少数的由负责任的心理学专家为公众撰写的书籍。 心理学作为一门备受追捧的学科常常被滥用,这一情况在数字化媒体和互联网上的情况更糟糕,常有一些并不是真正的心理学从业人员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
这类书籍的另一个弊端就是让人误以为心理学追求的是那种“菜谱式”的知识,也就是只告诉你如何做,但对基本运作原理一概不谈。我们应该意识到,图书出版这种商业行为与科研这种非商业行为的区别非常大,图书出版是为迎合市场和读者,科研却是由科学家经过研究后才能判断是否有用,普通大众和科学家所思考的东西常常是不一致的。
心理学和其他学科
并不是只有心理学会研究人类的行为,只是大家的研究方法不同而已。然而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要接受的一个残酷事实是——当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发表研究成果时,心理学的贡献往往会被其他学科所掩盖。比如由美国公共卫生局主持的一项关于“电视暴力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研究,虽然研究工作都是由心理学家完成的,但由于这项成果由美国医学会确认并推广,因此公众完全不了解心理学家对此的贡献。
再者,心理学因为分支众多,许多心理学研究者在标识自己时会加上自己的研究领域,如生理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进化心理学家等等,因此造成心理学家面目模糊,大众常常会把心理学领域的成果归于非心理学的学科。比如当代杰出的心理学研究者丹尼尔·卡尼曼获得的是2002年的经济学奖(当然诺贝尔也还没有设立心理学奖),因此也没有太多人知道心理学对研究的贡献。
那么,心理学家自己对这些问题是否负有责任呢?答案是肯定的,的确有些心理学从业者在媒体中做出不专业甚至不道德的行为。不过,一些心理学家也勇于揭开这些遮羞布,承认并不应该把全部责任推给媒体和公众,心理学在发展中本身也存在问题。比如“双亲疏远综合症”这种曾经被认为是科学心理学的理论,其实完全是基于单独个案的“临床经验”,缺乏科学研究所需要的聚合效度,但却一直被当作科学概念在使用。
抵制科学心理学的主要原因
最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抵制科学心理学的原因,简单地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益冲突。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科学的进步会不断剥夺那些“权威”团体的地位,比如在富兰克林发现雷电的原理之前,当闪电击中教堂的木质尖顶并将其烧毁时,神职人员会和老百姓辩论——这到底是不是“上帝的惩罚”的征兆?
同样的, 科学心理学打击最大的就是伪心理学产业 。根据一项1991年的统计,在美国占星师的数量是天文学家的20倍,许多伪心理学术还进入医疗领域,比如潜意识减肥、通灵手术等等。美国国会在1993年估算,人们在这些医疗骗术上大约花费了100亿美元,相比之下,花在正规医疗研究上的经费简直少得可怜。
另外,人们相信这些伪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理由就是: 人们更愿意相信世界是他们所期望的样子,而非其真实的样子。但科学心理学家们要做的,恰好就是呈现真实,而真实常常令人痛苦。 这是一种令人扫兴的角色,因此我们再怎么强调辨别伪科学的方法都不为过。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这本书,它很可能和你之前阅读过的心理学书籍不一样,因为它并没有教授那些“菜谱式”的知识,你并不能学习到一两个能立刻使用的小技巧。
对于绝大部分都是业余的心理学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信息泛滥的今日,我们很容易被市场上那些备受追捧的伪心理学的误导,而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能帮我们厘清辨别真伪心理学的方法。这本书能修订重印多次,畅销多年,恰好也说明了伪心理学信息泛滥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其实我们只要牢记一句为心理学正名的话——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就能理解为何我们不能随意对心理学知识指手画脚,而是应该把我们对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尊重同等地给予心理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深圳瀚翔脑科学
2024-11-21 广告
2024-11-21 广告
作为深圳瀚翔脑科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我可以介绍我们的心理测验系统。该系统是一套专业、先进的心理评估工具,基于心理学原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科学设计的测试题目,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能力倾向、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深圳瀚翔脑科学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