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代国家性质和国家早期定义是什么呢?
夏之所以是一个国家,我想主要还是它已经具备了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国家所应有的两个标志,即:第一,它已经实现了“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它已经有了“公共权力的设立”。关于后者,上面已经提到,夏朝通过自己所设立的“家天下”国家制度,实现了各个族邦对自己的权力认同。
他可以将自己的权力凌驾在所有族邦之上。还在禹刚完成自己的角色转换不久,他就在行使自己的这种权威了。这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禹会涂山的故事。在这次会盟上,他借口一件很小的事情,便杀掉了前来与会的防风氏,显然就是为了树立自己作为专制君主的权威 。
至于夏朝的“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我以为就是指它下面各个地方由各族邦构成的一套行政系统。这些族邦是血缘组织,但它们彼此之间却没有共同的血缘联系。他们既然被夏代国家编织进一个共同体,并各自长期占有某一固定地域,那就只能是国家的下属行政单位。
今学者皆以为古代氏族的姓氏反映了他们不同的血缘谱系,我们看夏代居住在古河济地区的这些氏族邦方,除与夏王保持同一个族姓的诸姒姓氏族外,就还有属于姚姓(或言妫姓)的有虞氏、属于己姓的昆吾氏、属于彭姓的豕韦氏、属于妊姓的有仍氏和薛氏、属于董姓的豢龙氏……等等。
文献记载他们都与夏后氏保持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或与夏互通婚姻,或担任夏的官职,或充任夏的侯伯,这些,都可以说明他们作为夏的下属行政单位的存在,表明夏不是一个单纯的酋邦组织,而是由许多不同血缘关系的酋邦组合成的国家,或者可以进一步被称作是早期国家。
讲到这里,我们应该对“早期国家”做一个大致定义了。这个定义首先来自当代西方人类学者,是他们首先提出早期国家的概念。不过大家对于早期国家的认识却不大统一。最早提出“早期国家”概念的荷兰人类学者H.J.M.克烈逊给于早期国家的定义是:“一个刚分化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社会中调整社会关系的组织。”
稍后的前苏联学者A.M.哈赞诺夫则强调“早期国家具有由前国家阶段继承的许多特征”,除刚刚产生的“从属和剥削的各种形式”外,还有“在社会生活中继续有着重要意义的亲属关系”。比较起来,中国学者更愿意接受哈赞诺夫的主张。不少学者指出,中国的早期国家,即旧史所谓“三代”。
它们之所以被称作早期国家,就是因为它们还包含有不少“原始性”的内容,即它们“不是在氏族制度被彻底‘炸毁’之后产生的,国家出现的时候,氏族组织的大量残余依然保留着,居民的血缘关系依然存在,而且此后保留了很长一段时期”。综合大家的看法,我们认为,中国早期国家就是指夏商周三代已具备公共权力,但社会仍滞留在居民血缘组织基础之上的政治组织。
夏作为“三代”之首和我国第一个进入文明的国家,无疑也具有早期国家的这样一些特性。它的由多邦组成的结构特征,表明了夏代国家仍旧是一个建立在血缘组织基础之上的政治组织。“邦”就是一个个具体的血缘组织。只是经过三代包括春秋时期长时间的民族融合,各个“邦”内部的血缘壁垒被打破,整个社会才发展成为真正按行政区划组织的成熟国家社会。

2024-03-10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