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的优美散文
展开全部
十月四日,不想呆在家里,便和好友相约去黄山旅游。一来可以清洗多日劳累之烦,二来可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第二天清晨,我们自驾小车由德兴直赴黄山。当车进入安徽境内时,看到路边的民房,皆白墙黑瓦,两侧山墙砌有高高的骑马墙,这就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据说这种建筑是很有讲究的,安徽古称徽州,自古山多而地平,成年男子多外出经商,远行前父母为其娶一女子为妻,意为留根。那高墙小窗加大了攀爬难度,是为家中的女子能更好的守节。在遐想与感叹中,黄山已在眼前了。
我们来到黄山的南大门,在一个意韵悠然的地方下了车,环顾四周,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甜味,心也随之舒展开来。在一片片翠竹的掩映下,散落在蜿蜒的山谷巨石之中。眼前就是“天下名泉”之称的黄山老温泉口了,只见一桥飞架于山间,桥下溪水潺潺,桥为双拱石桥,桥身有三字曰“名泉桥”。虽然不知道此桥建于何年何月,从桥身的古朴来看历史悠久。由此向东不远处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石像,徐霞客目光炯炯凝视远方,果断中透着刚毅。徐老先生赞黄山曰“游黄山天无下山”。多年以来,人们在想:是黄山美景成就了徐老先生的游记,还是徐老先生的游记成就了黄山的美名呢。
我们沿着逶迤的山路走去,山路崎岖不平,山势奇特,一会儿要走上坡路,一会儿又要走下坡路,山峰越来越险,气温越来越低,空气中透出阴凉,冷风阵阵,云来雾去,仿佛走进了世外仙山,似乎隔绝了人间。走过很长的一段石阶,来到了兹光阁,这里有一块巨大的花岗石碑,上面镌刻着“世界地质公园”几个朱红大字。兹光阁墨柱青瓦,其重檐式建筑彰显出中国古建筑独有的神韵,正门的匾额题有“兹光阁”三字,字体大气而端庄,仔细一看,是董必武题笔。立于兹光阁前,向上仰望,只见其身后山峰直入云霄,而苍松翠柏屹立在险峰之上,宛如一副浑然天生的水墨画。
我和好友要乘玉屏索道,去玉屏楼看黄山奇松??迎客松。在阵阵的轰鸣声,缆车徐徐开动,车窗外景色多彩秀丽,山势陡峭而崎岖,林木葱郁而挺拔,真是“横看成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奥地利进口的缆车速度很快,没给我们太多的`时间去远眺那些美好的风光,只不过用了十几分钟,玉屏楼就在我们眼前了。走下缆车就感到阵阵凉意,山间薄雾蒙蒙,忽见不远处有一巨石宛如大象,昴首望天,石象前面的迎客松,笼罩在空蒙的山雾中,犹如身着轻纱的少女,玉手轻扬,婷婷玉立。有诗云:“美目盼兮,巧笑靓兮”。我想她一定是在经历了千年风雨,看遍春花秋月之后,才能有如此的淡定与从容。忽然雾散了,人们大声叫了起来,迎客松从云雾中走来,如美人轻撩面纱摄人心魄,清秀而温婉。迎客松周围的石崖上有许多石刻,其中一副刻得是“岱宗逊色”,夫岱宗者,泰山也。我认为黄山之美在景色秀丽,东岳之尊在历史厚重,实不可相提并论。
接着,我们向莲花峰进发,莲花峰海拔1864。8米,险峭雄奇。在我腿微微发酸的时候,进抵百步云梯,环顾四周,真是景如其名。百步云梯高耸入云,两侧万丈深渊,是登莲花峰最险的一段狭长山道。我抬头仰望前方的石阶,陡峭异常,几近垂直,狭窄得只容一人通过,手脚并用艰难而上,爬行过半,雾气重重,好像飘起片片雪花,大家进退不得,队伍停在半空,有人大吼一声“兄弟们上啊!”,一行人奋力向前,冲过云梯天险。穿过窄窄的一线天,再向上走了不远,看见一圆形石碑上写道“黄山莲花峰高程1864。8米”,我们终于登上了莲花峰。真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登山如此,人生亦如此。
紧接着,我们下山向光明顶进发。一路上迤逦而行,低头看路,抬头看雾,两边看树,途中有一亭,古朴而雅致,在此小憩只觉得人在画中,画在心中。我们终于来到了光明顶,果然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地势开阔,远远望去,黄山奇景,俱收眼底。黄山气象站高大奇巧,观望台是一个白色的大圆球,远远便可以看到。旁边是光明顶山庄,一些房屋下面有燕子筑巢,还可见许多燕子飞来飞去。很多游客在这里匆忙地摄影,我们静静地伫立在这万仞高峰之上,感受着这里的一切。
然后,我们朝始信峰进发,到了始信峰,方信黄山天下奇: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沿路的黑虎松、连理松、竖琴松、探海松,形态各异,生动形象,更有许多无名松让我连连称奇。立于始信峰,登顶环顾,云海茫茫、险峻壮观。
云开雾散时,经云谷索道下山。这次游黄山,虽然没有如愿尽揽黄山之奇妙,但在山水之间领悟到黄山之美。黄山好像羞怯的少女,躲在阁楼上脉脉含情的窥望;黄山又好像聪慧的婉娘,洞察了我的心境,陪我雾锁双眉。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算不旺此行也。
我们来到黄山的南大门,在一个意韵悠然的地方下了车,环顾四周,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甜味,心也随之舒展开来。在一片片翠竹的掩映下,散落在蜿蜒的山谷巨石之中。眼前就是“天下名泉”之称的黄山老温泉口了,只见一桥飞架于山间,桥下溪水潺潺,桥为双拱石桥,桥身有三字曰“名泉桥”。虽然不知道此桥建于何年何月,从桥身的古朴来看历史悠久。由此向东不远处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石像,徐霞客目光炯炯凝视远方,果断中透着刚毅。徐老先生赞黄山曰“游黄山天无下山”。多年以来,人们在想:是黄山美景成就了徐老先生的游记,还是徐老先生的游记成就了黄山的美名呢。
我们沿着逶迤的山路走去,山路崎岖不平,山势奇特,一会儿要走上坡路,一会儿又要走下坡路,山峰越来越险,气温越来越低,空气中透出阴凉,冷风阵阵,云来雾去,仿佛走进了世外仙山,似乎隔绝了人间。走过很长的一段石阶,来到了兹光阁,这里有一块巨大的花岗石碑,上面镌刻着“世界地质公园”几个朱红大字。兹光阁墨柱青瓦,其重檐式建筑彰显出中国古建筑独有的神韵,正门的匾额题有“兹光阁”三字,字体大气而端庄,仔细一看,是董必武题笔。立于兹光阁前,向上仰望,只见其身后山峰直入云霄,而苍松翠柏屹立在险峰之上,宛如一副浑然天生的水墨画。
我和好友要乘玉屏索道,去玉屏楼看黄山奇松??迎客松。在阵阵的轰鸣声,缆车徐徐开动,车窗外景色多彩秀丽,山势陡峭而崎岖,林木葱郁而挺拔,真是“横看成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奥地利进口的缆车速度很快,没给我们太多的`时间去远眺那些美好的风光,只不过用了十几分钟,玉屏楼就在我们眼前了。走下缆车就感到阵阵凉意,山间薄雾蒙蒙,忽见不远处有一巨石宛如大象,昴首望天,石象前面的迎客松,笼罩在空蒙的山雾中,犹如身着轻纱的少女,玉手轻扬,婷婷玉立。有诗云:“美目盼兮,巧笑靓兮”。我想她一定是在经历了千年风雨,看遍春花秋月之后,才能有如此的淡定与从容。忽然雾散了,人们大声叫了起来,迎客松从云雾中走来,如美人轻撩面纱摄人心魄,清秀而温婉。迎客松周围的石崖上有许多石刻,其中一副刻得是“岱宗逊色”,夫岱宗者,泰山也。我认为黄山之美在景色秀丽,东岳之尊在历史厚重,实不可相提并论。
接着,我们向莲花峰进发,莲花峰海拔1864。8米,险峭雄奇。在我腿微微发酸的时候,进抵百步云梯,环顾四周,真是景如其名。百步云梯高耸入云,两侧万丈深渊,是登莲花峰最险的一段狭长山道。我抬头仰望前方的石阶,陡峭异常,几近垂直,狭窄得只容一人通过,手脚并用艰难而上,爬行过半,雾气重重,好像飘起片片雪花,大家进退不得,队伍停在半空,有人大吼一声“兄弟们上啊!”,一行人奋力向前,冲过云梯天险。穿过窄窄的一线天,再向上走了不远,看见一圆形石碑上写道“黄山莲花峰高程1864。8米”,我们终于登上了莲花峰。真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登山如此,人生亦如此。
紧接着,我们下山向光明顶进发。一路上迤逦而行,低头看路,抬头看雾,两边看树,途中有一亭,古朴而雅致,在此小憩只觉得人在画中,画在心中。我们终于来到了光明顶,果然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地势开阔,远远望去,黄山奇景,俱收眼底。黄山气象站高大奇巧,观望台是一个白色的大圆球,远远便可以看到。旁边是光明顶山庄,一些房屋下面有燕子筑巢,还可见许多燕子飞来飞去。很多游客在这里匆忙地摄影,我们静静地伫立在这万仞高峰之上,感受着这里的一切。
然后,我们朝始信峰进发,到了始信峰,方信黄山天下奇: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沿路的黑虎松、连理松、竖琴松、探海松,形态各异,生动形象,更有许多无名松让我连连称奇。立于始信峰,登顶环顾,云海茫茫、险峻壮观。
云开雾散时,经云谷索道下山。这次游黄山,虽然没有如愿尽揽黄山之奇妙,但在山水之间领悟到黄山之美。黄山好像羞怯的少女,躲在阁楼上脉脉含情的窥望;黄山又好像聪慧的婉娘,洞察了我的心境,陪我雾锁双眉。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算不旺此行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