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禅对诸葛亮的容忍

 我来答
刺任芹O
2022-11-15 · TA获得超过6.2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38.7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9140万
展开全部

《出师表》中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公然扬言皇宫和丞相府应该一体操作,这是赤裸裸提醒刘禅别乱插手,刘禅对诸葛亮意思有相当的容忍度了。

当时蜀国内外交困,危机四伏。《出师表》谈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可不是小题大做之人,他能这样说,就说明现实的确如此。当时,诸葛亮不但面临着“北边有曹魏,虎视眈眈;东边有孙吴,不怀好意”的外部压力,还有很让人担心的内部压力。

此时的蜀国,随着一批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先后去世而变得人才匮缺。三国时期,谁用人才,谁就能占据优势,诸葛亮当然深知这一点。而蜀汉政权的最主要问题就在于它内部的矛盾一直得不到解决,也正是这个内部矛盾最终导致了蜀国的灭亡。

所以诸葛亮成为辅臣后,一方面要处理好和刘禅的君臣关系,另一方面更要处理好自己与蜀汉政权当中他的同僚们——那些来自不同阵营、代表不同政治派别和集团利益的人之间的关系。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诸葛亮和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之间的严重分歧,最后导致李严被废。所以,诸葛亮无论如何是不能把政权交给刘禅的

刘阿斗坐在君位上闲得无聊了,看丞相忙的废寝忘食,也会发几句牢骚:“政务大事都是归诸葛丞相的,朕只负责搞祭祀。”不过,也就仅限于牢骚而已,并没有实质性的对抗。

刘禅对诸葛亮,主要还是全面的支持和信任。他的这种不满,其实类似儿子在反抗父亲,或者学生在反叛老师。

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六出祁山,其中230年的第四次,按历史是魏延、吴懿率领的,诸葛亮并未参加。但演义则写诸葛亮活活气死曹真,八阵图大破司马懿,眼看胜利在望,要夺取长安。

这时候为了无法收场,只好写刘禅听信谗言,害怕诸葛亮要造反,将诸葛亮召回,从而使得北伐功亏一篑。这让不少读者气的吐血的段子,其实全罗贯中的虚构。

历史上,以当时诸葛亮的权力地位,如果真的到了这种关键时刻,刘禅根本不可能强行将其召回。罗贯中这个段子,其实既抹黑了刘禅,也侮辱了诸葛亮的君臣关系。

当然,刘禅毕竟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作为一个皇帝,他身上肯定有对权力的渴求,不可能完全心平气和地去给人当傀儡。而诸葛亮的风格,又一向是事无巨细,全部包干,连自己属下的活儿都恨不得事必躬亲,更别说给刘禅留下权力。

扩展资料:

魏国皇帝曹睿也好,吴国皇帝孙权也好,魏国和吴国的大臣也罢,都一致认同诸葛亮是和曹睿、孙权身份等同的政权首脑,而非名义上的蜀汉皇帝刘禅。

曹魏时人说雄心壮志,动不动就是斩“权、亮”之首。吴国和蜀国缔结两国盟约,正式盟书里直接就写上“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而不提刘禅半语。

除此之外,诸葛亮更对刘禅严格要求,如严师一般谆谆教诲,哪怕出兵北伐时,仍要安排了“秉心公亮,义形于色”的贤臣董允,受命统帅宫中宿卫。刘禅不满足于自己的后宫嫔妃只有十二人,想要扩充人数,就被董允毫不客气给回绝了。

然而,整整十年,刘禅却一直谨遵刘备遗训,满足于做一个礼仪性的天子,终诸葛亮一生,皆谨以父事之,丝毫没有任何争权意图。“政则葛氏,祭由寡人”并不是刘禅用来自嘲的话,而是他具备充分的自知之明,心甘情愿如此。

因此,蜀汉举国君臣一心,不生间隙,“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竟实现“一州力抗中原九州”的奇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诸葛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