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的部首是什么
黑的部首:黑。
黑(拼音:hēi)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黑”基本义表示火熏出的颜色,即黑色,引申为昏暗无光,即黑暗。由黑暗引申为秘密的、隐蔽的,由秘密的、隐蔽的引申为恶、坏、反动的。
黑字用来形容物体,就成了一种颜色即黑色。这个引申义在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如“黑牛”“黑羊”“黑犬”“黑豹”。再如“黑云压城城欲摧”“天下乌鸦一般黑”的黑,都表示黑色。
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夏后氏尚黑,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自夏开始即有尚黑的观念。古人最早是根据“五行学说”来确立尚色制度的。
一直到秦兼并天下、统一六国时期,秦始皇仍袭“五行学说”的观念,明确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
同时,他还对衣冠服饰统一成制,并改称当时以黑巾覆头的平民为“黔首”。黑色作为五行色中的正色之一,是古代色彩观念中最原始的单色崇拜。
此时的黑色,被赋予了特殊制度文化的同时,已然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如唐代元稹《出门行》中:“丧车黔首葬,吊客青蝇至。”
夜晚黑暗,黑由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义为夜晚。唐王建《和门下武相公春晓闻莺》:“侵黑行飞一两声,春寒畦小未分明。”
古人用白代表正确,用其对立面的黑代表错误。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即是非分明。成语“黑白不分”“颠倒黑白”,即不分是非、颠倒是非。
错误当然不好,黑字的“坏”“狠毒”义由此引申而来。元佚名《抱妆盒》第三折:“一片黑心肠。”不顾道义法律,用各种卑鄙手段损害别人,为自己谋取钱财利益,就是“黑了心”造成的恶果,成了人类社会的顽症。
干坏事不光明正大,大多隐蔽进行,由此黑又引申为隐蔽的、非法的。如:黑市、黑手、黑户、黑货、黑道、黑帮、黑话、黑枪、黑钱、黑社会、黑窝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