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什么?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孙武所著。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十三篇。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经典谋略之一。被称为“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兵学奇书。
《三十六计》源自20世纪40年代发现的一个孤本,该孤本是抗日战争期间四川民间用土纸排印印出的,其编撰者到底是谁,至今无人知晓。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成书过程
孙武辗转到吴国时,适逢公子光政变。吴光即位后,伍子胥听说其才能,向吴王推荐。孙武带着这13篇晋见吴王,获得重用。
《汉书·艺文志》记载:“兵权谋家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于见吴王前;见吴王后又着问答多篇。晚至唐代,流传的孙子兵法共三卷,其中十三篇为上卷,还有中下二卷。注家杜牧认为,曹操将八十二篇孙子兵法删节为十三篇;但其他注家认为十三篇出自孙子本人,不是曹操删节的结果,是由孙武草创,后经其弟子整理成书。
《三十六计》书籍背景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