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书省职能,元朝的中书省和唐朝的中书省职能有何不同?
元朝的中书省和唐朝的中书省职能有何不同?
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同为中央行政总汇,由中书省决策,通过门下省审核,经皇帝御批,然后交尚书省执行。
元代三省只剩下了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为最高行政机构。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时的中书省在职能上有何区别
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总揽全国政务.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而元朝设置中书省以总理全国政务,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省臣被派往地方执政,称为行中书省事。
作用: 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厂皇权.在秦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每当皇帝无能,丞相就可能专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意义及影响: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边远地区,设十一个行中书省分区统辖.唐朝的中书省是唐帝国中最核心的权利机构,中书省的最高官员相当于就是宰相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 唐朝的中书省是三省六部中三省之一,是政治官制. 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命令唐朝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
三省为中央最高中枢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 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省和唐朝的中书省职能有何不同
唐朝的中书省是三省六部中三省之一,是政治官制。 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命令 而到了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是行政区划制度,也是今天我们现在省份划分的基础 元朝的中书省分为行中书省和中书省,前者是管理地方的,而后者是上承天子,下总百司的最高行政机关。
唐代中书省的具体职责以及具体官职?
在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同为中央行政总汇,由中书省决策,通过门下省审核,经皇帝御批,然后交尚书省执行,故实任宰相者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省长官在魏晋为中书监及中书令,隋代废监,仅存中书令一职。唐在中书令之下设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皆为要职。
中书省一般设有:中书令二人,正二品。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 侍郎二人,正三品。掌贰令之职,朝廷大政参议焉。临轩册命,为使,则持册书授之。四夷来朝,则受其表疏而奏之;献贽币,则受以付有司。 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掌侍进奏,参议表章。 主书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有令史二十五人,书令史五十人,能书四人,蕃书译语十人,乘驿二十人,传制十人,亭长十八人,掌固二十四人,装制敕匠一人,修补制敕匠五十人,掌函、掌案各二十人。 右散骑常侍二人,右谏议大夫四人,右补阙六人,右拾遗六人,掌如门下省。 起居舍人二人,从六品上。掌修记言之史,录制诰德音,如记事之制,季终以授国史。有楷书手四人,典二人。 通事舍人十六人,从六品上。掌朝见引纳、殿庭通奏。凡近臣入侍、文武就列,则导其进退,而赞其拜起、出入之节。
参考资料: ://baike.baidu/view/57700.?wtp=tt
唐朝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性质和作用
中书省(即隋朝的内史省):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隋称内史侍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就军国大事、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诏旨,起草之责主要由中书舍人负担.是决策机构.
门下省: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主要职官有给事中.负责审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有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称“封驳”,驳正之权主要由给侍中掌握.是审议机构. 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实际不任命,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尚书省设在宫外,总领六部.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皆由尚书省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州县,或根据制敕精神,制定政令,下达有关部门.中央寺、监、百司等机构下达诸州的政令,也必须由本省发遣.是执行机构. 唐代三省制的特点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这种变化的动因在于皇权对于相权的控制、以及提高行政效率. 首先为了抑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正宰相崇高的职衔,所以便易于控制.渐渐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这符合从汉代开始的相权不断下降的规律. 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唐太宗贞观八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始于此.唐高宗永淳元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长兴四年为避讳(慕容延钊父名章),曾改为“同中书门下二品”,因为尚书仆射是职事官从二品.贞观十七年,萧瑀、李勣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为侍中、中书令是正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名始于此.高宗以后,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否则即使担任中书令也不能称为宰相,品位高者亦如此(有三公、三师头衔的除外). 其次,三省合署议事、办公,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 三省分权,势必造成相互牵制、效率低下等弊端.为了三省之间协调行动,三省首长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自武德年间开始,中书、门下集议于政事堂,政事堂设于门下省.(《通典》:“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由此,确立了中书省的中心地位.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从此,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 尚书省在武则天时代一度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 中书省在武则天时代一度改称西台、凤阁、紫微省,旋复旧称. 门下省在武则天时代一度改称东台、鸾台、黄门省等,旋复旧称.唐朝中书省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负责决策。
隋代因避讳改为“内史省”或“内书省”,唐代先后曾改称西台、凤阁、紫薇省,旋复旧称。在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同为中央行政总汇,由中书省决策,通过门下省审核,经皇帝御批,然后交尚书省执行,故实任宰相者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省长官在魏晋为中书监及中书令,隋代废监,仅存中书令一职。唐在中书令之下设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皆为要职。宋代虽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而中书省之权特重。《宋史·职官志》说:“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宋代中书省之职是“掌进拟庶务,宣奉命令、行台谏章疏,群臣奏请兴创改革及任命省、台、寺、监、侍从、知州军、通判等官员。”中书省掌握行政大权,它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边远地区,设十一个行中书省分区统辖。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并规定此后朝廷不得再立丞相,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明永乐帝时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此后即无中书省这一机构。元朝中书省的职能是什么?
元朝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为最高行政机构。其设官沿袭金尚书省之制,长官中书令由皇太子兼任,未立皇太子时则缺。实际长官为右丞相、左丞相(元制尚右﹐故右在左上)各一员,或仅置右丞相,总领省事,统率百司。
平章政事四员,为丞相之副贰;右丞、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两员,为执政官;统称为宰执。又置参议中书省事四员,掌左司、右司文牍,参决军国重事。左司、右司,各置郎中、员外郎、都事等官。中书省领六部。中统元年初置左三部(吏、户、礼)、右三部(兵、刑、工)。
至元元年(1264)分为吏礼、户、兵刑、工四部,七年始分立六部。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各地区相继分立行中书省,总隶于中书省;山东、山西、河北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则由中书省直辖,称为”腹里”,即内地的意思。
至元七年至八年,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至大二年(1309)至四年三次设立尚书省分理财赋,亦置丞相及平章、右丞、左丞、参政等宰执官。在这期间,行政权实际上归尚书省,各行中书省亦相应改为行尚书省。尚书省罢,权力复归中书省。
元朝中书省在远方还有一些派出机构(一种特殊的行政专署,一种 *** 机构)即各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代指其辖区,后来再简称即地方上的省(但中书省本身并不代指其直辖区“腹里”)。
扩展资料
中书省作为正规的宰相机构,掌管制令决策,是中央最高权力机关,其长官中书令是制度规定的首席宰相。南北朝及唐朝中后期,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实际长官,行使宰相权力。
汉武帝之前是权力相对独立的丞相府,汉武设置中书机构和内朝官以强化皇权、消弱丞相府的行政大权;西晋设立中书省使得传统意义的丞相权力更依附于皇权,但实权关系高于名义关系,后来中书省变得相对独立了,元朝还在地方设行中书省。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乘机废明朝中书省,只留置中书舍人。清朝有中书科,地位低,仅有监察职能。
明、清朝内虽无相职,但有所谓“首辅”或内阁大学士等职接连替代中书令原有的角色,清朝中堂一词即由此衍生而来。惟与前期相较,内阁大学士等要职皆不复宰相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