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氟酸简介

 我来答
户如乐9318
2022-10-09 · TA获得超过675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55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54万
展开全部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国标编号
  • 4 CAS号
  • 5 中文名称
  • 6 英文名称
  • 7 氢氟酸的别名
  • 8 分子式
  • 9 外观与性状
  • 10 分子量
  • 11 沸点
  • 12 熔点
  • 13 溶解性
  • 14 密度
  • 15 稳定性
  • 16 危险性
    • 16.1 危险标记
  • 17 主要用途
  • 18 健康危害
  • 19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 20 实验室监测方法
  • 21 环境标准
  • 22 泄漏应急处理
  • 23 防护措施
  • 24 急救措施

1 拼音

qīng fú suān

2 英文参考

Hydrofluoric acid

3 国标编号

81016

4 CAS号

7664393

5 中文名称

氢氟酸

6 英文名称

Hydrofluoric acid

7 氢氟酸的别名

氟化氢溶液

8 分子式

HF

9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有 *** 性臭味的液体。商品为40%的水溶液

10 分子量

20.01

11 沸点

120℃(35.3%)

12 熔点

83.1℃(纯)

13 溶解性

与水混溶

14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26(75%);相对密度(空气1)1.27

15 稳定性

稳定

16 危险性

氢氟酸为可燃酸性腐蚀品,在高温下极易挥发出有毒气体,腐蚀性极强;遇H发泡剂立即燃烧;能与普通金属发生反应,放出氢气而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6.1 危险标记

20(酸性腐蚀品)

17 主要用途

用作分析试剂、高纯氟化物的制备、玻璃蚀刻及电镀表面处理等。

18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能穿透皮肤向深层渗透,形成坏死和溃疡,且不易治愈。眼接触高浓度氢氟酸可引起角膜穿孔。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长期接触可发生呼吸道慢性炎症,引起牙周炎、氟骨病。

19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C501276ppm,1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33~41mg/m3,平均20mg/m3,经过1~5.5个月,可出现粘膜 *** ,消瘦,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部分动物死亡。

致突变性:DNA损伤:黑胃果蝇吸入1300ppb(6周)。性染色体缺失和不分离:黑胃果蝇吸入2900ppb。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4980ug/m3(孕1~22天),引起死胎。

危险特性:腐蚀性极强。遇H发泡剂立即燃烧。能与普通金属发生反应,放出氢气而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燃烧(分解)产物:氟化氢。

20 实验室监测方法

离子色谱法

超纯酸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刊,英]/Paulsen P.J.;Beary E.S.;Bushee D.S.Anal.Chem.1988,60(10).971~975 《分析化学文摘 》1990.4.

21 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mg/m3[F]

22 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雾状水,减少蒸发。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23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4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