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片段要有感观和修辞手法
写景片段要有感观和修辞手法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 *** 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出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用衬托修辞手法写的片段
秋天品味菊花,我为其风节而感动,“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伟丈夫也。冬天品味梅花,我为其勇毅而击节,自知风寒侵凌,依然前行报春,真勇士也。春天品味牡丹,我为其气韵而赞叹,看那姚黄魏紫在春阳下绽放,在春风中摇曳,似将日月精华集于一身,纵情恣肆地展示着生命的高贵与艳丽。
此花中三品,可赞可叹。然而细品其生命过程,止于在自然形态之美中展示其节其气,而未入由美至圣境界。如此境者,唯有荷花。你看她自盈盈清水中拔节而出,在纤尘不染的绿叶间绽放,在暖暖夏晖中凋谢,生来默默,归去静静,不征不嚣,无艾无怨......
求用修辞手法写景的一段话,急
推开紧闭了一个冬天的窗户,看见连绵起伏的远山。远山青黑如黛,惟见一处山岗,漂浮着一抹嫩嫩的黄绿色。那抹黄绿色嫩得非常不确定,像薄霭,抑或说像梦幻,漂浮在那处山岗。确定的是,我们真真切切收到了大自然借那片颜色传递的消息:春天来了。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在初冬时说的这句话。实际上是说,要不是为了春天,我们龟缩着脖子,咬紧牙关,熬过漫长的、石头般干冷的、河流停滞树木光秃的冬天,还有什么意义?因而,在他居住的那块大陆,当春天稍一露脸,人们便迫不及待地换上华丽的服装,随着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欢快地起舞。“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他们情不自禁这样欢呼。
我们缺乏那分浪漫那分热情,我们的春天来得有点突兀,乍暖还寒,摆足了矜持的架子。当我向它投去深情的一瞥时,它竟躲闪了一下。
以修辞手法描写"雷电”的片段与感受
冷不防,一个闪电,接着便是震耳的雷声,轰隆,轰隆……像是巨大的滚筒,滚着滚着,渐渐地远去了。这个声音还没有完全消失,“劈哩叭啦”,又一个大雷炸开……高的声音、低的声音、长的声音、短的声音,混在一起,仿佛在为大雨伴奏。好个淘气的雷电!
写景的优美作文,要有几种修辞手法,不
这时候万籁无声,只有那暖夜沉默的黑暗将他们团团围着。做巢在蔷薇花和忍冬花丛里的反舌鸟,偶然从小梦里醒过来,唱出一个羞怯清丽的调子。然后,仿佛经过一下慎重的考虑,又是完全地静默了。
一到夜里,又高又蓝的天空稀疏地缀着宝石一样的星辰,天边时时扯着鬼睐眼似的火闪,空气里弥漫着泥土,雾露和稻子的清新气息。夏夜特有的像梦幻一样的安溢使得一切生物似乎都人睡了,虽有金铃子一类的草虫的丝丝的叫声,但声音那样的细弱、遥远,也象是在说梦话呢!
天已近黄昏,太阳慢慢地钻进薄薄的云层,变成了一个红红的圆球。西边天际出现了比胖娃娃的脸蛋还要红还要娇嫩的粉红色。太阳的周围最红,红得那样迷人。红色向四下蔓延着,蔓延了半个天空,一层比一层逐渐淡下去,直到变成了灰白色。天空中飘浮着柔和的、透明的、清亮的、潮乎乎的空气。夕阳似乎在金红色的彩霞中滚动,然后沉人阴暗的地平线后面。通红的火球金边闪闪,迸出两三点炽热的火星,于是远处树林暗淡的轮廓便突然浮现出连绵不断的浅蓝色线条。
用两种修辞手法写景(或写物)
[学生佳作]:雨的变奏
湖北省公安县章庄中学七年级(1)班(434321) 刘欢
本来,整个上午的天气都还是好好的,午睡起床铃后,我走出寝室时无意中向天空望了一眼,发现老天爷不知从哪儿捡了副橙红色的墨镜,于是天地间映照出一片朦胧的红色,像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红纱巾,显出一种浅浅的压抑的美。待我们走进教室时,红纱巾的颜色已经很浓,浓得有点发黑。也许是老天爷觉得中午没有休息好,心情颇不愉快似的,或者是悄悄地换了副黑色墨镜,天空变得阴暗而低沉,好像宣告着一场大雨的即将到来。(本段写雨来临之前的景象。“橙红色的墨镜”和“黑色墨镜”写云的颜色变化,新颖而形象。)
下午第一节课还没有结束,就听得窗外传来一种沉闷的隆隆声,像有人在马路上滚动着巨桶,又像那几吨重的压路机从门前经过。我们知道,是雷公捶起了他的大鼓,催动着雨云的进军“轰隆、轰隆……”低沉而缓慢的节奏震得我们的心脏跟着收缩。忽然间,只听得一阵急促的“哗哗”声,一阵密集的大雨从天而降。“哗啦啦,哗啦啦……”雷声小了,雨声大了,风也刮起来了。坐在教室里向外望去,天空中全是雨,丝丝线线的垂落,被风一吹,成了飘摇的雨雾。(第一句写雷声,形象逼真。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风雨交加的景象,显得非常贴切。)
风雨把校园里的花草吹得匍匐在地,把树木吹得东摇西晃。走道上操场上的塑料袋啦、废纸啦,都给风雨不知藏到什么地方去了。整个校园,只见空中是雨唰唰地下,屋檐是水簌簌地流,地面是水汩汩地淌……(雨中的校园,按由下到上,又由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秩序井然。)
渐渐的,风停了,雨也停了。雨把花草的灰尘冲刷得干干净净,花儿亮得让让人忍不住要尖叫,草儿也绿得逼你的眼。雨水冲洗过的走道和操场,也整洁干净得很。空中也没有了令人心烦的尘埃,课后,我们纷纷冲向走道,贪婪的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风停雨住后清新的校园清新的空气,自然给予我们清新的感觉。)
一会儿,太阳又探出头来。于是,天边架上了一座彩色的桥。五彩缤纷的弧形桥啊,有玖瑰的红、朝霞的橙、太阳花的黄、小草的绿、海水的青、天空的蓝色、牵牛花的紫……这座彩虹桥,跨过了屋顶,跨过了绿色的树叶,跨过了滴水的草尖,也跨过了我们的心灵。看吧,它似乎横跨整个学校,却又清晰地映现在我们眼前,为天空、为我们的校园,描上了美丽的一笔。(雨过天晴,彩虹飞架,实在是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景。连续的“跨过了……”短句排列,句式整齐,更见景与人的有机融合。)
[简评]:这是一篇写景美文。作者很善于联想,将雨来临的过程拟人化,将空中光线的变化说成是老天爷“捡了副橙红色的墨镜”,继而换成“黑色墨镜”,形象而充满了童趣。作者也善于描写。用“在马路上滚动着巨桶”和“压路机从门前经过”来描绘低沉的雷声,真切详实。尾段关于彩虹的色彩,也写得非常细腻生动,可见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语言亮点]
1、到了秋天,那沉甸甸的一穗穗金黄的稻谷好似一串串黄色的珍珠。洒落的树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活动的地毯,秋风一吹,这毯子还要发出一阵“哗啦啦”的响声,就像在欢庆一年的丰收。看那菊花,虽然现在已经是百花凋零,却正是菊花迎寒傲霜的时候。阵阵凛冽的北风刮得花鸟虫草都隐藏了行踪,菊花却开的正艳:一朵朵,一簇簇,迎接着漫天飞舞的雪花。
——刘巧策《家乡四季》
2、夏天的雨,名如其实,就像一个脾气暴躁的小孩,说变脸就变脸。刚才还晴空万里,一转眼便暴雨倾盆。下雨前,雷电交加,狂风大作;紧接着雨水从半空中倾泻而下,天地相接,混沌一片;下雨后,房屋道路都被冲洗得干干净净,清新的空气也让人神清气爽,精神振作。
——付捷《四季之雨》
(发表于吉林《语文学习报》人教七年级版2007年8月13日p-A4版,刊号:CN22-0045,邮发代号:35-430)
用修辞手法写景的句子6个
草原上的羊群像聚拥的妇女一样,用针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宛如金红的果子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银丝般的细雨淋醒。
梦像一片雪花 在空中飘舞 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
大海是如此的变换末测,平静却又很凶猛,温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镜,像肆虐的猛兽,像母亲的抚慰,像父亲的鞭打。
秋天像美丽的少女,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家;家就像红布条,永远系着游子的心,家就像大衣一件,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替代的温暖.
顽皮的雨滴将雨伞当作了舞台,尽情的跳起舞来了
宁静的夜晚,像被施了黑色的咒语,漆黑,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船头飞溅起如翡翠般晶莹透亮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关于写亲人的片段里有5种修辞手法
木兰诗第六段写木兰与亲人团聚,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什么心情?急
【满意答案】
3级2010-09-14通过对家人富有特征的动作的描写, 表现出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木兰诗中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他怎样的高尚情操? 2-1216:01
【推荐答案】
木兰诗中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排比修辞手法?表现了她不贪图荣华富贵,奉献不图回报的高尚情操。
2-1216:39荐
修辞手法:句子|修辞手法:作用|修辞手法:比喻|修辞手法:练习|修辞手法:反复
木兰诗教案 2008-3-11
【最佳答案】
《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2、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二.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2.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3、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女儿性情英雄气概女儿性情三.赏析人物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板书: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2.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3、其实在地方戏曲中也有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四、拓展延伸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2、欣赏动画片《花木兰》,比较中西方人物形象异同。附板书:木兰诗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巾帼英雄爱国、渴望和平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品味语言,并当堂背诵。2、进行片断写作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进一步理解木兰形象。3、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能力。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发现文中的创新之处教学过程:一、导入1、从上节课木兰形象导入本课内容。2、学生提出不能翻译的重点词,教师给予解释。(惟、愿、市、旦、度、策、强、将、著、贴、火、走、安)二、品味语言1、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例举: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
2008-3-13荐
木兰诗:翻译|木兰诗:答案|木兰诗:改写|木兰诗:原文|木兰诗:成语
【其他答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习本文祥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4、背诵课文。教学设想: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利用民歌形式上的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5、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
6、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古代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分钟),今天我们想要更详细的了解花木兰的故事,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二、解题,介绍时代背景。(由学生介绍,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效果,给生字注音。
2、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教师有感情示范背诵。可汗鞍鞯朔柝辔啾4、分小组讨论:
①这是一首叙事诗,请大家按照故事情节来划分故事的层次。
②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四、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弄清字词句的含义,不清楚的教师点拨。
(二)讨论问题:(小组讨论,互相解答,不懂的全班来解答)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
②能使文章简洁。
2、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
忧虑——反复思考——下定决心
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①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②战事紧迫。③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④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4、战场上木兰表现如何?请从文中找出来。明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战事频繁,做事机警,智勇双全。
女扮男装,竟未被识破。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战斗艰苦,思念家人。保家卫国,
壮志未改。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战争残酷,英雄凯旋。
(仅仅十五个字就表现了木兰十年的战......
2008-3-13
《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2、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二.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2.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3、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女儿性情英雄气概女儿性情三.赏析人物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板书: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2.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3、其实在地方戏曲中也有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四、拓展延伸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2、欣赏动画片《花木兰》,比较中西方人物形象异同。附板书:木兰诗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巾帼英雄爱国、渴望和平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品味语言,并当堂背诵。2、进行片断写作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进一步理解木兰形象。3、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能力。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发现文中的创新之处教学过程:一、导入1、从上节课木兰形象导入本课内容。2、学生提出不能翻译的重点词,教师给予解释。(惟、愿、市、旦、度、策、强、将、著、贴、火、走、......
热心网友 2012-3-27
木兰诗中第五自然段写木兰辞官回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情操? 2011-2-8
【最佳答案】
借代,表现了她不贪图荣华富贵,要与家人团聚,向往和平生活的品质
5段无互文
2011-2-8荐
修辞手法:句子|修辞手法:作用|修辞手法:比喻|修辞手法:练习|修辞手法:反复
《木兰诗》里的修辞手法,老师讲太快没懂,求高手详细解,并举例,就期中试了,希望快一点。 2012-11-4
【最佳答案】
互文交错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复沓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顶真(顶针)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排比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喻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夸张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设问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对偶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反问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借代
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2012-11-4
【推荐答案】
同学,你好。下面是这首诗的修辞,希望对你有帮助!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在这里运用到了对偶、夸张)③.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④.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排比。
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2012-11-4荐
修辞手法:举例|修辞手法:句子|修辞手法:作用|修辞手法:比喻|修辞手法:练习
【其他答案】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意为到处买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2012-11-4
顶真——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排比——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反复——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对偶——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012-11-4
文章修辞互文交错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复沓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顶真(顶针)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排比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比喻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夸张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设问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对偶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反问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借代 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用取缔造句(要有修辞手法) 用取缔造句(要有修辞手法)
城管队员依法取缔了如城市补丁的违法摊点。
他滞笨地笑了,像捡了个元宝。
他惶恐得如丧家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