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一、高校大学生的权力
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除了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外还享有:
第一、受教育权,高等学校学生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
第二、学术自由权,高校学生可以自由的表发言论、文章、学术科研的权利;
第三、宗教信仰自由;
第四、人身自由权;
五、学生有权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时间,找兼职或者是勤工俭学等;
第六、监督检举权,学生有权利监督学校教学行政等各项工作和活动,对不合理或者不正当的现象,并有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权利,
包括:
第一,有权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受教育权是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
第二,根据学校相关规定有权获得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
第三,有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团体活动及文娱活动,如参加班级主题班团会,参加班级组织的春游等;
第四,学生有权受到学校的公平平等待遇,有权完成学校规定学习任务和相关的课程后,有权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第五,当学生在遇到学校给予的不公正处分时候,学生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第六,享受《高等教育法》规定的其他权利。
二、大学生的义务
首先,大学生普遍都年满18岁合法公民,要履行作为普通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主要有接受教育的义务,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等。其次,作为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尽的义务。
第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第二、遵守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三,努力学习,完成相关规定的课程和学业;
第四,学校运行需要一定的费用,学生应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
第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有爱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思想积极向上;
第六、遵守校纪校规、有义务维护学校稳定团结,最后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特别需要说明是,高校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制定相应的校纪校规,虽然不是属于法律范畴,但对学生而言是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所以大学生都有遵守校纪校规的义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大学生作为在高等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学生,享有一些特定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可能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规定下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以下是大学生通常会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1.接受教育权利:大学生有权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获得课程、培训和学术资源,以发展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2. 表达和言论自由:大学生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信仰,参与讨论,参与社团活动,以及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
3. 参与决策权: 在一些大学,学生可能有权参与学校的决策过程,如学术政策、校规制定等,通过学生会或其他代表机构。
4. 平等和非歧视权利:*大学生有权在教育环境中不受歧视,享有平等对待的权利,无论种族、性别、宗教、性取向等。
5. 隐私权:学生有权保护个人隐私,包括个人信息和学术成绩等,除非法律要求或学校规定需要公开。
义务:1. 学业责任:大学生有责任按时参加课程、完成作业和考试,保持学业进展并遵守学校的学术规定。
2. 遵守校规:大学生需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包括校园秩序、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
3. 尊重师生关系:学生应尊重教师和其他学生,保持良好的学术和社交行为。
4.参与学术诚信:大学生需要遵守学术诚信,不抄袭、不作弊,正确引用他人的作品和观点。
5. 维护校园环境:学生有义务维护校园环境的整洁和安全,共同保护学习和生活的场所。
6. 遵守法律法规:大学生需要遵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以及与学校相关的规定。
这些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可能会因学校、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果你想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你所在学校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
在校大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
1.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2.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
3.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4.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5.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义务
1. 有义务完成教学计划内的学习作业任务,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下课;
2、有义务遵守各级各类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3、有义务维护国家、民族及学校的尊严;
4、有义务维护学校的稳定、团结和利益;
5、有义务缴纳规定的学费、住宿费及其它费用;
6、有义务承担本人经手的工作、文件签署、财务收支及言论所带来的责任和后果;
7、有义务承担因自己的过错、失误而造成的直接或间接责任、损失;
8、有义务尊重他人的人身自由、尊严、安全、隐私及财产;
9、有义务爱护学校公共财产安全;
10 有义务保守学校保密、机密及绝密的文件、图文信息及谈话内容不外传;
11 有义务接受军事国防教育和训练;
12、有义务检举不正当的违法违纪行为;
13、有义务对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教学进行年度评议;
参加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大学生享有的权利可分为两个方面:
(1)一是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利。基本权利主要有:
a、第一,平等权,是指大学生作为公民平等地享有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
b、第二,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c、第三,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等。
d、第四,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大学生都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信仰与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e、第五,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f、第六,大学生的财产权。
(2)二是作为受教育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包括:
a、第一,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这是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它是指大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这项权利是大学生接受教育和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途径。
b、第二,大学生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获得物质帮助权在大学生身上的具体体现。这项权利能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这是学生的一项权利,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大学生都有权申请,学校和教师不得拒绝。
c、第三,获得公正评价权,是指大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有要求教师、学校对自己的学业成绩和品行进行公正评价并客观真实地记录在成绩档案中,在完成相应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
d、第四,申诉起诉权.是指大学生享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而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
e、第五,其他权利,是指《教育法》允许大学生享有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 2、大学生应履行的义务也相应地分为两方面:
(1)一方面是作为普通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2)另一方面是作为受教育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应尽的义务。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高校为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而制定的校规校纪,虽然不属于法律的范畴,但对大学生而言,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所有大学生都负有遵守本校校规校纪的义务。
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因此,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大学生应该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具体说来,大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作为公民应当享有法规规定的的权利,具体包括:受教育权、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财产权、等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公民应当享有的权利。
另一方面,作为受教育者的具体权利: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分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另外,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第五十七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可以在校内组织学生团体。”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二)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