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您彻底认清——糖尿病
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毫摩尔每升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毫摩尔每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中医把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病。依据临床症状的病位不同,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依据主症状的不同,又分为以下五种证型。
一 :上消(多饮症状比较突出)
肺热津伤证 主症为: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舌苔薄黄。用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治法。
二:中消(多食症状比较突出)
1:胃热炽盛证 主症为: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苔黄。用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的治法。
2:气阴亏虚证 主症为: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用益气健脾、生津止渴的治法。
三:下消(多尿症状比较突出)
1:肾阴亏虚证 主症为:尿频量多、尿液浑浊、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搔痒,舌红少苔。用滋阴固肾的治法。
2:阴阳两虚证 主症为: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用滋阴温阳、补肾固涩的治法。
中西医结合则在以上五种证型的基础上,依据对二型糖尿病的认识,增加了两种证型。
1:痰瘀互结证 主症为: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形体肥胖、胸脘腹胀、肌肉酸胀、四肢沉重或刺痛,舌暗或有瘀斑。用活血化瘀祛痰的治法。
2:脉络瘀阻证 主症为:面色晦暗、消瘦乏力、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夜间加重,唇紫舌暗或有瘀斑,舌苔薄白。用活血通络的治法。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西医对糖尿病以及糖尿病的并发症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描述。在此,我们仅做临床上最常见的一型和二型的分析。
一型糖尿病好发于青壮年,起病突然,三多一少症状比较明显,是以胰岛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缺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终身规律注射胰岛素。
二型糖尿病好发于中老年,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肥胖者发病率高,常伴有其他代谢性疾病,是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影响,胰岛素抵抗而致的疾病,单用胰岛素效果不佳。
在临床实践中, 肺热津伤证、胃热炽盛证、气阴亏虚证和肾阴亏虚证的主要症状与一型糖尿病的症状比较吻合 ,但是一型糖尿病应以胰岛素治疗为主。可以在胰岛素稳定血糖的情况下,运用中药辅助改善三多一少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中药不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我们发现 阴阳两虚证与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症状比较吻合 ,在治疗过程中用西药控制血糖,中药滋阴温阳、补肾固涩,往往比单独的中医或西医的效果明显。
由于多数的 二型糖尿病素体肥胖,痰湿夹瘀,与痰瘀互结证的症候比较吻合 。在临床治疗中,可以用西药控制血糖以治标,中药活血化瘀祛痰以治本,并配合控制饮食,运动减肥能起到很好的疗效,甚至于痊愈。这里提倡的是中西医结合,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 健康 生活方式的综合运用。
另外 脉络瘀阻症与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性冠心病)的症状比较吻合 ,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和神经的很多症状,也有部分与脉络瘀阻症症状比较吻合。众所周知的是,高血糖本身的危害是有限并可控的,而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才是对身体危害最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对并发症的治疗上,我们更要注重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用中药尽可能减少或减轻各靶器官的损伤,避免出现像糖尿病足这样需要截肢的,不可挽回的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