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烧包袱的写法是怎样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从右往左书写内容。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正面的写法较复杂(以花包为例),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x封(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虔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第二列:上奉(恭敬地奉送给);第三列:故xx收用(已经故去的xx老人收用);第四列孝XX祀(阳世孝人xx祭奠);第五列:天运xx年xx月xx日叩化(农历XX年XX月XX日跪拜焚化)。
农历七月半俗称中元节,也叫鬼节,是民间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准备给老人烧包。据传说,七月初一开鬼门,阎王爷就放出全部的鬼魂,让他们享受一年一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魂归人间检查后代们的善恶情况,在阳间的人们就举办一些祭拜活动来款待他们,尤其是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以此祭拜这些从阴间来的鬼魂。现将我们这地方过七月半烧包的习俗介绍如下:
二、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将纸钱分为约一公分厚一叠一叠的然后用封皮封成包。包,分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区别主要是封皮上有无沙衣和路票,沙衣相当于衣物等行李,路票相当于过路的介绍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于死亡未满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则用于死亡超过三年的先人。
三、写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关栏目内写上先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烧包者的姓名及时间等。这虽是一项简单工作,但由于学校里没这科目,就使许多人不懂而经常弄错。写包时,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烧包的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按规定的称呼写包。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正面的写法较复杂,现将其体写法介绍如下:
1、封皮内容解释: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从右到左各列内容(以花包为例,括号内为解释)为:
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 封 (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虔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 上奉 (恭敬地奉送给)
第三列: 故 收用 (已经故去的X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 孝 祀 (阳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 天运 年 月 日叩化 (农历XX年XX月XX日跪拜焚化)
2、各列内容写法:
第一列:如果是花包,就在下边封字前空白处填上包的封数,一包为1封,一驮是2封,按写给某先人的包总封数填写。如果是白包,则中元胜会之期处是空白,因为对新亡人需要烧七七包、一周年包、二周年包和三周年包,每次烧包填写内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让烧包的人根据情况填写。写七七白包时,空白处一七写首七化财之期,二七写二七化财之期,以此类推,七七写毕七化财之期;烧一周年包,空白处写小祥化财之期,烧二周年包,空白处写大祥化财之期,烧三周年包,空白处写除服化财之期。
第二列:一般不用填写,但若第一列未留空白填封数的,则在上奉之前填写封数。如包是老的写给小的,则应将上奉改为付与。
第三列:如果是新亡人,需要在故字之前写新字,如果封皮上无故字的,则写新故或新逝二字。故字之后是写先人的称呼和姓名,不同关系不同辈分的写法不同。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后姓名之前写明先人与送包人的关系;其次是男人称考,女人称妣,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辈和小辈的则不可称考妣,直接写明关系就行;其三是写姓名和性别,并且姓和名是分开的,如男先人写某公某某(前一某为姓,公为性别,后二某某为名),女先人写某母某氏(前某为夫家之姓,后某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们多无学名只有小名,而称小名又不够尊重就根据外家之姓称某氏);其四是在先人的性别之后把男先人称老大人把女先人称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写给小的,则不分性别只在姓名之后写名下即可。收用这里,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这个不用管。
第四列:在孝字之后写送包人自己与收包人的关系(自称)及姓名,这与第三列一样是比较复杂,不同关系不同辈分的称呼是不同的(具体写法见附表)。
第五列:这列的写法比较简单,把具体烧包那天的农历年月日写清楚就行。补充一点,就是在包的反面,需要在封口处写上一较明显的封字表示密封,意思是此包经送包人打上封条,非收包人不得拆开,这个封字本来是用印章盖的,但一般人家都没有印章就用毛笔或软笔写上,如果封皮上本身有封字的就不用麻烦了。
四、烧包:就是在七月十三晚上将封好的包烧化送给先人。关于烧包也是有规则的,不是随便就拿去烧。烧包的步骤首先是捆包,就是把写好的包按两封为一驮先用细绳捆好以便托运;其次喂马,就是对承担托运任务的纸马进行喂料,即找些粮食、青草和水等放在堆马匹的地方让其吃饱;第三是供马夫,就是请赶马的纸人们吃饭,同时还烧纸钱给他们作赶马费用;第四是上驮子,就是将已捆好的包抬上马背,实际是将纸马夹捆好的两包中间;第五是画烧包圈,就是用白灰在准备烧包的地方(一般是门口院内)画一个有出口的圆圈,直径约一米,出口对着大路方向;第六是插引路香,就是烧一把燃香沿烧包圈出口到大路之间顺路每隔23米插一柱香,作路灯指引马队出发;第七是砌包,就是将需要烧的包在烧包圈内堆放成有一定空间的形状(一般是中空的塔形)以便燃烧焚化。第八是烧包,就是对堆砌好的包用纸钱点燃焚化,边烧边念先人的名字请他们各人来认领自己的钱。在焚化到中途的时候,顺便将家里供奉的那些金山银山、香花、纸花等供品烧掉,同时在烧包圈外另烧一些散纸钱,边烧边念请那些无人侍奉的孤魂野鬼们来领用。
农历七月半俗称中元节,也叫鬼节,是民间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准备给老人烧包。据传说,七月初一开鬼门,阎王爷就放出全部的鬼魂,让他们享受一年一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魂归人间检查后代们的善恶情况,在阳间的人们就举办一些祭拜活动来款待他们,尤其是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以此祭拜这些从阴间来的鬼魂。现将我们这地方过七月半烧包的习俗介绍如下:
二、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将纸钱分为约一公分厚一叠一叠的然后用封皮封成包。包,分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区别主要是封皮上有无沙衣和路票,沙衣相当于衣物等行李,路票相当于过路的介绍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于死亡未满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则用于死亡超过三年的先人。
三、写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关栏目内写上先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烧包者的姓名及时间等。这虽是一项简单工作,但由于学校里没这科目,就使许多人不懂而经常弄错。写包时,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烧包的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按规定的称呼写包。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正面的写法较复杂,现将其体写法介绍如下:
1、封皮内容解释: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从右到左各列内容(以花包为例,括号内为解释)为:
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 封 (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虔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 上奉 (恭敬地奉送给)
第三列: 故 收用 (已经故去的X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 孝 祀 (阳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 天运 年 月 日叩化 (农历XX年XX月XX日跪拜焚化)
2、各列内容写法:
第一列:如果是花包,就在下边封字前空白处填上包的封数,一包为1封,一驮是2封,按写给某先人的包总封数填写。如果是白包,则中元胜会之期处是空白,因为对新亡人需要烧七七包、一周年包、二周年包和三周年包,每次烧包填写内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让烧包的人根据情况填写。写七七白包时,空白处一七写首七化财之期,二七写二七化财之期,以此类推,七七写毕七化财之期;烧一周年包,空白处写小祥化财之期,烧二周年包,空白处写大祥化财之期,烧三周年包,空白处写除服化财之期。
第二列:一般不用填写,但若第一列未留空白填封数的,则在上奉之前填写封数。如包是老的写给小的,则应将上奉改为付与。
第三列:如果是新亡人,需要在故字之前写新字,如果封皮上无故字的,则写新故或新逝二字。故字之后是写先人的称呼和姓名,不同关系不同辈分的写法不同。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后姓名之前写明先人与送包人的关系;其次是男人称考,女人称妣,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辈和小辈的则不可称考妣,直接写明关系就行;其三是写姓名和性别,并且姓和名是分开的,如男先人写某公某某(前一某为姓,公为性别,后二某某为名),女先人写某母某氏(前某为夫家之姓,后某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们多无学名只有小名,而称小名又不够尊重就根据外家之姓称某氏);其四是在先人的性别之后把男先人称老大人把女先人称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写给小的,则不分性别只在姓名之后写名下即可。收用这里,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这个不用管。
第四列:在孝字之后写送包人自己与收包人的关系(自称)及姓名,这与第三列一样是比较复杂,不同关系不同辈分的称呼是不同的(具体写法见附表)。
第五列:这列的写法比较简单,把具体烧包那天的农历年月日写清楚就行。补充一点,就是在包的反面,需要在封口处写上一较明显的封字表示密封,意思是此包经送包人打上封条,非收包人不得拆开,这个封字本来是用印章盖的,但一般人家都没有印章就用毛笔或软笔写上,如果封皮上本身有封字的就不用麻烦了。
四、烧包:就是在七月十三晚上将封好的包烧化送给先人。关于烧包也是有规则的,不是随便就拿去烧。烧包的步骤首先是捆包,就是把写好的包按两封为一驮先用细绳捆好以便托运;其次喂马,就是对承担托运任务的纸马进行喂料,即找些粮食、青草和水等放在堆马匹的地方让其吃饱;第三是供马夫,就是请赶马的纸人们吃饭,同时还烧纸钱给他们作赶马费用;第四是上驮子,就是将已捆好的包抬上马背,实际是将纸马夹捆好的两包中间;第五是画烧包圈,就是用白灰在准备烧包的地方(一般是门口院内)画一个有出口的圆圈,直径约一米,出口对着大路方向;第六是插引路香,就是烧一把燃香沿烧包圈出口到大路之间顺路每隔23米插一柱香,作路灯指引马队出发;第七是砌包,就是将需要烧的包在烧包圈内堆放成有一定空间的形状(一般是中空的塔形)以便燃烧焚化。第八是烧包,就是对堆砌好的包用纸钱点燃焚化,边烧边念先人的名字请他们各人来认领自己的钱。在焚化到中途的时候,顺便将家里供奉的那些金山银山、香花、纸花等供品烧掉,同时在烧包圈外另烧一些散纸钱,边烧边念请那些无人侍奉的孤魂野鬼们来领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