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一本什么书?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记述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
叙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国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确凿无疑。
扩展资料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据现知材料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时写的《东海庙碑》,此前“史记”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
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史记》是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治国宝典
《史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学巨著,由司马迁所写,成书于公元前109年至前91年之间,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体例最严谨的一部通史。全书分十二本,共一百三十篇,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约二千八百年的历史,包括了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史记》以“纪传体”作为写作形式,即记载历代的各种事件、制度和风俗。全书内容浩瀚,包括了帝王、将相、风俗、经典、庶民等各个方面,融历史、人物、文学于一体。这些历史资料的收集、编写、整理和推敲,经受了极为严谨的检验和历史遗产的继承,呈现出详实的实际具体事物,反映了先秦到西汉两千余年的历史文化。它影响了后世的文化、政治和思想,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政治以及哲学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